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揭秘:了解布氏菌感染十大关键点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或者是布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在牧区比较高发,常见的传染源有带菌的或者是发病的牛、羊等。一般预后比较好,如果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治愈。临床主要的症状可见反复的高热、大汗、乏力、关节痛,还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人类通常是因摄入了有感染动物制成的食品而被感染,进食生肉或者是被充分煮熟的肉类也可以感染布氏杆菌。农民、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屠宰场工人可以因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的气溶胶而感染布鲁氏菌,也可以经皮肤伤口、眼结膜等进入人体引起布鲁氏菌病。
布病人与人之间传染吗,怎么传染
布病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因为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动物,人不是传染源,故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染。
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等,主要分析如下:
1、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还有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感染。
2、经消化道传染:食用含有布氏杆菌的乳类、水和食物而受到感染。
3、经呼吸道传染:布氏杆菌污染环境后可以形成气溶胶,可经呼吸道传播。
4、其他传染途径: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以传播布氏菌病,人与人之间罕有传播。
人群对布氏杆菌普遍易感,病后可以获得较强的免疫力,因不同种布鲁菌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故再次感染者很少。
布病简介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不活跃的细菌,它在多种家畜体内作为细胞内寄生虫存活。主要对人类造成感染的种类包括马耳他布氏杆菌(马尔他热)、流产布氏杆菌、牛、羊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狗布氏杆菌,这些病原体通过感染动物(人畜共患病)的排泄物和污染食物传播。
初期症状表现为中度发热,夜间发热加重,伴随肝大、脾大或淋巴结肿大,马尔他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感染则有体温波动的间歇性发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疾病不会自愈,慢性期可能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器官或脏器系统、骨骼和关节病变,感染组织内可见肉芽肿的组织学特征。
细菌性心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布病的病程分期为:急性期(1-3个月)、亚急性期、慢性期(3个月以上)、器官损伤性并发症期(6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的顽固期以及晚期器官组织并发症。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各种复杂的症状,如男患者、女患者、已婚或未婚、老人、儿童等,治疗方案会根据高烧、低烧、关节疼痛、变形、器官损伤性并发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晚期布病患者可能出现劳动能力丧失、卧床不起,甚至神经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扩展资料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布氏杆菌病一般医治和用药治疗,有比较严重肌疼的病人可能需要一种超强力的镇痛剂。常给与抗生素协同医治。医治比较繁杂,应包含病源医治、脱敏疗法及用药治疗。大部分病人即便没经医治亦有治愈趋向。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哪些?这一问题是务必要了解的。
布病的症状:
(1)发烧:人得布病后,因为病菌和内毒素的功效而造成全身食物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到39~41℃,均值有2~3周的发热期,无固定不动的间歇热,有的主要表现为波浪形间歇热,即体温升高后,持续一定时间,随后降至一切正常,隔一定时间又升高,这般反复发热,因此 ,此病也是有“波状热”之称。
(2)容易出汗:病人发热时,多伴随大量出汗,患者衣服裤子湿漉漉,浑身无力以致于体力透支;有的病人平常虽人体体温不高,但却老是出汗。
(3)关节痛:非常是患布病病发期的病人,常以髋、踝、膝、肩、肘和腕等大骨节,均可累及,并且可呈对称发病。
(4)全身疲倦乏力;病人肝、脾和淋巴肿大:此病的关键变病产生在网状结构表皮系统,因而,肝、脾和淋巴结节容易损伤。肝、脾脏肿大者占病人的1/5上下,经医治后发炎能消退,肿胀的肝、脾可恢复过来。
布病的治疗方式 :
1抗菌药和磺胺治疗法
该法用以亚急性、亚急性症状,及其病发期发作的患者,即用以伴随发烧、血细胞效价较高或细菌培养为呈阳性的病人。其目地杀掉身体布氏杆菌。该菌是入侵到人体的体细胞内存活,服药时最好是采用可以进到体细胞的药品,便于消灭体细胞内寄生的布氏菌,这一问题现阶段还未获得处理。
2脱敏疗法
该法关键用以医治病发期患者,以疲倦乏力、全身关节痛主导,不伴随发烧但布氏菌素皮内超敏反应实验呈阳性的患者。临床医学上常用的特异性抗过敏药品有医治用的布氏菌苗,水解反应素和溶菌素等,其抗过敏功效好,最近功效也较令人满意,尤其是选用布氏菌苗医治布病,世界各国现有很多年的历史时间,迄今仍为很多人 强烈推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