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探秘:解读古韵之美
闲适唯美诗词大全(闲适诗词16首)
田园情韵 文/古韵惊声
小径人踪至,清明草正青。
桑田翻碧浪,荷叶露浮萍。
斜雨轻飞燕,长烟重晚亭。
莫道乡愁淡,人间自有馨。
(来源 古韵惊声 时间 2021-04-03)
七绝 ? 听幽 文/清溪
门对青山不觉贫,画中世外置闲身。
尘埃不到窗扉静,坐听幽林一鸟频。
(来源 清溪浣月 时间 2021-04-30)
七言 ? 逍遥游 文/昆仑飞雪
独坐庭中品嫩芽,伫立窗前忆清嘉。
闲来山林寻野趣,逍遥物外度韶华。
(来源 昆仑飞雪9 时间 2021-04-25)
巴山樵者有感 文/绛珠
一叶轻蓑一叶船,渔歌脉脉和秋山。
西风难乱潇湘雨,半网鱼虾半网闲。
(来源 绛珠999 时间 2019-08-27)
七绝 ? 晚钓 文/乐牧海
碧水红霞迫暮天,云波一镜起薄烟。
老翁垂钓清溪上,情满夕阳趣满川。
(来源 乐木海诗词原创 时间 2019-11-06)
常乐山川 渔翁醉 文/清梅
烟雨南江一叶流,捕鱼归处宿湾头。
舟横野渡渔翁醉,常乐山川伴月游。
来源 清梅诗集 时间 2021-04-18)
七律 ? 远山渔夫 文/闲云
寻幽路尽远山出,一叶扁舟水上浮。
风荡碧波人影散,云连青嶂橹声孤。
日斜野渡身将醉,鱼满长笼酒半壶。
前度辛酸随舞去,今朝丰获喜归途。
(来源 闲云斜照 时间 2020-08-17)
七律 ? 过山家 文/马惊飙
三月溪行看浪花,涧中老树始萌芽。
岩泉白水流山石,岸竹青枝透雾纱。
望影峰尖升午日,闻声崖畔有人家。
主人不敢长留客,但坐轻谈一碗茶。
(来源 卦体诗京标博士 时间 2017-04-15)
七言诗 ? 过山村 文/江渚渔樵
朝阳薄雾岭涂金,山舍人家傍翠林。
晓露含情亲叶面,晨风蓄意吻花心。
炊烟袅袅鸡鸣唱,涧水潺潺鸟语吟。
美景目观心已醉,闲诗一阕字忘斟。
(来源 江渚渔樵CY 时间 2021-08-12)
馨香的田野 文/玉米穗景
一派葱茏四野妆,清风拂面叶芬芳。
扬花抽穗红须短,授粉飘丝绿叶长。
蜂舞频频凌空迟,蝶飞处处戏花忙。
风光明媚田园美,定是秋来好韵章。
(平水韵。来源 古韵惊声 时间 2021-05-21)
七律 ? 春日闲游 文/袁茂华
三月春风暖意融,原堤岸绿映桃红。
岚山衬宇朝霞染,际野连天翠色蒙。
才往深林听鸟语,又攀险峻仰长空。
踏青赏景人迷醉,无限情怀乐画中。
(来源 化石哥 时间 2021-03-04)
七律 ? 春阔 文/江小鱼
浅绿深红待细勾,清风明月向眉头。
三分雅兴催麟笔,一抱奇才解浣愁。
砚上耕田香倚醉,窗前引鹊语含羞。
春心更比春光好,也纵云飞也纵舟。
(来源 清荷君 时间 2021-05-03)
暮春游八公山 文/七笑也
四月八公景色新,春光依旧染峰林。
云鲜水碧横岚影,日暖山青连翠茵。
曲径盘峦通绿谷,芩阁画栋揽瑶宸。
钟情最是游闲客,何必桃源去问津。
(来源 七笑也 时间 2021-04-14)
鹧鸪天 文/落花人独立
绿覆枝头禽鸟呼,相邻为伴意何如。和风款款听春语,繁朵徐徐开卷书。
霞铺径,竹围庐,夕阳斜戴看云舒。情知人世匆过客,醉卧花间月一壶。
(来源 落花人独立9813 时间 2021-04-26)
临江仙 ? 春江甩钓 文/山郭微风
耳畔黄莺啼不断,柳柔风淡盈盈。咋寒咋暖半阴晴。棹幽荒野旷,水静远山青。
钓笠鱼矶安稳处,悠闲但乐升平。衡峤春色最多情。异乡延岁月,庸碌度今生。
(来源 山郭微风 时间 2021-04-17)
鹧鸪天 ? 胜日访春 文/俊章
胜日寻芳入翠微。桃夭李艳杏花飞。碧波荡漾游凫逸,绿柳婆娑栖鸟啼。
春水涨,鳜鱼肥。何须垂钓著蓑衣。千秋一曲《渔歌子》,浅唱低吟踏月归。
注:1. 翠微:原本指山腰幽深处。《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未及上,就是“未及山顶”。当然,翠微就是山腰了。宋代-岳飞《翠微亭》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现代翠微多指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2.《渔歌子》:词牌名。这里专指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来源 俊章诗文 时间 2021-03-12)
(源自网络,在此致谢!)
(以上编辑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即可删除。)
如梦蝶恋花编辑推荐
浅夏的《如梦蝶恋花》引领读者踏入宋词的幽远之境,词牌巧妙地呈现了古韵之美。
在欣赏宋词时,人们常被独特意境的词牌所吸引。"虞美人"、"蝶恋花"、"念奴娇"、"凤栖梧",这些词牌名已蕴含无限诗意。无需深入了解内容,词牌名便能让人感受到其背后动人的故事与出处。
《如梦蝶恋花》不仅展示了词牌的魅力,更让读者在品读中领略宋词的优美与隽永。词牌的选取不仅丰富了宋词的韵律美感,更赋予了作品深层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份悠然与古典之风。
浅夏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宋词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首词,都像是一个细腻的画卷,描绘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沉浸于那份古典与悠远之中。
《如梦蝶恋花》不仅是一本关于宋词的书籍,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感受宋词之美,体验那份悠然自得的意境与古典韵味。
相思令·吴山青词牌格律
相思令,是一种词牌名,它源于古韵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词人墨客。此词牌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了双调格式,即前后阕的结构相仿,各拥有三十六个字的篇幅。二是韵律严谨,每句均有三个平韵和一个叠韵,且韵脚始终贯穿全词,形成一韵到底的韵律美感。
在音律上,相思令遵循了"中"的可平可仄规则,这意味着词人在创作时,可以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调整字句的平仄,从而达到音韵的抑扬顿挫,增强词作的艺术表现力。"中中平(韵)"与"中中平(韵)"的重复出现,不仅强调了词牌的节奏感,也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旋律,寓意着相思之情的绵长和深沉。
此外,相思令还有另外的别名,如《长相思令》、《长相思》以及《吴山青》,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词牌的深远历史,也揭示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寄托。总体来说,相思令以其严谨的格律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东风破有什么含义啊?
东风破 苏轼 一盏离愁 孤单窗前自鬓头 奄奄门后 人未走 月圆寂寞 旧地重游 夜半清醒泪 烛火空留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君去后 酒暖思谁瘦 水向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偷 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 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幼 琴幽幽 人幽幽 琵琶一曲东风破 枫染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道曾走 荒烟漫草年头 分飞后 《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中国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中国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方文山只是改版而已 初看名字《东风破》,很是惊讶印象中很西方的周杰伦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看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还有另解:东风 破,东风是借代或有另指,破,是写词的一种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最典型的如我们中学就学过的《摊破浣溪纱-木兰花慢》。更确切地说,词有减字与偷声,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85726.html
词牌名“苏幕遮”有什么含义?
词牌名“苏幕遮”:探秘其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从古人的考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幕遮"这一词牌名的深厚底蕴,它不仅承载着唐代音乐的繁华,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唐教坊曲《蘇幕遮》的起源,《教坊记》和《羯鼓录》都有记载,最初源自西域的胡语,翻译成汉语便是“飒麿遮”。这一曲目源自龟兹国,充满胡乐特色,其戏剧形式多变,面具与游戏元素丰富,每年七月初公演,被认为有攘灾驱邪的功效。
张说的《苏摩遮》诗作,五首皆为七言绝句,描绘了胡人带来的欢乐与祝福,其词调在后世逐渐演变,成为词牌。宋代词人周邦彦以“鬓云松”句创作的《鬓云松令》,进一步丰富了其艺术表现。而《博雅笛谱》中保留的《苏莫者》乐谱,尽管可能需要改编以配合宋词,但无疑展示了这一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深入挖掘,向逹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提出“苏幕遮”可能源于波斯语,象征着披肩头巾,这一观点将词牌的起源与异域文化紧密相连。从张说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洋溢的皇恩与异域风情,昭成皇后等皇家人物的荣耀,都通过这一曲调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综上所述,"苏幕遮"词牌名不仅是一个音乐形式,更是一部历史长卷,它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以及唐代社会的多元面貌。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探索。
古诗词里面常说的“银灯”是什么,出处?
探秘古诗词中的璀璨瑰宝——“银灯”
在古代诗词的瑰丽世界中,"银灯"并非单纯指金属材质的灯具,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银"字本身的贵重属性,使其常被赋予华丽和尊贵的意象,与玉烛、锦帐等象征奢华生活的元素相提并论,共同构建出一种高雅的意境。每当它在诗词中出现,仿佛点亮了一幅精致的画卷,展现出时代的繁华与风华。
更有趣的是,"剔银灯"这一词牌名,源自古人对灯具的细致描绘和对音乐的深情赞美。它不仅代表实物的银质灯具,更延伸出一种艺术形式,如小令中的名句"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这里的"银灯"已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情感与艺术的交汇点,寓意着优雅的音乐在银灯照耀下绽放出的绝美旋律。
通过这些古诗词中的"银灯",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生活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它既是物质的象征,又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无数故事和情感的流转。在每一个词句中,"银灯"都在诉说着那一段段历史的华章,让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深沉。
每一种文化符号,如“银灯”,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印记,它在古诗词的海洋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和欣赏。让我们在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中,一同探寻那隐藏在诗词背后的丰富世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