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乙肝核心抗体高:警惕潜在感染风险及病情进展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5日 05:23 34 访客


乙肝三对半的简介

乙肝是我国最严重和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乙肝,目前我国仍有约1.2亿人持续携带乙肝病毒,3千万例慢性乙肝患者中部分演变成了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

乙肝检查再添新指标

由于很多人对新添检查指标的医学意义弄不明白,于是怀疑有没有必要整得这么复杂。也有读者希望通过媒体请有关专家在报上做些科普宣传,让大家明白S1抗原检查的意义。于是我们采访了烟台解放军107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何永林博士。

何永林博士介绍说,我国有约1.9亿人持续携带乙肝病毒,3千万例慢性乙肝患者中部分演变成了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每年死于乙肝及其并发症的患者达四十万人,医疗费用数百亿元。因此,如何简明、快速、特异地诊断和治疗该病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是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是国家 863科研项目,2000年通过了国家认证,同年12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级医院都已开展了S1抗原检测,烟台解放军107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于2006年下半年引进了该技术。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何永林博士总结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乙肝病毒感染作早期诊断;

二是有利于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

三是帮助患者进行药物选择和做预后判断。

何永林博士解释说,“两对半”检查的目的是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病程预后和药物疗效的观察等。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从五个方面弥补和加强“两对半”检测的不足:

1、由于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肝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所以它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

2、急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前S1抗原持续阳性,预示着感染将发展成慢性乙肝。

3、抗HBe(+)慢性乙肝约占慢肝的30-50%,检测前S1抗原阳性,提示病毒在机体内继续复制,此类患者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加查前S1抗原弥补了HBeAg的缺失造成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4、在HBV(嗜肝DNA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抗HBe(+)者,加查前S1抗原可反映病毒在体内还较活跃,提示病毒并没有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适应症)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已有文献报道,前C区变异者不适宜用干扰素。)

所以,何永林博士总结说,检验两对半,加查S1抗原可在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肝的诊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乙肝两对半”是检测乙肝的常见化验项目,当您拿到一张化验单的时候,肯定会犯愁:自己的化验单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乙肝两对半都有哪五项。(不同的颜色表示所谓的“对”)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单项阳性有什么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乙肝e抗原 HBeAg 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好了,我们开始吧!

先看一看经常提到的“大三阳”: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结果 解读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并不能提示病情是否严重。<揭示乙肝病情的检查>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   乙肝e抗原 HBeAg +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   大三阳过后,就是同样常提到的“小三阳”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结果 解读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仍然有传染性。

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少数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见于病毒变异。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   乙肝e抗原 HBeAg -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   好,现在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结果 解读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乙肝病毒感染之潜伏期。  发现HBsAg阳性半年以上,肝功能始终正常者。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   乙肝e抗原 HBeAg -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   还有,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正常反应: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结果 解读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注射过乙肝疫苗,有免疫。  在较早以前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化验误差。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   乙肝e抗原 HBeAg -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    核心抗体IgM阳性有何临床意义。心抗体lgM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所产生的抗体,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没有作用,未非保护性抗体。其在急性期可见明显增高有助诊断,恢复期其滴度逐渐下降,3~8个月渐转阴性,可做为乙肝病毒存在或近期感染的依据之一。

核心抗体IgM阳性有何临床意义。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也常见该指标增高.但一般没有急性期明显、阳性者说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与肝肺炎症程度有关,故可作为衡量肝炎活动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1、饮食宜清淡,乙肝患者应该多进食新鲜蔬菜,如青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乙肝病人病情好转就应该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并选用优质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以增强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等

3、适量微量元素,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等微量元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患者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枸杞子等。

4、饮茶科学,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单宁酸,鞣酸,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乙肝患者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应注意要适量,茶水不宜太浓,不要再睡前或者空腹时饮茶,饭前一小时宜暂停饮茶,以免冲淡胃酸

5、科学喝牛奶,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新鲜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镁维生素B和维生素C,营养专家建议患者每天喝两杯牛奶,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宜大量或者大口饮用,不宜空腹饮用,老年乙肝病人不宜常饮牛奶。

6、合理应用中药和补药

7、忌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很多都含有防腐剂,必须经过肝脏解毒,从而增加了肝脏负担

8、忌高糖食物,由于肝炎病人的糖代谢会发生紊乱,因此高糖饮食会使血糖升高,多余的糖会转变成脂肪而储存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9、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不会会增加肝脏负担,还会加重肝脏损害,尤其是乙肝活动期,轻者会延缓病情恢复,重者有可能引起肝坏死。

10、忌油炸或者油煎的食物,此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肝,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有致癌物质,对防治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为何有抗体还会感染乙肝?(两对半出来了,高抗体)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指的是患者血液中没有检测到表面抗原(HBsAg)的存在,但可能存在其他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抗体,比如抗HBc和(或)抗HBs。这种类型的感染往往被称作隐匿性或沉默性、潜在性乙肝病毒感染,大约有20%的患者在血液中检测不到任何乙肝病毒的标志物。

一旦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HBVDNA呈阳性,或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通过肝穿刺检查发现肝脏中有乙肝病毒抗原,并且存在炎症反应,即可诊断为隐匿性乙肝感染。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敏感的检测手段,在患者的血液、淋巴细胞和(或)肝脏组织中检测到HBVDNA的存在。

通过肝穿刺检查,我们不仅能够在肝脏组织中找到HBsAg和(或)HBcAg,还有可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炎症或纤维化现象。这种感染类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乙肝病毒能够在体内长期潜伏,不产生表面抗原,但仍然能够复制和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体内存在高水平的抗体,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抗体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毒的活跃程度,也不能保证完全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因此,即使检测到抗体阳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隐匿性乙肝感染的可能性。

隐匿性乙肝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血液检测结果、肝功能检测、肝穿刺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病情、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隐匿性乙肝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生活方式的调整则包括戒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总之,隐匿性乙肝感染是一种复杂的病毒感染类型,需要通过综合的诊断方法和科学的治疗方案来控制病情。对于这类感染患者,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

乙肝DNA十的八次方,肝功正常,建议不要抗病毒治疗,等到病毒量成了十的九、十、十一…次方,肝功也不...

你的乙肝病毒复制量较高,但肝功能目前处于正常状态,因此建议暂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当乙肝病毒DNA的量达到十的八次方以上,而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时,可以暂时不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病毒量较低且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且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然而,如果病毒量持续升高,比如达到了十的九次方、十次方甚至十一、十二次方,即使肝功能仍保持正常,医生通常也会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随着病毒复制量的增加,病毒对肝脏的潜在损害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定期监测病毒量和肝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未来的复查中,发现病毒复制量有显著增长的趋势,或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考虑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同时,除了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控制病情有益。比如,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最后,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最新的病情进展和个人化的治疗建议,是管理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

大三阳是怎么回事

大三阳,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乙肝患者血液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以及乙肝核心抗体三者均为阳性。这一现象意味着患者体内存在病毒复制,处于病毒复制活跃的阶段,对健康构成威胁。

乙肝,即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病。大三阳状态表明,患者体内病毒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毒复制在这一阶段最为迅速,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的风险较高。

了解大三阳对于预防和治疗乙肝至关重要。及时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的负担,预防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跟踪病情变化,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针对大三阳患者,抗病毒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损害,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和吸烟等,对于控制病情同样至关重要。

社会应关注大三阳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普及乙肝知识,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减少歧视与误解,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总之,大三阳是乙肝患者的一种特殊状态,意味着体内病毒复制活跃,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诊断、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对乙肝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支持,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检查血液呈阴性还是阳性,请问要检查哪些指标?

乙肝感染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和感染状态。除此之外,谷丙转氨酶(ALT)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ALT是一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损害的情况。

在乙肝感染的检查中,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处于活跃复制状态。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还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因此,建议在进行乙肝感染检查时,除了检查上述五项指标外,还应一并检查谷丙转氨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感染的检查应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也是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乙肝有几项阳性是正常的

乙肝五项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测,用于评估个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或具有免疫力。该检查包括五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当第二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或全部指标均为阴性时,表明个体处于正常状态。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意味着个体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曾经自然感染并成功免疫。而全部指标为阴性则表明个体未曾感染乙肝病毒且未接种疫苗。这种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乙肝五项检查对于诊断乙肝病毒感染、评估病情进展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定期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乙肝感染风险,从而保护个人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状况的有效工具,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此项检测。具体检测需求应根据个人情况、医生建议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来确定。在决定是否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时,应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家族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