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镀金工艺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鎏金到底是什么?
揭秘奢华之源:鎏金艺术的深度解析
镀金工艺,如同瑰宝上的金色光环,为世人所瞩目。它通过电解或化学手段,让黄金附着于金属表面,创造出一层薄薄的金层,彰显出无尽的奢华与精致(镀金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如电镀,能附着多种金属,现代电镀层厚度通常在2-5微米,优质的可达10-25微米)。
然而,我们所熟知的镀金工艺其实包含更深层的内涵,其中最为璀璨的当属鎏金。鎏金,宛如古老技艺的精髓,以其丰富的分支和精细的工艺,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鎏金,一门艺术,可分为冷鎏金和热鎏金两大类别,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技法和应用场景)。
首先,让我们深入探讨冷鎏金。物理冷鎏金,如用金箔覆盖木质或布料,通过天然胶水或树脂固定,再经过玛瑙打磨抛光,赋予了细腻的触感和艺术美感(物理冷鎏金如家具和绘画中的金色涂料,展现于木质雕塑和布料上,细腻而持久)。化学冷鎏金则以王水等强酸为媒介,将金盐沉积于金属表面,精细打磨后呈现出深沉的光泽(化学冷鎏金常见于银器,如银器上那层华丽的沉淀)。
热鎏金则更显神秘,如金汞热鎏金,将黄金与汞混合,通过温度控制蒸发汞,留下金层,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热鎏金如铜雕上的金汞溶液,细腻而深度,是精细工艺的象征)。蜡鎏金则通过蜡和颜料的结合,保留了金的纯粹色彩,适用于多种材质(蜡鎏金以其纯正色彩,常见于金属和玻璃陶瓷表面)。
陶瓷上的鎏金更是别具一格,金釉和酸蚀鎏金,前者是釉上彩的升华,后者则能展现立体效果,技术源自1863年的明顿瓷器专利(陶瓷上,金釉的深褐色与酸蚀鎏金的立体花纹,尽显高端与艺术性)。而转印鎏金,以其便捷的装饰性,常用于日常用品。
通过以上深入剖析,鎏金工艺的奥秘和魅力已不言而喻。无论是古董鉴定还是艺术收藏,理解这些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对鎏金工艺的深入理解,能帮助你更好地鉴别古董,提升收藏眼光)。如果你在收藏中遇到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让我们共同探索这片收藏的瑰宝世界(收藏路上,我们携手同行,你的问题,我将用心解答)。
至于更多精彩的收藏信息,不妨关注我们的“i搜藏”小程序,那里有更为详尽的内容等待你的探索(点击小程序,开启你的收藏之旅,享受收藏的乐趣)。在“搜藏控”公众号中,你也能找到更多关于收藏社区的互动和分享。
SEM/EDS的应用及常见问题解析
失效分析
赵工,一位半导体工程师,于2023年11月23日在北京分享了关于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量散射光谱)的应用及常见问题解析。
SEM观测的前期工作
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样品需经过Decap开盖、EFA电性、Delayer去层、Polish切片等处理和分析后,确认方案和重点观测位置。样品通常需镀金以提升导电性,确保效果更佳。
平面观测样品包括裂纹、表面形貌(如致密性)等,若后续还需进行电性实验,则不宜镀金,以免影响热点分析。
截面观测样品关注截面形貌、分层、空洞、烧伤以及工艺尺寸测量。
SEM的拍照模式
SEM通常采用SE(二次电子)和BSE(背散射电子)两种模式。SE模式具有高分辨率和形貌衬度,适用于微观立体形貌观察。BSE模式则提供元素、相二维分布的信息,适用于量测样品的元素和相态。
为优化效果,现已引入外置YAG-BSE镜头,适用于样品大小合适且实验需求相符的情况。
以下为效果参考:
(SE模式)
(LA-BSE模式)
(YAG-BSE模式)
结合EDS应用
点、线、面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目的,检测灵敏度也各不相同。定点分析灵敏度最高,面扫描分析灵敏度最低,但能直观地显示元素分布。应根据试样特性和分析需求合理选择分析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1. 元素分析为何会出现非金属元素(如C、N、O)?
解答:样品在进入机器时,即使抽真空,仍可能携带气体分子等,造成非金属元素的检测。
2. 样品OM图像上颜色不一,怀疑有污染,如何分析?
解答:若已知异常位置,推荐选择点扫描分析;若无明确异常区域,先进行面扫描,找出异常元素分布后,再集中分析。
3. 确定元素位置后,面扫描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为何?
解答:面扫描覆盖较大区域,元素含量的差异可能导致结果与预期不符,建议结合点扫描验证。
4. 面扫描时为何有些区域无元素分布?
解答:样品表面存在高低区域,只能分析较高部分的元素,凹陷区域不易检测,可通过调整样品角度和点扫描辅助分析。
5. 表层分析为何能检测到较深的元素?
解答:样品元素导电性的差异影响分析深度,不同电压下分析可标注探测深度,揭示不同条件下测试数据的条件。
俄歇电子能谱(AES)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探索未知表面:俄歇电子能谱的奥秘与应用深度解析
俄歇电子能谱(AES),这一微观世界的探索者,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原理,揭示了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神秘面纱。诞生于1925年,首次应用于表面分析的瑰宝在1953年绽放光彩,其核心设备包括电子*和精密的能量分析仪,共同构建起这个精密的分析工具(见图1)。
AES的魔力源自原子的三次轨道跃迁的精妙。当外来粒子激发原子,原本稳定的原子瞬间转变为正离子,外层电子跃迁后释放出的特性俄歇电子,就像一幅微观世界的地图(图2、3)。在AES分析区,特征俄歇电子犹如激光笔划出的轮廓,描绘出激发坑的独特形状,见图4所示。
俄歇电子的强度,如同信号的强度,与元素的含量和电离截面息息相关(图5、6)。AES技术通过五个关键参数——能量、强度等,解读表面的元素定性和半定量信息。定性分析如侦探般,通过比较测得的谱图与标准谱,关注峰的位置、形状变化以及污染影响(图7)。
半定量分析则是通过俄歇电子信号强度的测量,为元素浓度提供一个相对的数值,尽管它并非绝对准确,但却揭示了元素在表面的相对分布(图8)。化学价态的细微变化,如原子在化合物中的位置,会在俄歇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反映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图9)。
AES的深度解析功能,通过惰性气体溅射并监测信号强度随深度变化,为我们揭示了元素在样品内部的三维分布(图10)。溅射方式有连续和间歇两种,每一种都需谨慎对待,以免对表面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对于微小区域的表面分析,AES提供了选点、线扫描和面扫描的丰富选项,为元素在微观空间的分布提供了详细的画卷(图11)。样品准备至关重要,导电固体是首选,但对于绝缘体,也有特殊处理方法,如粉末样品的胶带附着和薄片切割,各有其优缺点(图12)。
挥发性物质的处理则需要技巧,如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如加热、溶剂清洗和超声清洗,然后进行红外烘干和真空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图13)。
俄歇电子能谱的使用需注意表面污染的影响,如油脂需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丙酮和乙醇清洗,然后自然干燥以防止氧化。对于磁性样品,处理策略也需谨慎,强磁性禁止直接分析,微弱磁性则可通过退磁处理(图14)。
离子溅射技术如Ar离子束,通过去除吸附的气体分子,精确控制溅射参数,如束斑直径和溅射速率,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图15)。对于绝缘体表面的电荷问题,通过基体导电性或镀金处理来消除负电荷影响。
最后,AES的采样深度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有着独特的要求,金属表面可达0.5~2nm,无机物和有机物则在1~3nm之间,它对表面敏感,犹如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图16)。
AES的卓越之处在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功能性,它在表面元素定性分析、镀层深度剖析以及薄膜界面研究等领域展现了非凡的威力。然而,也应注意到其在定量分析和灵敏度上的局限性,以及电子束轰击和电荷积累所带来的挑战(图17)。
这些应用实例包括氧化铜样品的无碳污染表面分析,镀锡钢板钝化层的深度剖析,以及LMO表面化学键合状态的研究,每一个都展示了AES在实际科研中的关键作用(图18-20)。想要了解更多科研动态,不妨关注“科学10分钟”或“测试GO”公众号,它们是您探索测试领域知识的可靠伙伴(图21)。
参考资料:
探针的寿命与其镀金表面有关吗?
欢迎来到探针的世界,这里是精密电子产品测试的关键工具——测试探针的深度解析。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这枚神奇的"测试针"(一种专为PCBA设计的精密元件)。它以其表面的精细镀金工艺著称,这层镀金不仅提高了探针的导电性能,还能有效保护其核心组件,确保长期稳定的工作。
探针的核心在于其内部结构——高性能弹簧。这些弹簧经过精心设计,平均寿命可达3万至10万次的重复使用,足以满足大部分日常测试需求,同时保证了每次接触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每一步操作,每一次测试,都离不开探针的精准配合。它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测试探针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让你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如果你对测试探针有更深入的疑问,或是需要在选择和使用中寻求指导,这里的信息将是你宝贵的参考。感谢阅读,期待与你在电子产品测试的探索之旅中相遇。
波峰焊工艺
深圳市宏达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波峰面 :
波的表面均被一层氧化皮覆盖﹐它在沿焊料波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几乎都保持静态﹐在波峰焊接过程中﹐PCB接触到锡波的前沿表面﹐氧化皮破裂﹐PCB前面的锡波无皲褶地被推向前进﹐这说明整个氧化皮与PCB以同样的速度移动波峰焊机
焊点成型:
当PCB进入波峰面前端(A)时﹐基板与引脚被加热﹐并在未离开波峰面(B)之前﹐整个PCB浸在焊料中﹐即被焊料所桥联﹐但在离开波峰尾端的瞬间﹐少量的焊料由于润湿力的作用﹐粘附在焊盘上﹐并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会出现以引线为中心收缩至最小状态﹐此时焊料与焊盘之间的润湿力大于两焊盘之间的焊料的内聚力。因此会形成饱满﹐圆整的焊点﹐离开波峰尾部的多余焊料﹐由于重力的原因﹐回落到锡锅中 。
防止桥联的发生
1﹐使用可焊性好的元器件/PCB
2﹐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3﹐提高PCB的预热温度﹐增加焊盘的湿润性能
4﹐提高焊料的温度
5﹐去除有害杂质﹐减低焊料的内聚 力﹐以利于两焊点之间的焊料分 开 。
波峰焊机中常见的预热方法
1﹐空气对流加热
2﹐红外加热器加热
3﹐热空气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加热
波峰焊工艺曲线解析
1﹐润湿时间
指焊点与焊料相接触后润湿开始的时间
2﹐停留时间
PCB上某一个焊点从接触波峰面到离开波峰面的时间
停留/焊接时间的计算方式是﹕
停留/焊接时间=波峰宽/速度
3﹐预热温度
预热温度是指PCB与波峰面接触前达到
的温度(见右表)
4﹐焊接温度
焊接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焊接参数﹐通常高于焊料熔点(183°C )50°C ~60°C大多数情况是指焊锡炉的温度实际运行时﹐所焊接的PCB 焊点温度要低于炉温﹐这是因为PCB吸热的结果
SMA类型 元器件 预热温度
单面板组件 通孔器件与混装 90~100
双面板组件 通孔器件 100~110
双面板组件 混装 100~110
多层板 通孔器件 115~125
多层板 混装 115~125
波峰焊工艺参数调节
1﹐波峰高度
波峰高度是指波峰焊接中的PCB吃锡高度。其数值通常控制在PCB板厚度的1/2~2/3,过大会导致熔融的焊料流到PCB的表面﹐形成“桥连”
2﹐传送倾角
波峰焊机在安装时除了使机器水平外﹐还应调节传送装置的倾角﹐通过 倾角的调节﹐可以调控PCB与波峰面的焊接时间﹐适当的倾角﹐会有助于 焊料液与PCB更快的剥离﹐使之返回锡锅内
3﹐热风刀
所谓热风刀﹐是SMA刚离开焊接波峰后﹐在SMA的下方放置一个窄长的带开口的“腔体”﹐窄长的腔体能吹出热气流﹐尤如刀状﹐故称“热风刀”
4﹐焊料纯度的影响
波峰焊接过程中﹐焊料的杂质主要是来源于PCB上焊盤的铜浸析﹐过量的铜会导致焊接缺陷增多
5﹐助焊剂
6﹐工艺参数的协调
波峰焊机的工艺参数带速﹐预热时间﹐焊接时间和倾角之间需要互相协调﹐ 反复调整。
波峰焊接缺陷分析:
1.沾锡不良 POOR WETTING: 这种情况是不可接受的缺点,在焊点上只有部分沾锡.分析其原因及改善方式如下:
1-1.外界的污染物如油,脂,腊等,此类污染物通常可用溶剂清洗,此类油污有时是在印刷防焊剂时沾上的.
1-2.SILICON OIL 通常用于脱模及润滑之用,通常会在基板及零件脚上发现,而 SILICON OIL 不易清理,因之使用它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当它做抗氧化油常会发生问题,因它会蒸发沾在基板上而造成沾锡不良.
1-3.常因贮存状况不良或基板制程上的问题发生氧化,而助焊剂无法去除时会造成沾锡不良,过二次锡或可解决此问题.
1-4.沾助焊剂方式不正确,造成原因为发泡气压不稳定或不足,致使泡沫高度不稳或不均匀而使基板部分没有沾到助焊剂.
1-5.吃锡时间不足或锡温不足会造成沾锡不良,因为熔锡需要足够的温度及时间WETTING,通常焊锡温度应高于熔点温度50℃至80℃之间,沾锡总时间约3秒.调整锡膏粘度。
2.局部沾锡不良 :
此一情形与沾锡不良相似,不同的是局部沾锡不良不会露出铜箔面,只有薄薄的一层锡无法形成饱满的焊点.
3.冷焊或焊点不亮:
焊点看似碎裂,不平,大部分原因是零件在焊锡正要冷却形成焊点时振动而造成,注意锡炉输送是否有异常振动.
4.焊点破裂:
此一情形通常是焊锡,基板,导通孔,及零件脚之间膨胀系数,未配合而造成,应在基板材质,零件材料及设计上去改善.
5.焊点锡量太大:
通常在评定一个焊点,希望能又大又圆又胖的焊点,但事实上过大的焊点对导电性及抗拉强度未必有所帮助.
5-1.锡炉输送角度不正确会造成焊点过大,倾斜角度由 2.提高锡槽温度,加长焊锡时间,使多余的锡再回流到锡槽.
5-2.提高锡槽温度,加长焊锡时间,使多余的锡再回流到锡槽.
5-3.提高预热温度,可减少基板沾锡所需热量,曾加助焊效果.
5-4.改变助焊剂比重,略为降低助焊剂比重,通常比重越高吃锡越厚也越易短路,比重越低吃锡越薄但越易造成锡桥,锡尖.
6.锡尖 (冰柱) :
此一问题通常发生在DIP或WIVE的焊接制程上,在零件脚顶端或焊点上发现有冰尖般的锡.
6-1.基板的可焊性差,此一问题通常伴随着沾锡不良,此问题应由基板可焊性去探讨,可试由提升助焊剂比重来改善.
6-2.基板上金道(PAD)面积过大,可用绿(防焊)漆线将金道分隔来改善,原则上用绿(防焊)漆线在大金道面分隔成5mm乘
10mm区块.
6-3.锡槽温度不足沾锡时间太短,可用提高锡槽温度加长焊锡时间,使多余的锡再回流到锡槽来改善.
6-4.出波峰后之冷却风流角度不对,不可朝锡槽方向吹,会造成锡点急速,多余焊锡无法受重力与内聚力拉回锡槽.
6-5.手焊时产生锡尖,通常为烙铁温度太低,致焊锡温度不足无法立即因内聚力回缩形成焊点,改用较大瓦特数烙铁,加长烙铁在被焊对象的预热时间.
7.防焊绿漆上留有残锡 :
7-1.基板制作时残留有某些与助焊剂不能兼容的物质,在过热之,后餪化产生黏性黏着焊锡形成锡丝,可用丙酮(*已被蒙特娄公约禁用之化学溶剂),,氯化烯类等溶剂来清洗,若清洗后还是无法改善,则有基板层材CURING不正确的可能,本项事故应及时回馈基板供货商.
7-2.不正确的基板CURING会造成此一现象,可在插件前先行烘烤120℃二小时,本项事故应及时回馈基板供货商.
7-3.锡渣被PUMP打入锡槽内再喷流出来而造成基板面沾上锡渣,此一问题较为单纯良好的锡炉维护,锡槽正确的锡面高度(一般正常状况当锡槽不喷流静止时锡面离锡槽边缘10mm高度)
8.白色残留物 :
在焊接或溶剂清洗过后发现有白色残留物在基板上,通常是松香的残留物,这类物质不会影响表面电阻质,但客户不接受.
8-1.助焊剂通常是此问题主要原因,有时改用另一种助焊剂即可改善,松香类助焊剂常在清洗时产生白班,此时最好的方式是寻求助焊剂供货商的协助,产品是他们供应他们较专业.
8-2.基板制作过程中残留杂质,在长期储存下亦会产生白斑,可用助焊剂或溶剂清洗即可.
8-3.不正确的CURING亦会造成白班,通常是某一批量单独产生,应及时回馈基板供货商并使用助焊剂或溶剂清洗即可.
8-4.厂内使用之助焊剂与基板氧化保护层不兼容,均发生在新的基板供货商,或更改助焊剂厂牌时发生,应请供货商协助.
8-5.因基板制程中所使用之溶剂使基板材质变化,尤其是在镀镍过程中的溶液常会造成此问题,建议储存时间越短越好.
8-6.助焊剂使用过久老化,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气劣化,建议更新助焊剂(通常发泡式助焊剂应每周更新,浸泡式助焊剂每两周更新,喷雾式每月更新即可).
8-7.使用松香型助焊剂,过完焊锡炉候停放时间太九才清洗,导致引起白班,尽量缩短焊锡与清洗的时间即可改善.
8-8.清洗基板的溶剂水分含量过高, 降低清洗能力并产生白班.应更新溶剂.
9.深色残余物及浸蚀痕迹 :
通常黑色残余物均发生在焊点的底部或顶端,此问题通常是不正确的使用助焊剂或清洗造成.
9-1.松香型助焊剂焊接后未立即清洗,留下黑褐色残留物,尽量提前清洗即可.
9-2.酸性助焊剂留在焊点上造成黑色腐蚀颜色,且无法清洗,此现象在手焊中常发现,改用较弱之助焊剂并尽快清洗.
9-3.有机类助焊剂在较高温度下烧焦而产生黑班,确认锡槽温度,改用较可耐高温的助焊剂即可.
10.绿色残留物 :
绿色通常是腐蚀造成,特别是电子产品但是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很难分辨到底是绿锈或是其它化学产品,但通常来说发现绿色物质应为警讯,必须立刻查明原因,尤其是此种绿色物质会越来越大,应非常注意,通常可用清洗来改善.
10-1.腐蚀的问题
通常发生在裸铜面或含铜合金上,使用非松香性助焊剂,这种腐蚀物质内含铜离子因此呈绿色,当发现此绿色腐蚀物,即可证明是在使用非松香助焊剂后未正确清洗.
10-2.COPPER ABIETATES 是氧化铜与 ABIETIC ACID (松香主要成分)的化合物,此一物质是绿色但绝不是腐蚀物且具有高绝缘性,不影影响品质但客户不会同意应清洗.
10-3.PRESULFATE 的残余物或基板制作上类似残余物,在焊锡后会产生绿色残余物,应要求基板制作厂在基板制作清洗后再做清洁度测试,以确保基板清洁度的品质.
11.白色腐蚀物 :
第八项谈的是白色残留物是指基板上白色残留物,而本项目谈的是零件脚及金属上的白色腐蚀物,尤其是含铅成分较多的金属上较易生成此类残余物,主要是因为氯离子易与铅形成氯化铅,再与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铅(白色腐蚀物).在使用松香类助焊剂时,因松香不溶于水会将含氯活性剂包着不致腐蚀,但如使用不当溶剂,只能清洗松香无法去除含氯离子,如此一来反而加速腐蚀.
12.针孔及气孔 :
针孔与气孔之区别,针孔是在焊点上发现一小孔,气孔则是焊点上较大孔可看到内部,针孔内部通常是空的,气孔则是内部空气完全喷出而造成之大孔,其形成原因是焊锡在气体尚未完全排除即已凝固,而形成此问题.
12-1.有机污染物:基板与零件脚都可能产生气体而造成针孔或气孔,其污染源可能来自自动植件机或储存状况不佳造成,此问题较为简单只要用溶剂清洗即可,但如发现污染物为SILICONOIL 因其不容易被溶剂清洗,故在制程中应考虑其它代用品.
12-2.基板有湿气:如使用较便宜的基板材质,或使用较粗糙的钻孔方式,在贯孔处容易吸收湿气,焊锡过程中受到高热蒸发出来而造成,解决方法是放在烤箱中120℃烤二小时.
12-3.电镀溶液中的光亮剂:使用大量光亮剂电镀时,光亮剂常与金同时沉积,遇到高温则挥发而造成,特别是镀金时,改用含光亮剂较少的电镀液,当然这要回馈到供货商.
13.TRAPPED OIL: 氧化防止油被打入锡槽内经喷流涌出而机污染基板,此问题应为锡槽焊锡液面过低,锡槽内追加焊锡即可改善.
14.焊点灰暗 :此现象分为二种
(1)焊锡过后一段时间,(约半载至一年)焊点颜色转暗.
(2)经制造出来的成品焊点即是灰暗的.
14-1.焊锡内杂质:必须每三个月定期检验焊锡内的金属成分.
14-2.助焊剂在热的表面上亦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灰暗色,如RA及有机酸类助焊剂留在焊点上过久也会造成轻微的腐蚀而呈灰暗色,在焊接后立刻清洗应可改善.某些无机酸类的助焊剂会造成 ZINC OXYCHLORIDE 可用 1% 的盐酸清洗再水洗.
14-3.在焊锡合金中,锡含量低者(如40/60焊锡)焊点亦较灰暗.
15.焊点表面粗糙: 焊点表面呈砂状突出表面,而焊点整体形状不改变.
15-1.金属杂质的结晶:必须每三个月定期检验焊锡内的金属成分.
15-2.锡渣:锡渣被PUMP打入锡槽内经喷流涌出因锡内含有锡渣而使焊点表面有砂状突出,应为锡槽焊锡液面过低,锡槽内追加焊锡并应清理锡槽及PUMP即可改善.
15-3.外来物质:如毛边,绝缘材等藏在零件脚,亦会产生粗糙表面.
16.**焊点 :系因焊锡温度过高造成,立即查看锡温及温控器是否故障.
17.短路:过大的焊点造成两焊点相接.
17-1.基板吃锡时间不够,预热不足调整锡炉即可.
17-2.助焊剂不良:助焊剂比重不当,劣化等.
17-3.基板进行方向与锡波配合不良,更改吃锡方向.
17-4.线路设计不良:线路或接点间太过接近(应有0.6mm以上间距);如为排列式焊点或IC,则应考虑盗锡焊垫,或使用文字白漆予以区隔,此时之白漆厚度需为2倍焊垫(金道)厚度以上.
17-5.被污染的锡或积聚过多的氧化物被PUMP带上造成短路应清理锡炉或更进一步全部更新锡槽内的焊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