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生活指南
乙肝患者饮食禁忌是什么和平时生活要注意些什么
乙肝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辛辣食品,这类食物容易引发消化道湿热,影响肝胆气机,减弱消化功能,因此应当避免。
同时,乙肝患者应当戒酒。酒精在肝脏内代谢,不仅会干扰肝细胞的酶系统,导致肝细胞受损,而且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会加重病情。
加工食品中常含有防腐剂,这类成分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因此乙肝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用,选择新鲜食材更为适宜。
乱用补品也是乙肝患者应当避免的行为。保持饮食平衡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础,若滋补不当,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健康。
过多摄入蛋白质同样不利于乙肝患者。严重的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及胆汁分泌失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过多摄入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此外,乙肝患者应控制铜的摄入量。肝功能不全时难以调节体内铜的平衡,铜在肝脏内易于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铜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肝脏内铜含量可比正常人高出60-80倍。因此,乙肝患者应减少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丰富的食物。
硒被称为“护肝因子”,适量补充硒可以提高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助于保护肝脏。因此,适量补硒对乙肝患者有益。
专家建议,乙肝患者除了注意饮食之外,还应注重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病情的恢复。
无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患者,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休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只要注重饮食调养,就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肝脏功能,从而延长寿命。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八项注意”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中特别注意一些问题,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那么,有哪些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1、听医生的话
同样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的身体状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照医生的要求复查、用药或暂时不用用药。
2、不盲信
清除乙肝病毒并没有特效药,不要听信一些虚假广告的谎言。虚假广告的骗术都有哪些呢?一是夸大效果,说的天花乱坠,用一些知名医疗机构的名称和听起来很高科技的词汇骗取人们的信任;二是用“先治疗,见效后再付款”来诱惑患者;三是依靠“医托”来假扮成功治愈的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来骗取人们的信任。
3、注意调养
任何疾病的治愈都要靠医患双方的努力,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样如此。乙肝病毒潜藏在身体里,只待时机成熟就会发威。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有把身体调养好,不给病毒作乱的机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戒酒,尽量少吸烟,按时作息,不过度劳累,不乱吃药,不乱吃补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合理膳食。
4、关注自己的“外在指标”-----舌、脉、尿、便
乙肝病毒携带者尽管自己无从知晓病毒的存在情况,需要到医院抽血才能明了,但是,我们平时可以通过一些“外在指标”来大致判断自己的情况,如有异常,则应该及时就医。
舌苔:如果舌苔由淡红、红润变成厚黄、白腻,可能与饮酒和食用油腻厚味食物等导致湿热加重有关,如果找不到原因,则应该就诊进行适当调理。
脉象:脉象由柔软沉细变为弦数而大,则提示近期病情可能有波动,须有医生检查方可判定。
尿、便:尿色本应清澈或微微发黄,如果发现尿色变为深**或咖啡色,泛起很多泡沫,或者突然腹泻,便色发黑,发黏,出现恶心,不思饮食,怕油腻,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及时抽血查一查肝功能,同时复查HBV-DNA的复制水平。
5、原先是乙肝大三阳的携带者要特别注意
原先是乙肝大三阳的携带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情况下,要至少每6个月复查一次HBV-DNA定量,特别是在近期出现全身乏力,吃饭不香,厌恶油腻,就需要及时就医,化验相关指标。
6、保存好以前的检查结果
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痊愈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保存好以往所做的各项检查的化验单、门诊病历、住院病历,这样有助于医生根据以往的情况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医生了解以往用药的情况,给医生开具化验单、处方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7、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30岁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6-12个月检查一次原发性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AFP的指标两次大于200常提示有肝细胞癌的发生。AFP可在B超、CT、磁共振成像还没有发现肝脏肿块之前就可以持续升高,所以及时抽血检查是很有意义的。如发现此项异常,可每月复查一次,以便能更早的发现原发性肝癌的出现。
8、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和亲朋好友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家人、同事、朋友,自觉地与之不进行亲密接触,清除血液、体液交换的可能性,当自己和家人、同事、朋友都有粘膜、皮肤破损或发生口腔溃疡的状况,更要自觉地做好防护措施。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饮食
肝病患者饮食总的原则是:综合营养,合理搭配,防止偏食。肝病患者每日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荤素相间,尽可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避免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每天坚持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二到三两精瘦肉(猪、牛、羊、鸡、鱼肉均可),一块豆腐,每天两种蔬菜(扁豆、菠菜、油菜、芹菜、黄瓜、香菇、木耳等任选)交换搭配,吃两个水果(苹果、梨、桃、香蕉等不限)。尽可能避免食用麻辣火锅、海鲜发物、油炸油煎、动物内脏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同时,要禁酒戒烟。在饮食上宜食用一些酸性的蔬菜和水果,例如山楂、杏肉、酸枣、西红柿等。另外,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对于加强肝病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益。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患者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
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忌: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 烟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 酒
不宜饮酒: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滥用激素、抗生素
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肾多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7、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8、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规律
“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畅
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
11、忌劳累
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肝炎病人功能异常,营养失调,故疲乏无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疗关键。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酸性食物可引药入肝。中药中的五味子就属酸性,它可引药入肝,降低转氨酶。过去,还曾经流行过米醋治疗肝炎。另外,酸性食物还可增加食欲。 甜性食物可给肝炎患者补充一定的热量,易吸收,有利肝炎的恢复,在肝炎的急性期,食欲减低,进甜食是好的。 中医认为苦性食物属寒,可清热解毒。对肝胆湿热型肝病患者进食苦性食物是有益的,但啤酒例外。
.
乙肝携带者饮食
乙肝病毒携带者,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纤维素的食物。关于蔬菜水果,比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要保证新鲜;而关于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由于蛋白质可以加快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可以帮助肝脏病情的恢复,所以乙肝患者需要补充这些食物,通常情况下,成人每天摄入蛋白质1-1.5克/千克体重比较适宜,过多对身体也不利。关于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由于乙肝患者常会缺乏锌、锰、硒等微量元素,有的病人还会缺乏钙、磷、铁等矿物质,所以乙肝患者需要被充这些食物。
还要注意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肝功是否正常需要都戒酒戒烟,忌过度劳累,忌滥用激素、抗生素,这是引发病情及加重病情的常见原因。另外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饮食还要注意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饮食要合理,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偏食会引起营养不良,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忌过多摄入蛋白质,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平时可以饮用中药茶养肝护肝。中药茶对肝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也是乙肝携带者,一直在喝中药茶养肝,肝功能检查也都是正常的。建议你也试试这个茶,效果挺不错的,给你网址多了解一下http://soucang.baidu.com/UiBP4kyLGZd。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注意什么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远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及时了解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进行针对性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感染源,如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避免性传播。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
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减轻肝脏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等,有助于肝脏健康。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减少感染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大国,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占了人口的10%,即1.2亿人;尤其严重的是,妇女如果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就非常容易在生育分娩时,直接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尽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也基本正常,除了部分工作(如饮食服务、幼教保育人员)从业受限制外,其他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学习。但是,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发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在检查中,同时发现有e抗原阳性,则表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进一步检查治疗。
2、由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液中含有完整的病毒颗粒,能感染他人,因此,他们不能献血,也不能从事餐饮服务、育儿工作。 妇女月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冲洗外阴部的浴盆和毛巾要单独使用;当有外伤出血时要妥善处理,伤口要认真包扎,被血污染的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应焚烧,防止血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唾液中,能检出乙肝病毒,因此生活中应实行分餐制,餐具、牙刷等生活用品要专用;尽量避免夫妻间的深吻。
4、严防医源性传播。含百万分之一毫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液进入健康人体,即可引起感染。因此,防止医源性传播是预防乙肝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他们使用的注射器、采血针等,必须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要及时焚烧处理。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孕妇,分娩前后或人工流产时,要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血液污染环境。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儿童免受感染的目的,应对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产妇在乳房受伤时,应停止哺乳。
5、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饮食原则,应是“三高一低”,即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都需要肝脏参与而增加其负担。
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忌烟酒。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人体吸收后,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生理功能,使肝细胞坏死,同时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使肝内脂肪堆积,进而引起肝脏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硬化。
7、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节制性生活。过度的性生活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乙肝也是一种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从携带者的精液、唾液、月经和分泌物中,都能检出乙肝病毒。性交过程中,病毒还可通过损伤的黏膜而传染。
8、病毒携带者应保持心情舒畅。祖国医学认为:“怒则伤肝”,肝脏喜疏泄、条达,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则会致病。肝炎病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引起肝区疼痛,食欲减退。因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