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公共管理专业学什么?全方位解析必备课程与技能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3日 19:14 33 宗政春景


公共管理专业学什么

院校专业:公共管理专业 |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 学历:本科 | 专业代码:1204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工作的能力。

培养要求:

学生将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2. 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 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 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学生将具备专业教学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规划、关系协调等工作。

专业(技能)方向:

- 公共事业单位: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务规划、公共关系、行政管理、活动策划。

-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公共安全、健康管理、体育管理、行政管理、休闲体育、医疗保险、医事法学、健康产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医药贸易与管理、政府应急与安全社区建设。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如国家公务员资格证书、物业管理师资格证书等。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学生可以选择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或相关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机构的办公和管理工作。具体的就业岗位包括客户经理、人事专员、人力资源专员、工程物管部经理、行政专员、人事主管、行业业务主管、行政主管、行政人事助理、大客户经理、销售经理等。

其他信息:

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主要有逻辑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伦理学、公共部门会计、公共财务、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案例、社会保障、城市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市政管理学、管理经济学、领导科学、办公自动化、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等。

补充材料: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如何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的问题是很多考生所关心的。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如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3、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公共经济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接受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的系统训练,兼具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等能力,毕业后适合到电信等公共企业部门、一般企事业单位、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从事管理规划、政策研究与分析、外事交流、宣传策划、机关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级文秘等工作。

公共管理专业学什么

公共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逻辑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伦理学、公共部门会计、公共财物、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案例、社会保障等。

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即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 另一方面强调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强调运用公共权力的科学方法 。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包括14个本科专业,即120401公共事业管理、120402 行政管理、120403 劳动与社会保障、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城市管理、120406TK 海关管理、120407T 交通管理、120408T 海事管理、120409T 公共关系学、120410T健康服务与管理、120411TK海警后勤管理、120412T医疗产品管理、120413T医疗保险、120414T养老服务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主要学习科目

1. 公共管理理论: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公共管理的概念、原则、理念等基础知识。

2. 公共政策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了解政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3. 公共行政:这门课程关注公共组织的管理和实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招聘与培训、项目管理等。

二、学习内容详解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技能,能在政府、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除了上述核心课程,学生还将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法律、经济、社会学等跨学科知识。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具备分析公共问题的能力,以及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实践技能培养

除了理论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将参与案例分析、模拟决策、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经历对于学生了解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机构、公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内容涵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管理专业学什么课程

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这些课程包括逻辑学,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思维结构;法学概论和政治学,让学生理解法律和社会政治环境;社会学概论,则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

此外,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核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公共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心理学则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管理行为,公共行政学和公共伦理学则分别关注公共部门的运作方式和道德规范。公共部门会计和公共财务课程教授学生如何管理公共资源,政府预算管理课程则专注于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预算。

在政策制定方面,公共政策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政策分析的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则教授如何有效管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则为学生提供沟通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公共管理案例、社会保障、城市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市政管理学等课程则通过实际案例和具体领域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管理经济学和领导科学课程则从经济学和领导力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决策和领导行为。办公自动化课程则教授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管理公共组织和制定政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中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