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营养与种植技巧分享,全面解析覆盆子世界
覆盆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养殖覆盆子时,应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或腐殖土。确保植株获得适量的水分,以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同时需提供适宜的养分,促进植株健康成长。
1. 土壤选择:覆盆子适宜生长在富含微量元素、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种植时应使用富含有机质、松软的沙壤土,并提前翻新土壤,增加透气性。
2. 水分供给:覆盆子喜欢湿润环境,需确保植株获得适量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应直接浇至土壤,使土壤完全湿润。
3. 养分补充:覆盆子生长过程中对养分需求较高,应定期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确保养分均衡。
4. 定期修剪:随着生长,覆盆子会萌生许多无用的枝条,消耗养分。定期修剪这些枝条,去除生长不良或病弱枝叶,提高植株通风性。修剪后,涂抹多菌灵溶液于伤口,有助于加快愈合。
覆盆子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
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别称悬钩子、树莓、野莓等,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杂木林边、灌丛或荒野,果实可食用,也可药用,下面来看一看覆盆子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吧!
一、物种论述
覆盆子是药食兼用型植物,别称悬钩子、树莓、野莓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果实可食用,也可药用,具有益肾固精、清肝明目等功效。
二、生长习性
1、温度:覆盆子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15~25℃,温度低于5℃时处于休眠状态。
2、湿度:覆盆子喜湿润,不耐旱,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且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良好。
3、土壤:覆盆子喜肥沃,耐瘠薄,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中均能生长。
4、光照:覆盆子喜光照,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强健、繁茂,长期在荫庇环境下生长不良。
三、繁殖方法
1、根蘖:覆盆子可根蘖繁殖,从母株上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假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覆盆子可扦插繁殖,将粗1厘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的根条,于3月中旬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覆盆子可移株繁殖,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部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即可,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等。
四、种植技术
1、选地:覆盆子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避风向阳、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为宜,不宜选择容易积水的地块,建园前应深耕平整,亩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
2、栽植:覆盆子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栽植时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后及时平茬,留茬20厘米,每穴栽2~3株。
3、施肥:覆盆子喜肥,每年秋季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开花和果实发育期各追肥一次,追肥要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每次亩施尿素10~15千克,同时亩施硼砂和硫酸锌各1千克。
4、浇水:覆盆子喜湿润的环境,不耐旱,较耐水湿,但土壤湿度长期过大容易引起烂根,尤其是苗期一定要做好排灌水工作,遇到干旱时要适时浇水保湿,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
5、修剪:覆盆子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并对侧枝摘心促使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茂可增加翌年结果母枝,此外结果期号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五、病害防治
1、茎腐病:茎腐病是覆盆子常见的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①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②喷施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福美双500倍液。
2、白粉病:白粉病是覆盆子常见的病害,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防治方法是①将病叶及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②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柳蝙蝠蛾:柳蝙蝠蛾是覆盆子常见的虫害,主要危害新梢,被害枝极易折断、干枯,防治方法是①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②5月下旬至6月上旬喷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穿孔蛾是覆盆子常见的虫害,主要危害新梢,新梢被害很快死亡,防治方法是①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毁;②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5、蛀甲虫:蛀甲虫是覆盆子常见的虫害,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毁花蕾,被害花蕾脱落或变为畸形果,可于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用2.5%敌百虫粉剂0.4千克拌细砂25千克撒施。
覆盆子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大家了解了吗?欢迎大家可以留言给小编一起来学习和探讨。
覆盆子怎么种植
1. 覆盆子的品种选择
种植覆盆子之前,需要对不同品种进行了解和选择。一般来说,覆盆子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种类型,早熟品种适合在南方或温暖的地区种植,而晚熟品种则适合在北方或寒冷地区种植。同时还需要根据种植的目的来选择品种,比如是否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等。常见的品种包括佳红、贵妃、娇娇等。
2. 土壤和环境的准备
覆盆子最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PH值为5.5-6.5的土壤最为适宜,同时需要确保排水良好。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肥料和有机物施用,同时确保种植环境不受大风、干旱和冰雹等影响。种植前可在土壤和环境的准备过程中咨询专业人士和进行相关装备的购买和使用。
3. 覆盆子的种植方式
覆盆子的种植方式有扦插、播种和移栽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扦插法,将覆盆子枝条插入泥沙或土壤中,然后覆盖透明塑料薄膜,确保生长环境湿润并避免过度曝晒。播种法较为麻烦,需要在种子萌芽时间皆一致的时候进行沉浸、浸润等一系列步骤,而移栽法则需要把成熟的苗木移植到播种位置。种植过程中需及时浇水、管理、松土和剪枝等操作,确保覆盆子生长良好。
4. 覆盆子的养护和防治
种植覆盆子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适时施肥并加强松土、除草和调整枝条等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如果有至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建议使用环保、低毒的产品,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风向和落叶情况,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 覆盆子的采摘和保存方法
在覆盆子的采摘过程中尽量使用手工轻拿蓝垫垫托起,避免挤压变形。采摘时需要及时拿走蒂部,否则易导致被储存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影响。首先需要对采摘的覆盆子进行清洗,然后鲜用或加工成果汁、酱料等。覆盆子的储存应该尽快进行,将其覆盖在湿润的纸巾上冷藏,或用冷冻机冷冻保存。
6. 覆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覆盆子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蛋糕、饼干等多种食品,同时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覆盆子的凉爽解渴、开胃消毒、健脾益气等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7. 覆盆子的价值和意义
种植和利用覆盆子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覆盆子种植和加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丰富人们的饮食和卫生保健领域的选择。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讲,覆盆子的种植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强土壤的肥力,是一种绿色的生态种植模式。
覆盆子怎么养 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覆盆子的栽培中,必须使用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性好的砂壤土或腐殖质。在养护覆盆子盆栽时,要为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分,为植物创造更湿润的生长环境,还要为植物提供适当的养分,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覆盆子的养殖注意事项
1.选择土壤
栽培覆盆子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一般覆盆子适宜生长在微量元素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在种植覆盆子时要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含量和松散的土壤质量,种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2.提供水分
覆盆子适合在更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腌制覆盆子时,必须为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在为植物供水时,应注意浇水方法。一般来说,水可以直接在土壤中浇水,所有土壤都可以浸泡。
3.补充营养素
覆盆子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在培育覆盆子的过程中,必须为植物提供适量的养分,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选择,一般能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复合肥,使植物吸收平衡的养分。
4.定期修剪
覆盆子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更多的养分消耗,但无用的枝条,所以在治疗覆盆子的过程中,必须适当地修剪植株,切断生长不良或不能正常生长的枝叶,改善植物之间的通风。同时,在修剪后,有必要在修剪后将多菌灵溶液应用于植物的修剪伤口,以帮助植物的伤口尽快愈合。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覆盆子怎么养 有哪些注意事项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覆盆子怎么养 有哪些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覆盆子种植条件有哪些,怎么种植
覆盆子种植条件及种植方法
覆盆子,又名复盆子、覆盆莓、乌藨子等,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它的果实是一种聚合果,颜色有红色、金色和黑色,主要在欧美作为水果食用,在中国虽然分布广泛但较少为人所知,尤其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较为罕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覆盆子的种植条件和技术。
一、覆盆子的生长习性
覆盆子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求良好的光照和适宜的土壤。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砂壤土和红壤、紫色土等土壤中生长更佳。覆盆子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最高,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在4至5月份,结果期为6至7月。
二、覆盆子的繁殖方法
1. 根蘖繁殖:选择保持土壤湿润、疏松、营养充足的母株,保留间距10至15厘米的发展良好的根蘖,可在秋季挖起根蘖进行栽植,或先假植,第二年开春再建园。
2. 扦插繁殖:选择直径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
3. 移株繁殖:在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到大田中,株距25厘米。
三、覆盆子的种植技术
1. 建园: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湿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足农家肥2000至4000千克/亩。采用带状法种植,行距2米,株距0.4至0.8米。
2. 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缓坡地,深翻整地,按株行距50厘米×100厘米或100厘米×100厘米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
3. 管理: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至3次,以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至2000千克。
4. 摘芽:4至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发生二次侧枝。
5. 支架:由于覆盆子枝条柔软,易倒伏,需在园地中架设支架,将枝条绑于架上。
6. 肥水管理:每年秋季施农家肥2000至3000千克,在开花和果实发育期各追肥一次。注意排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7. 修剪:春季剪除病弱枝,保持合理密度。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
8. 采收:覆盆子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果实呈绿色但未转红成熟时进行。采后去除梗叶,放入沸水烫2至3分钟,再摊晒或烘干。
四、覆盆子的病虫防治
1. 茎腐病:危害覆盆子树基生枝,发生在新梢上,呈现暗灰色病斑。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枝、喷药防治。
2. 白粉病:覆盆子感病叶上会有白色粉状物,导致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喷药防治。
3. 柳蝙蝠蛾:主要危害覆盆子,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措施包括剪除被害枝梢、喷药防治。
4. 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在基生枝基部越冬。防治方法包括清除园地落叶、喷药防治。
5. 蛀甲虫:成虫食害嫩叶和花蕾,幼虫钻入果内食害。防治措施包括成虫期地面施药、人工防治。
通过以上详细的种植条件和技术的介绍,希望对覆盆子的种植有所帮助。
覆盆子种植的时间和方法
覆盆子种植的时间为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种植方法包括土壤选择与准备、繁殖方式、田间管理等。
一、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3-4月,此时气温回升,土壤解冻,有利于覆盆子根系的快速生长。秋季种植:10-11月,植株生长活动减弱,覆盆子可以利用冬季休养生息,根系更好地扎根。二、种植方法
土壤选择与准备:
土壤条件:覆盆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5.5-7之间最佳。土地深耕: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约20-30厘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3000千克,整细耙平后起垄做畦。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选取健康半木质化的枝条,长度约10-15厘米,剪成斜口并去除下部叶片,插入疏松透气的基质中,保持基质湿润,温度控制在18-25℃,约一个月后生根。分株繁殖:在春季或秋季,将覆盆子母株周围的萌蘖苗挖出,带有一定根系后移栽到种植地,株距约30-40厘米,行距约40-50厘米,移栽后及时浇水。田间管理:
施肥浇水:生长季节定期施肥,春季萌芽期和开花结果期施入氮肥和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修剪整形:冬季或早春修剪枯枝、病枝和过密枝条,进行整形以促进通风透光和来年生长。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防治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以及蚜虫、果蝇等虫害,可采用药剂防治、防虫网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