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贸区奥秘:中国开放经济的窗口与优势
桥头堡战略专项规划
根据《指导意见》,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规划为十年期的中长期计划,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至2015年是关键突破期,将加速互联互通道路网、通关便利、口岸设施、缅甸皎漂至昆明油气管道和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旨在打通云南至印度洋的陆海通道。
2016至2020年,将重点建设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涵盖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同时推动石油、化工、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和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和公路,从深圳至昆明,延伸至缅甸、孟加拉等国,构建“桥头堡”的战略支撑。连接云南与缅甸的交通线包括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至仰光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自90年代末,云南省一直致力于建设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以缩短至欧洲的航线距离,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一旦通道畅通,云南将从边陲转变为开放前沿,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如滇中城市经济圈、沿边经济区和经济走廊的建设。
滇中经济圈以昆明为中心,涵盖玉溪、曲靖和楚雄,八个沿边经济区将聚焦口岸经济、产业转移和跨境合作。经济走廊则连接河内、曼谷、皎漂和印度加尔各答,形成全方位布局,增强云南的市场辐射能力。
《指导意见》强调,云南需优化贸易结构,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如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云南对外贸易额显著增长,特别是对东盟贸易。但当前的出口结构仍需调整,以充分利用资源和产业转移机遇。
除了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云南还将作为东中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加工制造业等。物流业作为重要产业,也将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云南已向中央申请更具竞争力的外向型优惠政策,目标是与深圳、珠海等地区相媲美。
扩展资料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发改委启动编制指导意见,意味着这一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can the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inject new momentum into foreign trade
作为中国开放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综合保税区近年来已成为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据海关统计,今年前四个月,中国通过保税物流的进出口额达到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2.1%。尤其是综合保税区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
综合保税区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模式,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和港口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监管区域。它是最高水平的开放区域,享受最优惠的政策和最齐全的功能,仅次于自贸区的特殊开放区域。综合保税区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空客A350宽体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正在为投产做最后准备。这是继A320飞机生产线和A330宽体飞机项目落户天津之后,天津航空产业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陈振中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早在2019年1月,国务院就发布了若干意见,推动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这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区开放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功能叠加和融合发展。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31个省份已设立163个特殊监管区域,其中包括150个综合保税区、9个保税区、2个保税港、1个出口加工区和1个珠海横琴跨境工业区(珠海园)。目前,中国特殊监管区域的总面积约为448平方公里。
自2020年以来,海关总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积极推动综合保税区试点一般纳税人资格。同时,为提升便利化水平,综合保税区创新优化监管模式,优先实施和推广“两步申报”、“两段准入”、“两区优化”等改革措施,在区内实现企业账簿备案、补税等业务“一次办理”。
综合保税区在促进产业转移升级和服务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重庆、四川、河南等地区的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在同期地区外贸总额中连续多年占比超过60%。以成都为例,今年第一季度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1360.4亿元,同比增长26.2%,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首位,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外贸运行中的亮点。
此外,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和模式在压力下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在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面,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为吸引消费回流,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我们启动了‘免税、保税、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联动试点改革,充分利用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域政策叠加优势和免税政策,帮助免税品经营企业实现‘线下免税店销售+线上跨境电子商务销售’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北京海关邮递监管处负责人白峰说。
为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一系列新需求,北京海关率先在中国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药品进口试点,开通了“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班列运输线路,并获得首批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和退货试点资格。通过探索跨境电商特色监管模式“以增量带存量”,北京跨境电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前,以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文化贸易为代表的新业态贸易形式,正成为综合保税区功能转型的关键。陈振中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促进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传统业务,支持研发、检测维修等新型生产性服务的首试,逐步将综合保税区从货物贸易拓展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推动金融租赁、跨境电商、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新业态业务的发展,助力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金融知识 | 一文了解跨境资金池 —— 跨境人民币业务解读(下)
金融洞察 | 探索跨境资金池的奥秘:人民币业务全景解析
在全球化步伐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国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版图,跨境贸易成为企业扩张版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路径。作为全球金融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浦发硅谷银行凭借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带来三期深入浅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解读。继前两期的“跨境贷款业务”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之后,本期我们将聚焦“跨境资金池”这一核心话题,为您揭示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和实际价值。
一、多元化的跨境资金池类型
跨境资金池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地域和管理机构的不同,分为全国版、上海自贸区版、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版以及临港新片区版等。每个版本的准入门槛、额度管理和资金使用要求都有其独特性,如全国版人民币资金池(PBOC-跨境双向)与SAFE本外币资金池(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区分就在于其币种和管理模式的差异。
二、资金池业务框架与模式解析
跨国公司资金池业务模式主要以SAFE本外币资金池为例,它致力于实现跨境资金的集中运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人民币资金池则侧重于单一货币的管理,而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则打破了这种界限,允许企业在同一平台上管理人民币和外币。
三、业务优势与实战应用
客户案例揭示了跨境资金池的实际价值。例如,某合成生物公司通过我行的跨境人民币服务,简化了资本金汇入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又如,境外母公司通过跨境资金池为境内的子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对于A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跨境资金池则助力其构建全球统一资金管理体系,优化资金利用。
跨境资金池不仅帮助企业解决境外账户管理和资金跨境的难题,还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提升内部资金使用效率。浦发硅谷银行致力于提供专业的跨境金融服务,为“走出去”的企业打造顺畅的跨境资金通道。
结语:跨境资金池,企业的全球化金融伙伴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跨境资金池成为企业全球化战略中的得力助手。浦发硅谷银行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帮助企业优化资金管理,降低风险,推动国际化进程。如果您对跨境资金池业务有任何疑问或需求,欢迎通过以下****与我们联系:
邮箱:info@spd-svbank.com
热线:(021) 35963037
让我们携手共创,助力您的企业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稳健前行。
build the most dynamic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cluster
在8月10日,中国(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颁奖仪式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举行,标志着哈尔滨自贸区已成为第五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无疑将对促进哈尔滨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速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哈尔滨片区将充分利用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城市的政策红利,依托现有的跨境电商产业基础,发挥自贸区“30黄金”和“25新驱动”政策供给优势,提升线下园区的服务功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供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服务,集聚制造、生产、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金融支持和综合外贸服务等各类企业,实现跨境电商生产要素和产业要素的集聚,打造成为最活跃的跨境电商产业群、人才培养基地和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在颁奖仪式上,哈尔滨片区授予了坤维恒在线新经济电商产业园“中国(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项目”称号,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坤维恒在线新经济电商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即将投入使用,其业务涵盖跨境电商柔性供应链、直播营销、电商培训、MCN机构支持、企业代理运营和品牌孵化。
2018年7月,国务院将哈尔滨列为第三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一,对进一步推动我市开放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两年里,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资源整合、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1+4+n”跨境电商产业园“一区多园”的整体规划布局,我市重点建设了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哈尔滨机场跨境电商物流园、哈尔滨新经济产业园和华北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等四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各类跨境电商企业约120家,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Nanjing Customs speeds up the cultivation of new drivers of foreign trade
南京海关积极发挥海关监管创新和保税监管的作用,推动江苏省外贸的质量、效率和动态变化。
今年二月,江苏新增了五个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包括无锡高新技术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镇江综合保税区、淮安综合保税区和吴江综合保税区,纳入全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国家试点资格。
扩大特殊海关监管区域的功能
随着第一批昆山综合保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纳入试点,截至目前,江苏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区域已增加到7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过去一年,江苏两试点区域的政策红利释放得更快。截至去年底,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共有29家试点企业注册,包括21家生产型企业和8家贸易型企业,销售额超过196亿元,其中25亿元在国内销售,占比12.7%。试点企业的整体税负和成本降低,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随着试点项目的深入,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将工厂原设在区外的部分整合和转移至区内。
今年年初以来,南京海关在江苏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施“先出区、后报关”的运作模式。在新模式下,出口货物的出区手续可以在取得放行单后不需获取船名和航次信息的情况下办理,利用货物运输到港口和到达港办理提货手续的时间差进行报关。
目前,南京海关已实施和推广了海关总署推出的25个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中的21项。其中,“根据状态分类监管仓储货物”制度是南京海关率先复制推广的制度,帮助张家港保税港口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PTA交割区。张建弟,外资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南京海关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推出分类存储货物的监管制度,使我们找到了发展方向。”
重点培养新的外贸形式
今年2月25日,常熟服装城启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一年。2017年,海门叠石桥和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出口报关单申报36915份,货值300亿。南京海关主动优化监管模式,大力推动从“一般贸易”向“全球贸易”的跨越,“市场采购”成为开放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叠石桥,海门的蔡美艳,南通红月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关速度更快,公司业务量也增加,出口国也更多。”在常熟服装城,大多数商户均已向海关申请市场采购贸易业务。今年,南京海关将积极支持市场采购和贸易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继续优化确保市场采购业务的有效监管和高效通关。同时,探索叠加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优势,引导常熟服装城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建设“快速销售渠道”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外贸库存的复苏。
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2017年南京海关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模式清单中检查并放行了907800票,监管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11.28%和160.9%;直接采购进口检查并放行清单28438份,监管货值823.78万元,分别增长77%和26%。今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监管过渡政策适用范围扩展到苏州。南京海关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继续加大对苏州综合试验区的支持力度,支持全省统一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的建立。
推动大加工贸易省份的转型升级
春节前,长腾光电总经理蔡志诚专程前往昆山海关送锦旗,感谢长腾光电成为“江苏省首批保税研发试点企业”。保税研发改革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作为江苏省首家试点企业,长腾光电在建立特殊研发账册后三个月内进口了价值226万美元的90种研发原材料,注入了创新的新动力。
研发投资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订单和利润,但也产生相当大的成本。有了保税研发账册,所有用于研发的进口原材料根据规定可以免税,进口研发原材料的海关通关时间从原来的两天缩短到0.5天。“估计每个缩短的天数可以增加70万元的利润。”蔡志诚介绍。
航空、船舶、海洋工程等大型设备制造行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准入门槛和高专业化程度。南京海关实施“量身定制”的监管模式,适应其生产特性。菲瑟航空部件(镇江)成为江苏省首家试点企业。作为中国首家完全有能力生产并制造国际民用飞机内饰的企业,自试点以来,菲瑟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可以根据项目进行备案,大大减少了新的业务备案次数,减少了平均手动处理时间2天,显著降低了企业报关及代理费用。
在原有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中,大型设备制造行业的轨道交通和柴油机车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不超过两年。试点后,根据中车戚墅堰机车的估算,企业不必担心变更有效期至一般贸易操作。通过加工贸易操作,仅一年就可以节省超过3000万元的成本。(顾启良)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1.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1997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面向国际市场,建立出口产业结构,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层型产业的产品取得外汇,并以此支持内地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水平,不断增强国内企业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国外的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吸收国际资金促进内地的发展。
但是这一阶段的开放不只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而是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这一阶段仍有内向型经济的影子,内向型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的“中心一外围”理论。所谓内向型战略,就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排斥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这种战略通过减少进口,保护国内的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的内销,帮助国内的企业实现工业化。由于我国建国后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面开放会直接打击这种体系,所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关税看出来,对外开放初期,我国的关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但是之后慢慢降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阶段的特点也比较鲜明,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验性。因为对外开放实行于文化大革命的之后,人们的思想还有待解放,关于搞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所以中央采取了经济特区的办法,先在少数的城市实行对外开放。通过积累经验和教训,来灵活对其他的地区施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些经济特区有很大的实验性,就算是没有成功影响也比较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二.循序渐进。先开放沿海的几个城市,再逐渐开放内地的各个城市,最后吸引国外资金到中西部进行投资。三.单向性。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为主,而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对于进口做了一定的限制。
2.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至今)
前一阶段虽然我国的外汇数额不断的增长,但是这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产品获得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这些企业主要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以农业和制造业为首的第一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要远小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有60%以上,而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到40%
。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从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才算是真正融入了国际贸易,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过去我们是通过输出初级产品取得外汇,支持内地企业的发展,这只是利用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国内的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从过去的量的发展到了质量效益的发展,从有限领域开放到全方位的开放,可以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使企业真正受益。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双向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可以让国内的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优胜劣汰,促进国内的企业的综合实力的提高。鼓励国内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让这些企业利用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优势,灵活的进行资源的调配,是公司的成本降低而竞争力提高。二.更加注重效益。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为了吸收国外的资金投资,建立了一些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内地的资源,浪费了资源。而现在,我们的双向的投资更加注重效益。同样出口的企业也从出口初级产品到出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