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身体奥秘:Physical运动与健康生活
玛雅人是怎么消失的?
在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玛雅地区以前,古典期玛雅文明曾经在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过约600年左右的繁荣岁月。该文明技术水准停留在石器时代,各都市间自成王国。玛雅人在这近2000年间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公元800年前后,他们放弃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大举迁移,他们所创建的每个中心城市也都终止了建造新的建筑。文明很快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关于玛雅文明中断的原因,至今仍莫衷一是。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
(1)干旱说。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玛雅文明是由于当地连年发生干旱,摧毁了古文明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而他们又没有打井竖渠的的水利知识,在湖泊河流干枯断流之后,农业的歉收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巨大的都市文明最终分崩离析。但是导致尤卡坦半岛旱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
(2)砍伐森林说。一些专家指出,玛雅他们有着复杂的宗教体系,城市都是以金字塔和神庙为核心,在兴建金字塔和神庙时,习惯于用白石灰来粉刷外墙,烧制石灰需要大量木材,玛雅人便开始砍伐森林。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金字塔修建得日益增高,对木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最后,大片森林被砍伐殆尽,当地的环境也逐渐恶化,干旱自然不可避免。对此,目前墨西哥南部和美洲各国广泛分布这玛雅金字塔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3)生态危机说。与上面的观点相似。玛雅文明虽然是城市文明,却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自古以来,玛雅农民采用一种极原始的耕作法:他们先把树木统统砍光,过一段时间干燥以后,在雨季到来之前放火焚毁,以草木灰作肥料,覆盖住贫瘠的雨林土壤。烧一次种一茬,其后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长达6年,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当古典期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时,农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更多地毁林开荒,同时把休耕时间尽量缩短,然而这样一来,土壤肥力下降,玉米产量越来越少。玛雅文明在人口大发展之后,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活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社会状况一落千丈。更为严重的是,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玛雅王族和祭司将这种种“衰败之象”都归结为神的不满。他们更多地建神庙,更频繁、更隆重地祈祷,期盼能借神力扭转乾坤。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浪费了更多的人力和已十分贫乏的资源,直至陷入不可救药的恶性循环。随着农业生产供应的严重匮乏,玛雅古典期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开始崩溃。当城市周围贫瘠的荒地连成一片,饥饿就迫使玛雅人弃城而去了。经过百年衰败动荡之后,中央低地各城邦都湮没在热带丛莽之中,绿色植物悄悄覆盖起一切,像掩藏起一个久远的秘密。
(4)太阳周期说。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地质学家戴维•霍德尔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玛雅地区发生的旱灾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大旱灾每隔208年就发生一次。这位学者因此提出一个新的见解: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太阳的周期性活动增强有关。(霍德尔领导的这项研究,是从墨西哥南部的奇昌卡纳布湖湖底的沉积物开始的。他们在湖底钻孔,取得了1.9米的沉积岩岩芯样本,对样本中的碳酸钙浓度进行了研究。由于干旱年份湖水的蒸发量较大,相对时期沉积物中碳酸钙的浓度也就较高。碳酸钙浓度高的岩层,对应的年份就一定发生过旱灾。研究的结果是惊人的。沉积岩中的碳酸钙浓度,在年代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周期性。每208年,湖底的沉积物中就有高浓碳酸钙层出现,也就是说,)每208年,当地就会发生一次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公元750年至850年,这正是玛雅文明消失的年代。而208年这个周期,和目前太阳活动每206年就有一次增强的周期正好吻合。专家们也认为,这两个周期的吻合,决不是偶然的巧合。霍德尔在地质学上的研究,为解决一个历史之谜带来了突破。一些学者还猜测,在三大印第安文明中,玛雅文明尤其以天文历法和宗教体系著称,这或许也和旱灾的发生有关。也许早在1000多年前,玛雅人就已经发现,天体的运动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才会以一种古代印第安人中少见的热情和执著,来观察各类天体的运动。
(5)等级划分说。有学者认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是导致后古典期文明衰落之后,玛雅文明销声匿迹的首要原因。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明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普通玛雅农民,自然无法读懂那些本来就一无所知的文字和史书了。
(6)科学幻想说(外星人说)。
这种观点认为玛雅人来自外星球。从生存环境上来看,人类一般是选择靠近江河、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而玛雅人却选择了条件恶劣的热带雨林。这种刻意的选择正是为了避免与地球人接触,以保证自己独立的生活。在这片不宜耕作的密林中,玛雅人在既没有金属工具,也缺乏先进的运输工具的同时,却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文明,令人费解。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系统,以至于我们至今无法全部破译。有人认为,玛雅外星人是数十万年前,为采矿而离开故乡的行星,来到某个星球。后为躲避某个星球的爆炸来到地球。他们最初居住在温暖的南极,随后又因冰河期来临,辗转迁徙至中美洲的密林之中。后来由于墨西哥高原爆发战争,为躲避战祸,玛雅人便乘着太空船飞向茫茫宇宙,去寻觅新的家园。但这种观点不被大多数人承认。
此外,还有玛雅人口的增长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观点基本上属于生态危机说);瘟疫毁灭了玛雅人;内战或外族入侵导致文明毁于一旦等观点。
玛雅文明从公元9世纪开始逐渐失去光彩,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又给了后古典期支离破碎的玛雅世界最后一击,支撑文明体系的精神世界和记载它们的书籍失落。现在,仍有将近200万玛雅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使用着近25种玛雅语,然而他们对过往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以physi为前缀的单词
在英语中,"physi"这个前缀经常用来表示与身体、生理或物理相关的事物。例如,physician(医生),这个词强调的是专门治疗身体疾病的专家。另一个例子是physica(物理学),它是指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再如physico(物理学家),这个词则特指专注于物理学研究的人。
此外,还有physicists(物理学家),这个词指的是那些专门研究物理学的科学家。他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基本规律。physique(体形)则是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结构和体型特征的术语,常用于讨论运动员或模特的身体条件。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physi"前缀在英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医学、科学和技术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探讨人体的健康状况,还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奥秘,"physi"前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语境下,"physi"前缀还能与其他词根结合,创造出新的词汇。例如,physiology(生理学),这是一个研究生物体内部运作机制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还有physical(物理的),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与物质和能量直接相关的特性。
综上所述,"physi"前缀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丰富,它不仅能够表达出对身体或物理现象的关注,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无论是医学专家还是物理学家,"physi"前缀都是他们专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现代舞被称为奠基一代的舞蹈家有哪些?
网页链接
西方现代派舞蹈家试图首先解放人的身体,通过身体的解放,达到人心灵的解放,达到人的创造力的解放,乃至达到人性的解放与自由。
一、现代舞的先声和自由舞
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西方现代舞的肇时时期,主要艺术实践者是美国的两位女性舞蹈家: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邓肯
洛伊*福勒(Loie fuller,1862-1928)
《蛇之舞》、《裙子》 灯光+服装(轻盈绸缎)+随机应变的即兴表演
发明:第一个在舞蹈演出中运用剧场漆黑效果的舞蹈家。
发明了最早的舞台灯光透射系统,即使用了钙和白炽照明灯、魔幻灯、旋转盘灯、聚光灯和反射灯等灯光系统,在舞台艺术探索的领域,福勒被公开认为是开路先锋,被人们誉为“光的创作者”
建立了“整体剧场”概念(舞蹈+灯光、色彩、音乐),光、色彩、动作和音乐的和谐一直是她的追求。
她在自传中告诉我们,她曾立于一面镜子前面,注视着太阳是怎样使得她身穿的衣料变成了半透明的,看见金色的反光嬉耍于闪闪发光的丝绸百褶之中,而在这种光线中,发现自己的身体展现在一种朦胧的轮廓里。
她对古典舞的技术和其他任何舞蹈形式一窍不通,她的舞蹈动作大多是临场发挥且随心所欲和自然而然。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h,1877-1927)
首先,邓肯在大自然的现象中如痴如醉。面对多瑙河翻滚的波涛,眼望棕榈树树枝在微风中颤动,她的灵感勃发,不断激起蓬勃的创作冲动,她会不由自主的摆动手臂,身躯轻盈的向前向上腾跳。
其次她对古希腊艺术的迷恋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邓肯为了要表现人的情操,从希腊艺术中找到了最好的典范,在相信能够模仿和复活希腊舞蹈的同时,她还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
《伊菲革涅亚在奥里斯》
第三,邓肯对古典名曲的深层内涵、内在节奏和神韵了如指掌。她根据乐曲,将这些心灵悸动化为形体动作,受之于内,行之于外。
穿“图尼克”(半透明衣服)《无词歌》《春之歌》《牧歌》《纳吉苏斯》(自恋 水仙花)
第四,她对同时代的受压迫者富有极大的同情,并对革命运动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明朗的态度,表现出一位现代舞蹈家在人生观和艺术观上的高度统一。《马赛曲》一战中,号召美国青年起来保卫自己的时代的最后文明——从法国传到是世界的文化,后在街头、轮船码头和甲板上多次表演这个节目,每次标表演都有一些即兴的修改,给人以新的启迪。《马赛曲》《斯拉夫进行曲》《第六交响曲》等舞蹈作品一起,形成了她悲壮的、英雄的风格。
一直被现代舞蹈家奉为精神领袖,被誉为“现代舞之母”
她阅读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的著作和其他文学作品她最佩服的是卢梭、惠特曼和尼采。与此同时,她广泛的与哲学家、画家、音乐家交流、探讨,花了大量时间去大英博物馆观赏、研究希腊花瓶上的绘画和浮雕以及法国卢浮宫的美术作品。她的舞蹈创作来源于大自然、古希腊艺术、音乐名曲和现代社会。
二、早期现代舞
代表:德国的道夫*冯*拉班及他的学生玛丽*维格曼,美国的露丝*圣*丹尼斯及泰德*肖恩
拉班被称为“世界现代舞理论之父”。他创立的表现主义现代舞,宣扬感觉第一,把直觉看成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而维格曼试图切断舞蹈与音乐的联系,号称要对音乐的独裁进行反抗而自由自主的舞蹈。因二战的爆发,现代舞的重心转到美国,圣*丹尼斯和肖恩是这时期的代表认人物。圣*丹尼斯的贡献在于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而肖恩为建立美国第一支男子的舞蹈团而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美国现代舞之父”。
鲁道夫*冯*拉班(Rudoplf von laban,1897-1957匈牙利)
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人体动作的科学研究,具体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发明了迄今为止依然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拉班舞谱”,二是创立了“人体动律学”。
“人体动律学”的理论将人体动作剖析成12个方向,而这些方向则来自于20面体,能导致戏剧性的舞蹈以及舞者与空间关系这两方面的多样性变化,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编舞家就可用定量化的语言指挥舞者在时间、空间和力度诸方面进行能动的变化。如拉班提出的“力效(efforts)”就是他的人体动作的内容研究方面创造性的学说。拉班吧“力效”视为一切动作产生的内在冲动,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重力、空间、时间、流畅度。所谓重力(Weight)是指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动作的轻重质感;所谓空间(Space)指的是人体动作的空间轨迹,或直接或曲延;”时间(time)指的是人体动作所占时值,有快慢之分;流畅度(Fluency)指的是人体动作过程中的劲力,是控制还是放纵。
露丝*圣*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7-1968美国)
东方舞,宗教,学校
独舞《眼镜蛇》
舞蹈是一种生命体验,是原始而最终的表现和交流手段,是身体的自然节奏动作。
1915年,露丝*圣*丹尼斯和泰德*肖恩在洛杉矶建立了美国舞蹈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丹尼斯肖恩学校,成为美国第一个现代舞团的基地,并创建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团。
泰德*肖恩(Ted Shawn,1891-1972美国)
美国特色
贡献:1对男子舞蹈发展极为必要的舞蹈技术的建立。2对主题素材的使用,受到土著的、民间的、流行的文化在内的纯美国人影响。3倡导音乐为舞蹈而作的观念。
学校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其中不乏才华横溢而后成为历史推动者的巨人: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查尔斯*韦德曼。
玛丽*维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德国)
舞蹈不是再跳故事,而是跳一种情感,是要表现个人体验的强烈冲动。
她的舞蹈往往都弥漫着“黑暗”、“死亡”的主题气氛。以“紧张——放松”为原理揭示人的情感变化。她的舞蹈常常出现下蹲、蜷伏、匍匐、躺地等低空动作,以下垂的头部,肩部向下的线条,半举的双臂构成她的动作风格。她那充满奇异、古怪、激烈的气息的舞蹈,仿佛如雷电撞击人们的心扉。
维格曼以她的实践实现了舞蹈家应注意倾听自我生命的节奏,将其转化成可视性的身体节奏的目标。
三、古典现代舞
古典现代舞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查尔斯*韦德曼。这时期是现代舞承上启下最辉煌的时期。格莱姆的名字成为现代舞的代号,她的强调揭示人类内心世界,她创造的以呼吸为中心的技巧又是后人学习现代舞技术的基础。
玛莎*格莱姆(Martha Grahqm,1894-1991)
在美国被称为与毕加索、斯特拉斯基齐名的艺术家。
玛莎*格莱姆一生创作了180部舞蹈和舞剧,其数量和质量在舞蹈史上均可谓空前。
创造生涯的三阶段:
1立足本土。取材于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拓荒》《原始的奥秘》
2寻根希腊。1946年,就开始借古希腊和希伯来神话来实现她对人类更深邃的心理空间的揭秘,代表作
《走出迷宫》、《心灵的洞穴》《格莱姆田涅斯察》
格莱姆的艺术就是把隐藏在人的内心的真实的丑恶揭露出来。
《格吕泰涅斯特拉》是格莱姆根据希腊神话改编的又一力作,亦是她作品中的第一出大型舞剧作品,被公认为她在自身创作模式和整个现代舞的小节目传统基础上的一次量到质的升华。
将舞蹈创作题材与自己的生活哲学高度的统一起来。这部剧的三大特点:1多视点的舞台调度。如在第一幕中安排克氏与埃葵斯托斯、帕里斯与海伦这两对情人的双人舞同时进行。2道具的一物多用。如长矛——武器,交叉起来构成一辆烘托凯旋气氛的马车,分割舞台空间的栅栏,人祭的祭坛,搁置尸体的支架等。3倒叙手法。由于跟着人物的意识流而流动的,所以显得非常的自然。
3讴歌永恒。她用了比前两个阶段概括的多、抽象的多的方式,赞美人类精神生活中那些永恒的东西
代表作品有《悲歌》、《光明三部曲》。
格莱姆作为现代舞的一代宗师,在于她为世界舞蹈家提供了一套具有表现力的身体运动技巧,这套技巧是建立在生命最基本的呼吸基础上。她研究了人在呼气、吸气之间身体的变化,通过观察,提出了“收缩和放松”的原理,随后,她把这一原理运用到活动的过程中,使这种收缩具有一种突发的强度。其特点如下:1呼吸原动力2伴随呼吸以躯干为轴,向四肢收缩伸展3伴随呼吸,以脊背为轴,身体进行螺旋式拧转4伴随呼吸,顺应地心引力,不断的实现中心的转换。以呼吸与脊柱训练,表现力与肌肉收缩和放松为基本特征的“格莱姆舞蹈技术”是当今美国现代舞三大训练体系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现代舞体系。
《血的记忆》玛莎*格莱姆著,莜华译,时报文化出版社1993版
多丽丝*韩芙莉(Doris Humphrey,1895¬—1958)
美国现代舞奠基人之一。
韩芙莉认为舞蹈是关心人的价值的艺术,她对现代舞充满使命感。她认识到:“希腊文化衰落后,直到20世纪,舞蹈只是西方文明的一道轻佻的边饰。”
她主张现代舞蹈家必须放下足尖,赤着脚建立起人类和地心引力及现实的关系,因此她最初曾观察过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同地心引力做搏斗的,实验结果导致了她的“倒地¬——爬起”理论,这种理论包含了戏剧性的表现放弃和坚持,以及保持平衡,并以此为核心,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具有极高训练价值的技术体系。
韩芙莉远离格莱姆一类的现代舞,她说:“现代舞的创作充斥着太多莫名的哀愁与忧伤,舞者们以表现遭受苦难为能事,不曾想却疏远了观众。”在她看来,“人类与悲剧和痛苦相斥,与光明和喜悦相吸,谁都会本能的选择志趣相投的朋友欢聚一堂,而拒绝穿越疯人院的旅行。在她的作品《水的研究》和《震教徒》中,她能够将建筑之美和宗教狂喜的精神转化为动作,单纯和简练。
韩芙莉的舞蹈永远张扬着生命和人性的旗帜。
在舞蹈与现实关系上,她表示“我相信舞蹈展示他们的时代和地区。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特质是对一种时代观点的坚持。
查尔斯*韦德曼(Charles Waidman,1901—1975)
和韩芙莉创办韩芙莉——韦德曼舞团。
他创作了一套影响流传至今的现代舞技术“倒地——爬起”,其基本概念是一切动作均为得到平衡和失去平衡这个全过程的必然结果。
运动哑剧和幽默风格。运动哑剧指服从于各种抽象动作规律的哑剧动作,包括有序的、创作的、重复的、对比的和扭曲的。
韦德曼将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呈现愚蠢可笑的生活表象,揭示人性的善与恶,将身体意识与创新手法深藏在“动作哑剧”结构中。
四、后现代舞
这个时期的舞蹈家经历了战后西方社会的种种文化冲击,经历了经济萧条到经济复苏的社会动荡,受到形形色色的现代派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的影响,在艺术观念上,=主张进一步解放身体,在艺术风格方面追求新奇、怪诞及形式的多变性。特别是在艺术倾向方面“具有反传统、反美学、反文化、反艺术、反理性、反舞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打破古典现代舞高度程式化语言的束缚,使艺术回归生活。
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han,1919— )
默斯*坎宁汉是美国著名舞蹈家,新先锋的代表人物,“机遇舞蹈”的创始人。师从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莉、查尔斯*韦德曼等,由于对格莱姆艺术中过分紧张的心理刻画以及过多的依赖文学、音乐、舞美等因素不满,于1945年脱离格莱姆舞团,与现代派作曲家约翰*凯奇密切合作,在中国古代哲学《易经》的影响下,创造了“机遇编舞法”,进而从根本上摆脱了格莱姆文学式、戏剧式和心理刻画的创作道路,形成了“纯舞蹈风格”。
在训练体系中,他广泛吸收各家之长,形成他的“坎宁汉技术”,形成现代舞训练的重要流派之一。53年建立自己的舞团,代表作《热带雨林》《风声尚在》《四季》《独白》《空间点》等。法国舞蹈理论家杰克*安德森指出:“坎宁汉在三方面做出的探索特别有挑战性,一是他的作品中使用的机遇成分和不确定性,二是他像对待空地那样运用舞台空间,三是他的作品中使构成舞蹈的各种元素保持其本身的独立性。
他的舞蹈正如他称自己是个形式主义者,只关注纯粹的舞蹈动作。他主张舞蹈无意义,或者说舞蹈要避免传达自己的意识而只是纯粹的肢体动作,舞蹈意识完全由观众产生。他的作品没有中心,舞台的每个角落都是中心,每个舞者都是焦点。舞台空间的利用,舞蹈动作、声音、舞美等作为独立部分的共存状态,舞蹈并不试图描绘音乐,舞美也不说明舞蹈,舞蹈音乐和布景只是简单的共同的占领时间和空间。
观众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心理提示或情感外化,他的舞蹈是动态在时间空间中不断生成与消失的流动过程,观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些抽象的、不断流动的动态形象做出个人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坎汉宁不想传统舞蹈家那样,他从来不会将内涵解释的清清楚楚,对他而言他们展现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就是如此,剧场亦是如此”。
保罗*泰勒(Parlor,1930— )
美著名现代舞蹈家,曾先后在坎汉宁舞蹈团和玛莎*格莱姆舞团做舞者。1957年,泰勒开始尝试编舞并走向独立,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在20世纪50年代,保罗*泰勒是美国观众心中的青春偶像。在此之前,这位舞蹈基础为零的大学美术系学生和游泳队队员凭借其健美的肌肉和青春的朝气。先后夺得了纽约茱莉亚德音乐学院舞蹈系等多所学校的奖金。
他的早期作品十分有先锋性,创造出类似《叙事诗》那样具有“简约风格”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扮演一个穿着裁量考究的西装和白衬衫、系着时髦的条纹领带的男子站在舞台上,自始至终做着从日常生活动作中提炼出来的生活手势,他几乎没有动作。据保罗本人说,这是难度很大的作品,因为他不仅仅依靠自己身心内在复杂而微妙的节奏系统,而且没有任何伴奏音响可供暗示性线索。
20世纪70年代之后,他的作品转为对“新古典”的追求。这个时期的作品以青春、爱情、生命的冲动为主题。
贾德逊舞蹈剧场及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原本壁垒森严的宗教圣地“贾德逊”纪念教堂(Judson Memorial Church)汇聚了一批有志改革的青年艺术家。牧师莫迪和卡米纳斯鼓励青年反叛者另辟蹊径,把教堂供给青年舞者做实验。他们除了编舞、跳舞之外,还有搞美术的、搞作曲的、搞写作的,他们一起上阵手舞足蹈,以极为宽泛的舞蹈实践拓展了“舞蹈是什么”这个最关键的概念。
贾德逊剧场的艺术家们认为,舞蹈不仅完全可以走出神圣而贵族气质十足的剧场宫殿,而且也完全可以脱离特点的技术、训练或设备。那些敢想敢为的年轻人在创作时不使用任何编舞模式,而在表演空间上,开始逐步走向更加宽广的天地——画廊、美术馆场所、楼房的亭子间等,许多非框架式空间,都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史蒂夫*帕克斯顿(Steve Paxton,1939— )
是早期的先锋分子之一,他亦是“接触即兴”的创始人。“即兴接触”的运动基础受到禅学和日本合气道的影响颇深,讲求精力的沟通与精神的内聚,而不注重舞姿的外在呈现和舞步的结果,注重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舞动的过程。
伊芙娜*雷纳(Rvonne Rainer。1934— )
在美国先锋派舞蹈中是一位激进的人物。她的舞蹈充满了标新立异的分裂言行,从而形成了她的特殊的舞蹈风格。雷纳对机遇是方法十分感兴趣。她的创作往往都是从理性的思考出发,亦对人体及其自然动作关注,否定传统舞蹈对动作的表面修饰,否定舞蹈动作、舞蹈语句的有机串联与有序发展,否定节奏、姿势、空间起伏变化以及技术,并反对表演。其代表作为《三人舞A》,该作品远离了传统芭蕾与现代芭蕾的动力学原理,不同的人都可以跳,包括没有舞蹈基础的舞者。
特丽莎*布朗(Trisha Brown,1936— )
早期作品基本面貌是即兴表演。布朗认为,即兴结构能用你满足的时间与空间安排你试图从陈旧的固定的限制与规则中获得自由。从1968年开始,布朗开始“器械作品”的试验,大量使用滑轮、吊钩、轨道、绳索,并多在户外进行,公园、水上、停车场、大楼墙壁,这些被舞蹈排斥的空间都被布朗选用。代表作品《沿墙壁行走》震惊舞坛,其他作品还有《墙上行》《积累》《原始积累》《轨迹》《冰冷的诱惑》
戴伯*海(Deborah Hey,1941— )
舞蹈关注与人之间的沟通,关注人的特有能力。她的许多舞蹈都在户外的公共场地进行演出,她的舞者穿着普通观众的衣服,混在观众中间同时进行表演。20世纪70年代,她的舞蹈更加简化,只要一次排练就可以上演,但仍保持了自身的戏剧化、社会化、仪式化的特色,代表作《毛雨》《圆圈舞》
五、后后现代舞与欧洲现代舞剧场
1•后后现代舞
后后现代舞也被称为“反后现代舞”是20世纪80至90年代的产物。这派舞者的最大特点是对所有前人的风格和长处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并且表现出随心所欲的极高境界。“在对观众的态度上,他们更加喜欢采用*通俗而不庸俗,流行却很严肃*的方式,去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然后用极高的票房价值,去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最具代表的舞团是ISO(爱索)舞团的舞蹈和美国摩西创办的皮罗布鲁斯(pilobolus),这两个舞团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身体、肌肉运动,使他们的肌肉能量超大,一般舞人难以达到此技术技巧。此外男女实现真正的平等,女性的身体有时像男子一样自然裸露,女子托起男舞者轻而易举。
2•欧洲舞蹈家的现代舞剧场
皮娜*鲍什(Pinabaasch,1940— )的舞蹈剧场
她的舞蹈剧场别开生面,不仅表现为她使用肢体语言方面,还表现在舞台设计方面。如1978年,根据莎士比亚的名著《麦克白》改编的舞剧《他牵着他的手,带领他入城堡,其他人跟随在后》,剧中有疏离的效果、蒙太奇的拼贴、变态的心理以及暴力倾向。。。这种拼贴常常融合歌舞乐对白等。在《春之祭》作品里,舞台上布满了泥土,让人闻到大自然的芳香。在《一场悲剧》中,舞台中央设计了一个约1000平方英尺的岛,四周布上流水,舞者站上去舞蹈,岛就随着他们的舞蹈而移动。对于舞台设计,皮娜与她的合作者们都认为,舞台设计不仅只是一种装饰性功能,而是具有美学和烘托实际氛围的功能。
在皮娜的舞作里,永远围绕着人际、人性和两性互动关系的主题。暴力,尤其是对女性的暴力,一直是包在作品中的精神灼痛点。1978年,《穆勒咖啡屋》以荒谬的手法,粗矿的动作,把人性最深处的隐私,虚假的两性关系淋漓的呈现出来。在剧中包希自己扮演了一个神秘的女子,她并不直视现实世界,但透过那凌乱的椅子间一对情侣之间逐渐上升着的感情破裂而无法化解的感情纠葛,让人们体会她的创作动机。这个女人,踩着碎步在咖啡屋里来来回回的走着,整个状态像神经质的患者。“包希这种‘被摒拒在现实之外,却又能够洞观现实’的荒谬存在,既脆弱,又敏感,将现实世界中知识分子的无力感与悲哀影射的淋漓尽致。
自1975年以后,皮娜*包希创作进入了巅峰期,共创作了30余部,除了上述代表作,还有大型作品《七种死罪》《与我共舞》《蓝胡子》《交际场合》《康乃馨》《祖先》《山上传来一声呐喊》等。她的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交给舞者一个主题的试验,舞台可以支离破碎,可用技巧动作,也可以用日常动作,舞蹈可以和台下观众说话,可以任意走动,甚至吃东西,睡觉对话,但这一切是精心设计的。因此在她的艺术追求中,也许她感兴趣或最为关注的是人为何而动以及终极的人文关怀。总之,包希以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险,在光明和黑暗的呈现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剧场”。
DV8肢体剧场(DV8 Physical Theater)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舞的中心出现逐渐向欧洲转移的趋势。
本剧场成立于1986年,舞团创始人是洛伊*纽森。剧场是英国最具挑战性的舞团。
录像记录排练结果和排练过程。
从现实生活出发,从自我生活出发,大多数作品都与同性恋有关,如《我的性,我的舞》就是纽森和当时的伴侣耐吉欧*查纳克的双人舞,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身为男同的许多问题,同时也是他们同性恋生活的呈现。《永远不再》这支舞以社交、宴会为背景,在一双双眼睛的交流、顾盼中,揭示了人间冷暖以及虚伪的人际关系。《曲意承欢》以67岁的女舞者担纲,舞蹈中既有全裸场面,也有和年轻男舞者的情欲表演,对于这种爱情中的老少配,引起观众与媒体的震动。而事实上,作品中67岁的舞者生活中就有一位年轻的爱人。
对于DV8存在的理由,纽森指出,大多数人长久藏在制度下生活,惯于某种茫然没有感觉的安逸,只愿接受已知的、既存在的事,而失去了真正面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对于舞蹈观念,纽森表示,如果有人坚持舞蹈是甜蜜无害的高尚娱乐,必须表现真善美,他只能说抱歉。他要的是事实,充满挑战性,能让人从位子上跳起来的事实。
法国当代舞蹈剧场
法国现代舞蹈剧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表现他们对在这个世界受到损害的人性的关怀。法国的舞蹈编导们亦是新媒体的创造者,他们常常将**、电视、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引进舞蹈,使舞蹈剧场的表现力更强。其中玛姬*玛莲、瑞瑾*萧比诺最具代表性。
玛姬*玛莲(Maguy Marin)是当代法国现代舞最富盛名的编导之一,她的舞作融合了现代舞蹈、剧场、音乐、摄影、雕刻等艺术元素,将观众的舞台焦点跳开纯粹的舞蹈技巧,而形成舞蹈剧场的表现形式。代表作《蔬菜炖鱼》把人的日常行为一组组搬上舞台,个人的、群体的、整体的、凌乱的,大多是我们生活中或大街上常见的,这支舞的确是类似炖菜一类的东西,只是一块块的呈现了出来,舞台上有争吵,有人坐在椅子上的不同神态,有男人和男人的决斗,有人在舞台上不知为什么的大笑,有男人和女人偷吃禁果的姿势等等,体现了当时社会人生百态。在她的艺术理念中,真正的大师的艺术是生活,是街道,是地铁,是那些周围发生的一切。
瑞瑾*萧比诺(Regine Chopinot)是与时代脉搏相契合、充满冒险活力的艺术家。她不断创新的精神与风格体现在与雕刻家和环境音乐家的合作,将舞蹈排演成雕塑形成的过程。代表作《植物》,分为5段落:土地、种子、跟、建筑、落叶。这支舞的最大特点是舞台上有一堆石头,舞者们时而拾起小石头,双手交互扔掷,时而将大大小小各种造型的石头垒成类似雕塑家高兹斯渥斯创作的一个塔形雕塑。“这支舞蹈表现的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生息息,还有对舞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省,他在严肃的祭典仪式中,重现自然过程。
physical中文意思是什么
physical
physical 作为形容词,意为身体的、自然界的、物质的或自然规律的。在医学领域,它还指身体检查或体格检查。
例如:Physical activity promotes good health。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从词源上看,physical源于古希腊语,意为“自然的”或“身体的”,在现代英语中,它涵盖了广泛的含义,不仅限于医学和健康领域。
physical 作为一种描述方式,可以用来指代身体状态、身体特征或身体功能。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描述人的体能状况或身体表现。
例如:进行physicals时,医生会检查你的身体各个部位,确保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physical 也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现象或物质世界。例如,物理学家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
总而言之,physical 是一个多用途词汇,可以描述从身体健康到自然现象的各种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 physical 作为名词的情况,通常指身体检查或体格检查。这在医学和健康相关领域尤为重要。
物理活动对身体有益,因为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因此,保持定期的身体活动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科学研究中,物理学家通过观察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探索宇宙的奥秘。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重力和电磁力都是物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综上所述,physical 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核心都是与身体或自然界的物质世界相关。
自然辩证法:“生物钟”是一种科学事实,这种说法对吗?
正确,生物钟是一种科学事实。
通过研究生物钟,如今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生物钟运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扩展资料
生物钟或者说生物节律、生物周期等都有一个相似的涵义,即生物甚至自然万物的行为都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在运行。它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大多数生物有机体对于环境变化会作出预测和适应。
不只是植物,动物和人类也同样拥有生物钟。到了20世纪初,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人的生物钟。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宣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状况也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
20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泰尔其尔教授也声称发现了人的智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后来人们称这三人的发现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即PSI周期(Physical、Sensitive和Intellectual的缩写)。
关于健康的小知识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 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 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 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 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 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 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 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
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 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 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 .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 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 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 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 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 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 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 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 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 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 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 生活与运动
45、保持 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