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唐代诗人杜甫生平及其作品概述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7日 03:05 36 访客


杜甫简介20字?

杜甫,唐代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生平:

1、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2、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3、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4、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扩展资料

作品

1、《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翻译: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3、《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诗圣是谁?

诗圣是杜甫。以下是关于杜甫的详细介绍:

身份背景: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文学地位: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其诗歌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史”。主要作品:杜甫创作了众多名作,如《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杜甫的个人情感。思想核心: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怀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生经历:杜甫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在安史之乱期间,他辗转多地,生活动荡不安。尽管如此,他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出大量不朽的诗篇。

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