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冬至习俗:为何传统上要吃饺子迎冬寒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6日 13:58 36 访客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饺子是汉族风俗。

流行于北方大部地区,指冬至节吃饺子或馄饨的习俗。潘荣陛(清)《帝京岁时纪胜》:“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祖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这天都要吃水饺或者馄饨。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那如何在冬至日吃饺子既达到御寒又保健的功效呢?这要从饺子的不同配馅来说。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在古代,国人就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的说法,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å†¬è‡³æ—¶èŠ‚é¥®é£Ÿå®œå¤šæ ·ï¼Œè°·ã€æžœã€è‚‰ã€è”¬åˆç†æ­é…ï¼Œé€‚å½“é€‰ç”¨é«˜é’™é£Ÿå“ã€‚é£Ÿå®œæ¸…æ·¡ï¼Œä¸å®œåƒæµ“æµŠã€è‚¥è…»å’Œè¿‡å’¸é£Ÿå“ã€‚å†¬å¤©é˜³æ°”æ—¥è¡°ï¼Œè„¾å–œæ¸©æ¶å†·ï¼Œå› æ­¤å®œé£Ÿæ¸©çƒ­ä¹‹å“ä¿æŠ¤è„¾è‚¾ã€‚åƒé¥­å®œå°‘é‡å¤šé¤ã€‚åº”æ³¨æ„â€œä¸‰å¤šä¸‰å°‘â€ï¼Œå³è›‹ç™½è´¨ã€ç»´ç”Ÿç´ ã€çº¤ç»´ç´ å¤šï¼Œç³–ç±»ã€è„‚è‚ªã€ç›å°‘ã€‚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胡萝卜羊肉馅

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可调补中焦、和肠胃、安五脏,现代研究又发现它能提供抵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孩子经寒痛经的更适合。另外,因为胡萝卜还可以软化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有美容作用,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美容抗衰老美食。

洋葱牛肉馅

 â€œå†¬æ—¥æŠ‘郁”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还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脸上也多了些不红不肿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快来试试洋葱牛肉馅水饺。因为洋葱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利尿、发汗。牛肉性温,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

白萝卜顺气健脾、消食化痰。猪肉性平,补虚增气力,《本草纲目》言其可补肾气衰竭。黑木耳性平,可补气血、益肾、通便,现代研究发现能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这款水饺,对于平素有肾虚的人非常适合;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则符合冬季养藏补肾的养生法。另外,对有高胆固醇、高血压的患者,或是怕长胖不敢吃猪肉的人,可以吃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馅的水饺解馋。如果家里有学生或高强度脑力劳动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些黑芝麻,这样既可补肾健脑,又可防油腻。

冬至这天吃饺子还是汤圆

1.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2. 冬至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地区,则有吃汤圆的习惯。

3. 中国北方地区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有“消寒”的寓意。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4. 中国南方地区在冬至这天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5. 冬至的气象变化特点是,虽然太阳高度低、白昼短,但冬至的温度并不是一年中的最低点。由于地表的“积热”,冬至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6. 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的季节,民间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从冬至逢壬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寒气已尽,冬寒就变成春暖。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