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如箭在弦之势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4日 13:02 34
访客
一把弓上有一支箭这是什么成语
成语:箭在弦上
词义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
本词亦作“如箭在弦”。
可与“不得不发”连用。
发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出处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 晋 王沉 《魏书》:三国·魏·陈琳“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原文
琳避难冀州,袁本初使典文章,作此檄以告刘备,言曹公失德,不堪依附,宜归本初也。后绍败,琳归曹公。曹公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曹公爱其才,而不责之。
典故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原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袁绍的书记官。陈琳曾为袁绍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檄文历数曹操罪状,辱骂曹操祖宗三代。
在曹败袁而陈琳已归顺曹后,曹操问陈琳原来为何如此辱骂自己。陈琳回答:“那时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爱才,看到陈琳把问题讲清楚了,并承认了错误,就既往不咎,并委以官职。
例句
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些话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不得不说了。
这样的局面已如箭在弦上,他的心里不禁一紧。
箭在弦上是什么成语
箭在弦上是历史故事的成语
箭在弦上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语出]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正音] 弦;不能读作“xuán”。
[辨形] 箭;不能写作“剑”。
[近义] 不得不发 如箭在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