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付之一炬:一场大火后的深刻教训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0日 06:33 36 访客


付之一炬是什么意思

付之一炬的意思是指将东西一把火烧掉,什么都没有留下。以下是关于付之一炬的详细解释:

含义: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财产、器物、文件、建筑等被火完全烧毁的情景,意味着所有的努力和成果都化为乌有。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意思是守卫边疆的士兵起义,函谷关被攻占,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此外,明·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尚衣失珠袍》也有相关记载:“则故称遗漏付之一炬以失误上闻不过薄责而已。”近义词:化为乌有、付之东流、付之丙丁等,都表示某种东西或努力完全消失或失败。反义词:死灰复燃,表示已经失败或消失的事物又重新出现或恢复。用法:在句子中通常作为谓语使用,描述某物或某成果被完全烧毁的情景。例如:“由于一场大火,他的所有藏书都付之一炬。”

巴黎圣母院起火,给我们有啥启示

水火无情,巴黎圣母院,这座历经180年才全部建造完工的史诗级建筑,就这样付之一炬,标志性塔尖也在大火中倒塌。这场大火震惊了全世界,无论是法国民众还是全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都深感悲痛和惋惜。

火灾发生后,人们不禁想起了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情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抢掠了无数珍贵文物。随后在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内放火,将这座承载着无比珍贵的历史和文明的建筑付之一炬。无情的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将园中的建筑几乎烧得干干净净。

与巴黎圣母院不同,圆明园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只有少量的石材,大火烧得更加彻底。相比之下,巴黎圣母院的损失虽然同样令人痛心,但其石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建筑的主体结构。然而,这并不能减轻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这两场大火警示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圆明园,它们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应当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此外,这场大火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消防安全的反思。巴黎圣母院作为一座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建筑,其消防安全措施是否足够完善?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这些悲剧,我们应更加珍惜现有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同时,也希望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被妥善保存,为后世所传承。

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警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熠熠生辉。

付之一炬的意思是...

付之一炬的意思是指一把火全部烧掉。以下是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

成语含义:指将某物或某地一把火烧掉,通常用于形容珍贵物品、建筑物等被完全烧毁的情境。成语来源: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描述了楚军一把火烧毁阿房宫的情景,用“楚人一炬”来形容这场大火。成语用法:在句子中通常作为谓语使用,用于描述某物被完全烧毁的惨状。例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付之一炬”。

加粗强调,付之一炬是一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珍贵物品被毁的惋惜和愤怒。

1985年广州成珠茶楼火灾回顾

1985年,广州成珠茶楼的悲惨火灾

1985年10月9日,广州成珠茶楼的繁华景象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火灾造成了8人不幸丧生,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万元,这起悲剧性的事件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

成珠茶楼在经过精心装饰后,于9月20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宾客,日日宾客盈门,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然而,这种欢乐的氛围仅仅维持了19天。10月9日晚,一对对新人在此举行婚礼,热闹非凡。然而,19时50分左右,灾难的预兆悄然降临:一声声微弱的响声后,楼下的人群惊慌失措地喊出“着火了!”火势迅速蔓延,木制楼梯瞬间成为烈火的通道,三、四楼的顾客和员工被困,只能试图沿着水落管逃生或冒险跳楼,但无济于事。

火灾发生后,经过约一刻钟的延误,才有人向公安消防队求救。广州消防支队紧急调动了19辆消防车,2艘消防艇和140多名消防指战员,伴随着群众的协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于21时47分终于扑灭了这场大火。整栋4层的砖结构建筑被付之一炬,原本的喜庆场景化为乌有,变成了一场人间悲剧。

这场火灾的根源在于一系列疏忽和设计缺陷:

照明电表互感装置的短路隐患,施工人员为了简便,将19股线剪去6股,导致导线接触不良,形成局部短路,最终引发火灾。原本设计合理的互感装置由于绝缘层薄,加上固定螺栓与金属底架连通大地,形成了对地短路。

电表箱周围堆放的易燃物如酒瓶、塑料盆等,加剧了火势蔓延。电弧火花溅出,与易燃物品接触,瞬间引发猛烈燃烧。

安全设施的缺失使得逃生之路受阻。茶楼的木楼梯被封闭,而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楼梯也被封堵,使逃生无门。

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火灾失控的关键。茶楼员工和管理层在火灾发生时,既没有及时报警,也没有组织疏散,而是选择错误的断电措施,加剧了混乱。

成珠茶楼的火灾教训深刻,它暴露了当时在消防安全方面的不足,也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都不能忽视,以确保灾难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参考资料:

1.《火灾案例分析 第2辑》2.《国内外劳动安全卫生典型重大伤亡事帮案例》3.知乎《广州成珠楼的世纪火灾:新娘宾客的命运瞬间逆转》

日本首里城大火 世界文化遗产付之一炬

日本首里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在短短11个小时内,将这座占地约4200平米的古建筑群付之一炬,其中包括正殿、北殿和南殿等七栋建筑,让人深感痛惜。

火灾发生在凌晨2时40分,冲绳县那霸市的消防部门迅速响应,派出30辆消防车和100多名消防员前往现场扑救。尽管他们全力以赴,但面对火势的迅速蔓延,仍未能挽救首里城的主要建筑。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首里城位于琉球岛南部,坐落在高约120米的石灰岩台地上,四周被自然和人工的屏障环绕。其结构复杂,分为外廓和内廓两部分,拥有多座城门和内部建筑,如欢会门、瑞泉门、漏刻门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还见证了琉球王国的历史变迁。

在瑞泉门内,有被誉为“中山第一甘露”的泉水,以及中国使臣所书的七块碑刻,这些文化瑰宝见证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而漏刻门内的日晷、漏刻、报时鼓等,则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科技智慧。

首里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琉球王国的宗教圣地。它见证了琉球王国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希望。然而,这场大火让这一切化为灰烬,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应该从这次火灾中吸取教训,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希望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复原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古建筑群,让后人能够继续感受它的魅力。

付之一炬成语的意思

付之一炬,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将东西完全烧毁的行为,其含义相当于把财产、器物等一次性地毁灭。它的读音是fù zhī yī jù。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描述了秦朝末年,项羽攻入咸阳,将宏伟的阿房宫一把火焚毁的情景。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化为乌有”、“付之东流”和“付之丙丁”,而它的反义词是“死灰复燃”。

成语“付之一炬”的故事背景是秦朝末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倾尽国力修建了壮丽的阿房宫。这座宫殿规模宏大,内藏无数珍宝和美女。然而,秦朝末年,项羽领兵攻入咸阳,不仅处死了秦王子婴,还掠走了阿房宫中的财宝和美女。在尽情享受之后,项羽将未完工的阿房宫一把火点燃,大火燃烧了三个月才熄灭。

唐代的时候,诗人杜牧看到朝廷奢侈浪费,修建宫殿,滥用国家财力,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杜牧义愤填膺,创作了《阿房宫赋》一文,用秦朝的教训来警示当时的统治者,批评他们的行为可能导致国家灭亡。

付之一炬多形容什么

多用来指一把火全烧光了。

付之一炬(拼音:fù zhī yī jù)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该成语意思是指一把火全烧光了。成语为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

成语出处: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付之一炬”。

成语典故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国势日颓的晚唐时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怀抱着中兴唐王朝的理想。他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早年在仕途上很不得意,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丝毫未减,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努力探索治理国家的方略。

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那时唐敬宗沉湎酒色,酷爱游猎,非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捕捉狐狸,宫中称之为“打夜狐”。同时,敬宗迷信道术,派人四处寻仙访道。此外,他又大兴土木,大肆兴建宫殿,广罗女色,挥霍无度。

杜牧十分气愤,就写了《阿房官赋》,讲述秦朝富丽堂皇的阿房官最后被西楚霸王项羽放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的事,借古讽今,希望能让当权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便在京城咸阳仿照其国宫殿重新建造一处,称为“六国宫殿”。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的第九年,他征发七十万刑徒,在西周丰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阿房宫位于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殿基夯土台址东西长两千五百米,南北长一千米。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