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揭秘成瘾之源:吗啡的神奇与危害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17日 14:11 38 逢倚凡


吗啡的化学性质和危害

吗啡(Morphine)是一种精神科药物,分子化学式为C17H19NO3,分子量为285.34,主要通过口服形式使用。吗啡因其梦幻般的镇痛效果,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希腊神话中的梦境与睡眠之神。然而,吗啡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是其成瘾性。

吗啡的成瘾性主要源于其对大脑中多巴胺系统的强烈影响。吗啡能够与大脑神经元上的特定受体结合,进而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从而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吗啡成瘾者反复使用吗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长期使用吗啡会导致大脑对吗啡产生依赖,一旦停止使用,使用者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肌肉疼痛等。

除了成瘾性,吗啡还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吗啡能够抑制呼吸系统,导致呼吸衰竭,尤其是在高剂量使用时。此外,吗啡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长期滥用吗啡还可能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吗啡的滥用不仅会对个人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吗啡滥用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工作能力下降,甚至犯罪行为。因此,对于吗啡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总之,尽管吗啡在医学上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但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减少吗啡带来的风险,必须加强对吗啡的管理和控制,同时提高公众对吗啡危害的认识。

玛啡是从什么提炼出来的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相关内容如下:

1、吗啡是一种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生物碱,比鸦片容易成瘾,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快感。

2、吗啡,又名***,是一种阿片类毒品。长期吸食、滥用可破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吸毒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从而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严重危害社会和家庭。

3、吗啡是一种生物碱,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吗啡的临床用途

1、镇痛:吗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可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对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胆绞痛和肾绞痛加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可有效缓解。

2、对心肌梗死引起的剧痛,除能缓解疼痛和减轻焦虑外,其扩血管作用可减轻患者心脏负担,但对神经压迫性疼痛疗效较差。吗啡镇痛效果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疼痛程度有关,应根据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来调整用量。

3、治疗心源性哮喘:除输氧及用强心苷外,静脉注射吗啡可暂时缓解肺水肿症。止泻:常选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具有良好的止泻效果。麻醉辅助用药:可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与安定药合用时,静脉注射可用于全身麻醉。

4、吗啡能通过扩张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血栓溶解而治疗局部缺血。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减弱呼吸肌与血管平滑肌的张力,降低呼吸运动的反射性,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而发挥强心、舒张外周血管和降压作用。

5、吗啡还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等神经肽类物质而发挥镇痛作用。吗啡还有镇咳作用,其机制不明。吗啡还有致欣快作用、致依赖性和耐受性作用、缩瞳作用、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鸦片从何而来,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危害呢?

经鸦片提炼出吗咖,吗咖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

***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毒品,它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制造方法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和程序,其中吗啡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吗啡是一种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它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和依赖性。为了获取更多的吗啡,人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产量和质量。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其与醋酸酐反应,以获得更稳定、更纯化的产品。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吗啡分子中的硝基还原为氨基,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吗啡溶解在醋酸酐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醋酸酐进行反应。这个过程需要在高温、高压和高浓度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反应的完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

鸦片的危害:

1、对身体的危害:鸦片中的主要成分是吗啡,它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短暂的快感和愉悦感。但是,这种快感和愉悦感是虚假的,并且会逐渐演变为强烈的依赖性和上瘾症状。长期吸食鸦片会导致身体损害,包括免疫力下降、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2、对心理的危害:长期吸食鸦片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鸦片能够使人产生短暂的放松和愉悦感,但这种感觉是虚假的,并且会逐渐演变为强烈的依赖性。同时,鸦片还可能导致药物滥用、情绪不稳定、暴力倾向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对社会的危害:鸦片是一种非法物品,生产、销售和使用都是违法的行为。因此,吸食鸦片不仅是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威胁,也是对法律制度的挑战。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