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白露节气来临:农事养生两不误的气候转折点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3日 20:32 43 寄蕊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的含义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到来,气候逐渐转向凉爽干燥。

详细解释

1. 气候特点

白露时节,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气逐渐转凉。夜晚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水珠,因此称之为“白露”。此时,夏季的风逐渐为冬季风所替代,天气趋于稳定。

2. 农业意义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气。随着气温下降,农作物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根据这个节气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如收割、晾晒等。同时,白露也是播种秋季作物的重要时期。

3. 文化习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露与民间习俗紧密相连。例如,民间有“白露必饮雄黄酒”的说法,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邪补阳。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秋季的丰收和家人的平安。

4. 养生注意事项

白露时节,人们应注意养生。随着气候的干燥,要多喝水,保持皮肤湿润。同时,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另外,适当的锻炼和保暖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白露节气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人们应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业活动和养生措施。

白露一侯是什么 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节气的到来,对于人们的生活肯定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的,如果及时的了解到每一个节气所存在的意义,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是有着一定帮助的,那么在白露节气到来之际,有什么样的一些风俗文化存在的,人们又会去进行哪些活动呢?

白露一侯是什么

白露节气的一候是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就要去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了。

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1、核桃

白露节气时也是核桃成熟的时候,它可是很有名的坚果,吃它不仅可以提升阳气,而且还能够温肺、通便。进入白露之后,天气会继续变凉,需要及时提升阳气,才能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2、桂圆

有传说白露节气这天应该吃些桂圆,因为此时吃1颗桂圆的营养可以和一只鸡的营养媲美。这样说自然是为了体现桂圆的营养价值,其果肉适当食用能够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是我们平时滋补养生的佳品。

白露节气的农事活动

白露节气天气就会由热变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可以避免低温给作物带来伤害。

白露节气知识 白露节气介绍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以下是关于白露节气的详细介绍:

时间与天文特征:白露于公历9月79日交节,此时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它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气候特点

昼夜温差大: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很快下降。温度下降加速:由于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温度下降速度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名称由来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此时,寒生露凝,是天气转凉的明显标志。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味着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农事活动

白露期间,农民忙于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民俗活动

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这些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丰富了白露节气的文化内涵。

2024年白露几点几分几秒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白露大多都是在公历9月7-9日交节,那么你们知道2024年白露几点几分几秒?在2024年里白露所对应的时间是9月7日11点11分06秒,这时的天气将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寒生露凝,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的解析,感兴趣就关注下吧。

2024年白露几点几分几秒

2024年白露是9月7日11点11分06秒,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秋季节气。

白露节气有什么特点?

白露的节气特点是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寒生露凝。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白露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一般白露后还要热多久?

1、北方地区

白露后天气通常会迅速凉爽,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距增大,人们会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北方的夏季相对较短,秋季来得较快。

2、南方地区

尤其是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白露后可能仍然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通常需要几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才会逐渐告别暑气。南方的夏季相对较长,秋季来得相对较晚。

白露节气祝福语精选

1、白露到了,最美的祝福送给最在乎的你:愿你白露享百福!愿你百禄有百喜!愿你百喜保百寿!愿你百寿得百福!白露祝福随风扬,祝你幸福快乐数不胜数!

2、白露到了,我要送你最好的祝福:愿幸福在你脸上流露,如意时不时的在你身边露脸,快乐的甘露任由你品尝,吉祥总是暴露在你的生活中!白露祝福随风扬,祝你幸福快乐数不胜数!

3、白露到了,最美的祝福送给最在乎的你:愿你的事业露亨通!愿你的生活露顺畅!愿你的感情露通畅!愿你的心里露程快乐!白露祝福随风扬,祝你幸福快乐数不胜数!

4、白露到了,最好的祝福先送给你:许一个心愿给大地,愿它给你带来五谷丰登的喜悦!许一个心愿给天空,愿它给你带来风调雨顺的收获!白露祝福随风扬,祝你幸福快乐数不胜数!

5、白露到了,我把祝福来相送:祝福秋天幸福长,飘香季节丰收长。白露节气已来到,愿你生活踏上顺心露,事业走上好运露!白露祝福随风扬,祝你幸福快乐数不胜数!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的天文现象,意指白色的露水。在这个节气中,气温逐渐降低,早晨的露水变得更加明显,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准备的珍珠。白露不仅仅是一个气候标志,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白露象征着收获与感恩,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感恩大自然的馈赠。这个节气也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的保养,随着气温的变化,早晚的温差增大,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白露时节,适当增添衣物,保持身体的温暖显得尤为重要。

白露的气候特征

白露时节,气候特点非常明显。随着夏季的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早晚的寒意愈加明显,白天的阳光也不再那么炽热。这个时候,空气中的湿度逐渐降低,给人一种干爽的感觉。尤其是在早晨,地面上的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仿佛镶嵌了无数颗水晶。白露时节,树叶开始变黄,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大自然的色彩开始转变,金黄的稻田、红彤彤的苹果、橙色的南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白露的农事活动

对于农民白露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时节。随着作物的成熟,农田里的劳动者们开始了紧张的收割工作。稻谷、玉米等作物在这个时节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动,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除了收割,农民们还会进行一些秋季的农事活动,比如翻土、施肥,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适合种植一些耐寒作物,如大白菜、萝卜等,农民们也会抓住这个时机,进行秋季的种植工作。

白露的饮食习俗

在白露时节,饮食习惯也会有所调整。随着天气的变化,人们的身体需求也在变化。许多地方会开始吃一些滋补的食物,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很多地方会吃桂圆、枸杞、核桃等食物,以滋润身体,增强免疫力。白露时节也是秋季水果的丰收期,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纷纷上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人们在享受美食的也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愈发珍惜这份丰收的喜悦。

白露的文化活动

白露不仅是一个气候和农事的节气,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许多地方,白露时节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恩之情。农民们会在田间举行祭祀活动,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会举行白露诗歌朗诵、书法展览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享受丰收的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文化的归属感。

白露的养生之道

随着白露的到来,气候逐渐转凉,养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个时节,早晚的温差加大,容易导致感冒等健康问题。适时增添衣物,保持身体的温暖显得尤为重要。饮食上要注意均衡,多吃一些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当的锻炼也不可忽视,秋季的空气清新,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如晨跑、登山等,以增强体质。白露时节的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白露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承载着丰收、感恩与养生的季节。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感恩大自然的馈赠。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也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这个美丽的季节。无论是在田间地头的忙碌,还是在餐桌上的美味,亦或是在文化活动中的欢愉,白露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 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导语:白露节气,顾名思义这个时节会出现露水,而露水的出现,意味着天气变凉了,尤其早晚天气会比白天凉许多,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时节。当然,我国南北气候每个时节是有所差异的,那么,具体南北地区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呢?到底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

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

一、秋天的脚步来到长江流域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阳光明媚和煦,天空湛蓝如海,云朵洁白闲静,清风徐徐送爽,柔漫的风儿送来了满园花果的飘香……

白露期间,蒙古高压带来的冷空气,已有一定实力,一般来说势力不是很强,主要影响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个别时候强冷空气可以南下到华南北部一带。北方受其控制,降水减少,云淡风轻,气温不冷不热,是一年中登高望远秋季旅游的黄金季节。

二、日温差加大注意防凉

随着日照减弱,冷空气降温影响,特别是一场秋雨过后,最低气温下降幅度明显。我国各地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温差逐步加大,也就是气象上通常所说的日较差增大。

据资料记载:华东地区的平均日较差为5~9℃,中南地区为7~12℃,华北地区为10~15℃,西北和东北的日较差更大,甚至能达到18~20℃。因而,白露前后的昼夜温差是仅次春季的第二个最大的时期。有谚语形容:“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夜间清晨的降温,往往是人们受凉得病的起因。

三、关注严重秋旱警惕火灾

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

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农事活动:

白露农事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白露属于什么季节的节气

白露属于秋季的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即为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秋季节的开始。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夜晚的温度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在清晨时会在地面凝结成露珠,因此称之为“白露”。

在气象学意义上,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节气的变化,自然界的阳气渐衰,阴气渐生。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气干燥,日夜温差较大。这个时候的气候特点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白露时节是秋收作物成熟和收获的重要时期,农民需要根据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总之,白露是秋季的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自然界的阳气渐衰。人们应该根据这个节气的特点,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和养生,保持身体健康。

24节气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这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点,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我们迎来了白露。此时,暑天的闷热逐渐消散,秋季的凉爽开始显现,成为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白露时节,秋风不仅带来了降温,还将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吹干,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被称为“秋燥”。因此,白露的气候特征就是干燥。随着北方冷空气的不断增强,时而南下的冷空气导致气温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逐渐增大。这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对农作物非常有利,因为温差有助于农作物中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运送和积累,从而促使农作物迅速成熟。

在农业生产中,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此时,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利用白露的干燥气候和适宜的温度条件,进行各种农事活动。比如,种植一些耐寒的作物,如白菜、萝卜等;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施肥、除草等,以确保作物的茁壮成长。

此外,白露时节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好时机。由于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因此,人们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保持皮肤湿润。同时,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总的来说,白露节气不仅是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点,也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和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养,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充满变化的季节。

白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白露是秋季的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八度时,即为白露节气。这也是秋季中的第二个节气,紧随处暑节气之后。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呈现出明显的早晚温差。此时,秋燥渐显,人们应注意保湿防燥。下面进行

一、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

白露时节,冷空气逐渐南下,天气转凉,早晨的露珠随之增多,故名“白露”。此时,气温开始呈现明显的早晚温差,白天可能炎热如夏,晚上则凉意袭人。这种温差变化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附着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美丽的露珠。

二、白露节气的农业意义

在古代农耕社会,白露是重要的农事节气之一。此时,正是秋收作物成熟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根据白露节气的天气状况来安排农事活动,如收割、晾晒等。同时,白露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农民们会进行田间施肥、灌溉等农事操作,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三、白露节气的养生注意事项

白露时节,秋燥渐显,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湿防燥,多喝水,多吃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总之,白露是秋季的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在这个时节,人们应注意气候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式。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众所周知,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有三个月,每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其独特的含义。马上就要到白露节气了,那么,大家知道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有哪些?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的特点是白露到了之后,全国的气候变化都相同:昼夜温差变大,需要多添衣服。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天气也就越来越凉。地区风俗不同:不同的省市都有各自的庆祝白露节气到来的方法。比如南方地区会吃龙眼、喝白露茶。北方吃肉食。要学会尊重当地的白露风俗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

白露节气的风俗

劳动人民在白露这天喝米酒

喝米酒,是白露节气的习惯之一,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会在这天喝好几碗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现在网上也可以购买到。小朋友也可以把米酒当饮料喝。

白露饮食少不了吃鸭子

白露做这件事情,是很常见的。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制作鸭子的过程中,这汇集了老百姓的智慧,鸭肉香,鸭皮酥脆,深受大家的喜爱。

白露

白露有什么饮食禁忌

1、忌盲目控制饮食

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

2、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白露节气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3、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白露节气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白露图

白露农事活动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2024年啥时候白露 白露的养生和注意事项

每年白露节气的时间都有所差异,那么2024年啥时候白露?在2024年里白露节气的日期是9月7日,在这一天之后天气会逐渐变冷,所以人们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白露的养生和注意事项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2024年啥时候白露

2024年白露的日期是9月7日。

白露,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一天,夜晚的温度会明显下降,到了早晨,人们可以看到地面或物体上会凝结出一层薄薄的露水,这也是白露名称的由来。白露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度。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白露时节,正值秋季作物成熟之际,农民们会根据这一节气的到来,调整农事活动,比如收割稻谷等。此外,白露也提醒人们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白露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深厚的意蕴。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会以白露为题材进行诗词创作,表达对这个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如今,虽然现代人对节气的依赖程度不如古代,但白露等传统节气依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广大民众所重视和传承。

2024到2033年的白露时间

2024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1:11:06,农历 二零二四龙年八月初五

2025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6:51:41,农历 二零二五蛇年七月十六

2026年白露时间:9月7日 22:40:59,农历 二零二六马年七月廿六

2027年白露时间:9月8日 04:28:08,农历 二零二七羊年八月初八

2028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0:21:49,农历 二零二八猴年七月十九

2029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6:11:32,农历 二零二九鸡年七月廿九

2030年白露时间:9月7日 21:52:26,农历 二零三零狗年八月初十

2031年白露时间:9月8日 03:49:45,农历 二零三一猪年七月廿二

2032年白露时间:9月7日 09:37:27,农历 二零三二鼠年八月初三

2033年白露时间:9月7日 15:19:53,农历 二零三三牛年八月十四

白露的养生和注意事项

白露节气养生的三宜三忌

三宜:饮茶、泡脚、润肺

饮茶: 此时的茶树正处于生长的好时期,白露节气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推荐饮用乌龙茶,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泡脚:天气逐渐转凉,要开始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可以坚持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以补养肾气。泡脚时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温水需要没过脚踝,一般每次不超过20分钟,感到身体微微出汗最佳。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水温,需要家人帮忙测试水温或者使用测温计,避免烫伤后诱发感染。

润肺:白露时节燥令当行,而我们的肺臓喜润恶燥,此时我们需要着重润肺,以保护肺臓顺利过冬。可以每天早晨、睡前用清水润润鼻腔或者使用盐水喷鼻剂,夜间在卧室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润。

三忌:秋燥、寒气、生冷

秋燥

进入秋季,不仅空气干燥,连人的皮肤、口腔等都有明显的干燥感,因此如果过量运动,或过食辛辣燥热食品以及熬夜等都会消耗神气,逆收之道。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寒气

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到了白露节气,不能再袒胸露背,以防着凉受寒,此时脾胃容易因受寒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夜晚最好将凉席撤掉,关掉空调及关好卧室窗户。早晚温差大时要添加衣被,注意颈部、脐部、脚部的保暖,体质相对比较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更要防好秋冻。

生冷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酷暑煎熬,人体的臓腑功能被削弱了很多,尤其肠胃功能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障碍。建议饮食上少食螃蟹、鱼虾、冷饮等生冷之物,多吃些山药、芋头、土豆、小米等健脾易消化的膳食。

白露节气需要注意什么?

1、衣 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最好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2、食 注意养肺润燥

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此时养生应当以养肥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梨、苹果、葡萄、橘、柚、柿子、龙眼等都是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3、住 夜晚莫贪凉

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4、行 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5、防 呼吸系统疾病要预防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另外,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