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籍贯填写指南:常见籍贯及注意事项解析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0日 15:26 42 访客


什么是籍贯怎么填写

籍贯应当按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填写,籍贯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在填写籍贯时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

1、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2、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原则上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从母系的,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我的籍贯应该填什么

根据你父亲或者祖父的户口地址填写,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籍贯填写注意事项:

1、“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的解释,。

2、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

3、如果祖父出生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也最好填写长期居住地一致的出生地或者户籍地作为籍贯。还是无法确认的,可以综合祖父往上直系亲属的籍贯、祖父的出生地与户籍地、祖父的长期居住地的具体情况,向管理使用该资料的单位或部门咨询。

4、一经确认,非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改动,以免因档案资料的矛盾冲突带来新的困扰。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此“填写说明”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扩展资料:

不同地区的籍贯填写格式:

1、一般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2、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

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3、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籍贯

籍贯怎么填写才正确,这样填写才规范

籍贯的正确填写规范及要点如下

定义理解

籍贯,即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填写要点

具体到县:填写籍贯时,不需要细化到具体的街道或门牌号,只需写到县一级即可。一般区域格式: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不需要包含地级区划名称。少数民族及特殊地区: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需按照相应的行政区划格式填写,如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或内蒙古+旗/自治旗/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注意事项

不是出生地或户籍地:籍贯是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并非现在居住的地方或户口本上的所在地。从父籍为主:籍贯一般从父籍,但个别情况下也可能从母系,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祖父去世后的情况:如果祖父去世,则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如果祖父未落常住户口,则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

填写示例

如某人出生在上海市浦东区,则其籍贯可填写为“上海浦东”。如某人祖籍在安徽省阜南县,无论其出生地或户籍地在哪里,其籍贯均可填写为“安徽阜南”。

总结:籍贯的填写应基于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并遵循具体的行政区划格式。在填写时,需注意区分籍贯与出生地、户籍地的不同,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户口本籍贯怎么填写才正确

1. 籍贯的正确填写方式:

- 籍贯应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 若祖父去世,应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 若祖父未落常住户口,应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

- 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迁移户口的,公民的籍贯不再更改。

2. 籍贯和户口所在地的区别:

- 籍贯是指祖居地或原籍,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

- 户口所在地是指居民户口簿登记的所在地,一般是出生时父母户口所在地。

- 户籍所在地可能因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发生变更。

3. 户口为何跟爸爸、籍贯为何跟妈妈:

- 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实行随父随母自愿原则,因此选择户口跟妈妈是正常现象。

- 籍贯一般跟随父系,但也有少数情况跟母系。

- 户籍地与籍贯地不同,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很多人户籍地不是籍贯地。

4. 户口本籍贯的填写:

- 一般填写出生地,到县区一级即可。

- 省市或行政直辖市的简称。

-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不是现在住的地方。

- 籍贯是从父籍,个别是从母系的。

5. 特殊情况下的籍贯填写:

- 如户口在四川,出生地在湖北,祖籍是湖南,迁移到北京,籍贯仍填写湖南。

- 籍贯填写到县(市)即可,不需要细化到省/直辖市+区或县。

- 例如“湖南人”,指的是籍贯地是湖南,并非户籍地。

以上信息均依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确保填写户口本籍贯的正确性。

籍贯指的是什么正确填写

1. 籍贯定义:籍贯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期居住地或出生地,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家族根源。

2. 填写原则:籍贯通常按照父系祖先的信息填写,除非有特殊情况会从母系填写。原籍地通常与祖居地或户籍地相一致。

3. 确定方法:当无法确定祖父的籍贯时,应考虑祖父往上直系亲属的籍贯、出生地与户籍地,以及长期居住地,并向相关部门咨询以确认。

4. 出生地表述:关于祖父出生地的填写,存在一定歧义,且历次文件已逐渐取消这一要求。

5. 资料扩展:在填写籍贯时,应参考现行的行政划分,对照祖辈的长久居住地。对于少数民族分布区,应特别注意自治县、民族乡的表述方式。

6. 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等民族自治区内,应按照旗、自治旗、县、市辖区、县级市的划分,以及民族乡、乡、镇的层级来填写籍贯。

7. 资料来源:以上信息参考了百度百科关于籍贯的定义和说明。

籍贯怎么填写,填写什么?

1. 籍贯的填写应基于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即户口所在地。

2. 籍贯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期居住地或出生地。

3. 若祖父在本人出生时已去世,则应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4. 若祖父未落常住户口,则应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

5. 公民登记籍贯后,若祖父迁移户口,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6. 祖父的长期居住地通常与出生地、户籍地相一致。

扩展资料:

- 在姓名登记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避免使用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符号。

- 公民姓名通常随父姓或母姓,也可采用父母双方姓氏。

- 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可依照本民族或原籍国家的习惯取名,并应同时用汉字译写。

- 弃婴的姓名可由收养人或收养机构取名。

- 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应与出生医学证明上的姓名一致。

- 申报人要求使用与出生医学证明不一致的姓名时,需父母双方签字并提交书面申请。

- 民族登记应依据父亲或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所登记的民族应是官方认定的民族族称。

- 籍贯的登记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

百度百科——籍贯

人民网——媒体称籍贯登记意义不大应取消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