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是什么油?揭秘热带雨林中的“黄金油”
什么是棕榈油,能详细说说吗?
棕榈油是一种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油脂。油棕树原产于非洲,是一种高产的油料作物。
棕榈油呈半固态,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在不同温度下其状态会有所变化。它有着广泛的用途,在食品工业领域应用极为普遍,由于其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可塑性和起酥性,常被用于制作油炸食品,像方便面、薯条等;还用于烘焙食品,比如蛋糕、面包等,能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延长保质期。
在非食品领域,棕榈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此外,在化妆品、肥皂、洗涤剂等日化产品的制造中,棕榈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原料,为产品提供滋润、乳化等功能。
不过,棕榈油的大规模种植和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导致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威胁到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所以,如今可持续的棕榈油生产受到广泛关注,旨在平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求。
棕榈油是反式脂肪酸吗
棕榈油并非反式脂肪酸。它是一种源自热带木本植物油,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与大豆油、菜籽油共同列为“世界三大植物油”。与此相对,反式脂肪酸主要产生于氢化植物油,即通过人工处理获得的油脂。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其独特之处在于含有较丰富的饱和脂肪酸,以及适量的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存在争议,但棕榈油中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
与反式脂肪酸相比,棕榈油的健康影响更具争议性。一方面,部分研究指出棕榈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能对心脏健康不利,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有心脏疾病风险的人群。另一方面,棕榈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部分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对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有一定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棕榈油的生产和加工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棕榈油种植业对热带雨林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以及棕榈油供应链中的劳工权益问题,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棕榈油与反式脂肪酸在本质上不同。虽然棕榈油的健康影响存在争议,但相较于反式脂肪酸,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同时,棕榈油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也需引起关注,以促进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消费。
油棕的资料
世界植物油王——油棕
拉丁学名:Elaeis guineensis Jacg
英文名:oil palm
棕榈科油棕属的一个种,学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称。
原产于热带非洲,自然分布于13°N-12°S之间的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中国1960年开始正式栽培,主要种植在海南省的南部和西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也有少量种植。
植株高大,属单子叶植物。根为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三生根和四生根组成,后两者为主要吸收根。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茎粗30-40cm,老树高达10m以上。叶片呈螺旋状着生于茎顶。肉穗花序,雌雄同株异序,少量出现雌雄混合花序。雌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着生6-40朵雌花,呈螺旋状排列于小穗上,受精后约6个月果穗成熟。每穗有果1000-1500个,穗重10-15kg,最重可达50kg以上。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核仁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称果肉,鲜果肉含油率50%左右,棕油即由果肉榨取。内果皮又称核壳,由坚硬致密的石细胞组成。核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鲜核仁含油率约50%,棕仁油即从核仁榨取。
油棕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果,6-7龄进入旺产期,经济寿命20-25年,自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在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全年开花结实,每公顷产油4-6t。油棕的染色体数为2n=32。
喜高温、湿润、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但在季节性干旱地区也有较大的适应性。温度是制约油棕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温度24-27℃,年雨量2000-3000mm,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均温22-23℃的月份有7-8个月,年雨量1500mm以上,干旱期连续3-4个月的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出现季节性产果。年平均温度低于22℃,并有短期霜害的地区,果实发育不良,产量极低,不宜栽培。深厚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适于种植油棕。
栽培技术 在生产上用加热处理法催芽效果最佳。可在38-40℃的发酵坑、暖房、恒温箱或人工气候室处理80-90天催芽。种子萌芽后即移植于过渡苗圃,长到5-6片叶再移入装有肥土的塑料袋,培育12-14个月,选叶片羽裂早、开叉大、叶面积大、裂片多的壮苗定植。
一个油棕园一般以4000-10000ha.为宜。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135-180株,植距8×8m或7×8m,正方形或三角形种植。三角形种植,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雨季初期定植为宜。
植后1-4年为幼龄期,以营养生长为主。行间要控制萌生植物,种上豆科覆盖作物或适当间作短期的经济作物。根圈每年除草3-4次,并用杂草覆盖。叶片尽量保留或修去少量老叶。二三龄时,每年每株施有机肥30kg以上,化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
六七龄进入旺产期,对水、肥要求强烈,一般每年每株施有机肥50kg左右,硫酸铵或氯化铵2-3kg,过磷酸钙2-3kg。硫酸钾或氯化钾1-2kg。成龄树根圈每年除草2-3次。
病害主要有树冠病(crown disease)、生理性病害有果腐病(bunch rot)、虫害有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刺蛾Darna trima等,其中以红脉穗螟和刺蛾为害较重。国外有致命的油棕苗疫病(Seedling blast disease)和维管萎蔫病(Vascular wilt disease),前者由真菌Fursarium oxysporum引起幼苗根腐病死;后者由真菌引起整个树冠枯死。中国尚未发现这两种病害,引种时应注意检疫,防止传入。
主要产品为棕油(palm oil)和棕仁油(palm kernel oil)。棕油淡黄至棕红色,是一种半固体油脂,含饱和脂肪酸5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45%左右,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精炼后油味清淡,不易酸败,可作食用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可制高级肥皂、化妆品、洗涤剂、蜡烛、油漆、防锈剂、润滑油、内燃机燃料,以及用于铁皮镀锡、钢铁淬火等。
棕仁油白色,含饱和脂肪酸8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13-20%,可作烹调油、人造奶油和糖果、点心、饼干、雪糕、面包的配料,还可制高级肥皂、洗涤剂和润发酯。
1986年世界产棕油822.7万吨。马来西亚生产棕油最多,年产454.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55.25。
1983年世界棕油出口量为393.8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出口最多,为290.6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73.7%。
一亩能膏万口肠,油棕毕竟是油王。
花生九倍差堪拟,椰子千枚难较量。
这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赞赏热带棕榈科植物油棕的诗句。
油棕果子
油棕原产热带西非,由于树形有点象椰子,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油椰子"。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一株油棕每年可产油30-40千克,每亩产油可达100-200千克,采用优良品种,小面积一亩产油可高达600多千克。油棕亩产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亩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们誉为"世界油王"。由于油棕的油脂产量特高,且用途比较广泛,所以,近百年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竞相引种,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也于1926年开始种植油棕。
油棕油也泛称棕油或棕榈油,是一种棕红色的非干性油脂,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微量胆固醇,而且燃点较低,用它炸出来的土豆和方便面等食品,不仅清香酥脆,美味可口,而且能耐长期贮藏,所以热带地区人民很早以前就把它视为上等的食用油脂。经过加工提纯的油棕油,清如水,滑如脂,不仅可以药用和食用,而且是机械工业和航空运输业必不可少的高级润滑油,还是一种很好的钢铁板防锈剂和焊接剂。此外,油棕的原油还可以用来生产肥皂、香皂,油棕仁可生产酱油,油棕壳可生产活性碳。
油棕果子
油棕的果子特别有趣,它们总是成串地"躲藏"在坚硬且边缘有刺的叶柄里面,近似椭圆形,表皮光滑,刚长出来时是绿色或深褐色,大小如蚕豆,成熟时逐渐变成**或红色,比鸽卵稍大。成熟的油棕果采摘下来后,加点糖或盐用水一煮就可以直接食用,果肉油而不腻,清香爽口,但果肉中有一些比较粗糙的纤维,容易塞牙。
:http://www.foodmate.net/4images/7/8226.html
棕榈油和植物油哪个好
在当今饮食中,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油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特性,因此挑选合适的油对于保持健康和享受美味至关重要。当比较棕榈油和植物油时,许多人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哪种油更适合自己的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油的特点,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首先,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植物油,广泛应用于烹饪和工业领域。它的优点在于耐高温,能在长时间煎炸和烘焙过程中保持稳定性,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选择。此外,由于价格相对较低,棕榈油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是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然而,棕榈油也存在一些缺点。它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此外,棕榈油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比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和土地退化。因此,如果您关心健康和环保问题,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油。
相比之下,植物油是由植物种子提炼而成的,种类繁多,包括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等。这些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等。对于素食者和限制动物脂肪摄入的人来说,植物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植物油的优点还包括较长的保质期,通常比棕榈油要好。此外,许多植物油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能够为菜肴增添美味。植物油的种类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尽管植物油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它的价格通常高于棕榈油,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太实际。此外,某些植物油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可能损失营养成分,因此在购买时需要仔细选择品质和来源。
综上所述,棕榈油和植物油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油取决于个人的具体需求和偏好。如果您需要高温烹饪或烘焙食品,并且对价格敏感,棕榈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如果您更注重健康和环保问题,并且希望选择营养更丰富的油,植物油则更为合适。最终,结合个人口味、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油是明智之举。
棕榈油精炼发展怎么样?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世界棕榈油生产格局
第一,棕榈油生产高度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具备独特的性能特点,棕榈油在食品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其产量已经超过豆油成为世界第一大植物油品,约占世界植物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其贸易量约占世界植物油贸易总量的6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的统计数据, 截至2010年,全球共有43个国家生产棕榈油,主要集中于东南亚、西非和拉美地区。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十多年来,两国棕榈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产量实现翻番,超过世界总产量的85%。西非地区尼日利亚的种植面积最大,但产量较低。拉美地区种植比较分散,产量也较少。
第二,各国油棕榈种植水平差距较大。
第三,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各具发展特色。
印度尼西亚。主要生产特点有:一是油棕榈种植与生产区域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这两个岛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90%;二是受国家产业鼓励政策和可供开发土地面积广阔影响,油棕种植面积、棕油产量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将发展油棕业与扶贫有机结合在一起,私营农场需执行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四是榈油加工业发展滞后,棕油加工厂的建设跟不上油棕园的扩展速度,已有加工厂的棕油精炼分提能力和下游产品开发能力也远远落后于马来西亚,目前还是以生产和出口毛棕油为主。
马来西亚。马来是棕榈油产业最成熟、最发达的国家,其特点有:一是油棕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经济作物,全行业年收入占其农业GDP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二是油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全国可耕地面积的30%左右,受国土面积所限,产量增长空间不大;三是在政府引导和研发支持下,其种植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高,棕榈油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下游产业发展较为全面,油棕产业化程度、综合利用水平高;四是逐步将种植产业延展到国外;五是油棕产业金融产品丰富、服务水平高。
国内棕榈油产业状况
第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消费快速增长。
我国不具备油棕榈规模化种植条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第二,外资牢牢控制国内棕榈油产业链。
国际粮油商控制原料供应。由于棕榈油主要生产于赤道周边纬度正负5度,我国内资企业不具备天时地利优势。国际粮油商借助棕榈油原料来源及贸易上的优势,牢牢控制了棕榈油原料供应,我国内资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近几年,天津聚龙、中兴能源等通过在东南亚地区收购种植园等方式做出了拓展上游资源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国内庞大的需求而言,其声音仍然相当微弱。
外资不断渗透并逐渐控制国内棕榈油产业链。从价格走势看,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能源价格、豆油和菜籽油等替代品价格等因素交互影响,棕榈油价格在剧烈振荡中一路高企。棕榈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其价格将继续呈现振荡上扬态势。我国内资企业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动应对价格振荡大潮,难以分享定价收益。国内下游产业将被动承受巨大风险,甚至可能面临全行业萎缩的威胁。
国内油企步入“走出去”机遇期
第一,国际经济形势提供了“走出去”机遇窗口。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粮油商放慢了拓展的步伐,而印度尼西亚等棕榈油主要生产国,急需资金发展棕榈油产业、提振国内经济发展。目前,全球主权债务危机轮番上演,欧美等传统经济强国经济发展迟缓、对外投资力量不足,而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这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我国能够有效利用海量外汇储备,可能会取得良好的博弈效果。
第二,我国逐步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鼓励并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棕榈油产业上游资源竞争,形成种植、贸易、加工和销售一体的优化产业链,是一条有效的长远战略路线。国家粮食局之前发布的《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有实力的粮油加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建立并完善国内供求偏紧的粮油品种境外产业链体系,扩大粮油加工业国际合作,鼓励粮油加工装备骨干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预计国家相关部门还会不断出台相关的落实政策,这些政策将站在保障农业资源安全的高度,给予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动力和信心。目前,天津聚龙集团、中兴能源等已经成功在印尼开展并购、油棕榈种植等业务。
全球棕榈油发展前景预测
预计未来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2022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将突破7000万吨。
能介绍下棕榈油是何种油吗?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油脂。油棕树原产于非洲西部,如今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棕榈油呈半固态,在不同温度下其物理状态会发生变化。它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起酥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在食品工业中,棕榈油应用广泛。由于成本相对较低,常被用于油炸食品,能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酥脆口感;还用于烘焙食品,改善产品的质地和保质期。此外,在化妆品、肥皂、蜡烛等工业领域,棕榈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产这些产品的重要原料。
不过,棕榈油的大规模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为了种植油棕树,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因此,可持续的棕榈油生产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相关认证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以确保棕榈油的生产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最小化 。
棕榈油油炸的食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尤其在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它是从油棕树的果实中提取的。与其他类型的食用油相比,棕榈油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和用途。
首先,棕榈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这使得它在高温下更稳定,不易分解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许多食品制造商选择使用棕榈油进行油炸,因为它可以承受长时间的高温烹饪,而不会像其他不饱和脂肪那样容易产生烟雾或燃烧。
其次,棕榈油有较长的保质期。由于其饱和脂肪的特性,它不容易氧化或变质。这意味着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它比其他类型的油更耐久。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食品制造商和餐饮业者喜欢使用它的原因。
然而,尽管棕榈油在食品制造中有其优势,但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主要的争议点是环境问题。油棕树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砍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油棕树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虽然棕榈油含有的饱和脂肪比大多数其他植物油高,但研究表明,与动物脂肪相比,它的健康影响可能较小。但是,过度摄入饱和脂肪仍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在烹饪方面,使用棕榈油炸食物可以使食物外脆内嫩,颜色金黄。但由于其高饱和脂肪含量,长时间或过度摄入可能不是最健康的选择。
总的来说,棕榈油在食品制造和烹饪中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这些信息并做出明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印尼有什么油脂
印尼油脂种类丰富多样。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脂生产国之一,其油脂资源十分丰富。印尼的油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棕榈油
棕榈油是印尼最主要的油脂产品之一。印尼的热带雨林提供了丰富的棕榈资源,通过榨取得来的棕榈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棕榈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工业领域。
二、椰子油
椰子油也是印尼重要的油脂之一。印尼的椰子种植区广泛,椰子油是从椰子果肉中提取的油脂。它富含天然的中链脂肪酸,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被广泛用于烹饪和护肤领域。
三、亚麻籽油
印尼也产亚麻籽油,虽然产量不如棕榈油和椰子油,但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亚麻籽油是从亚麻籽中提取的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印尼的油脂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棕榈油、椰子油和亚麻籽油等。这些油脂产品在食品加工、烹饪和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棕榈油和椰子油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油脂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