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吃什么食物以及营养搭配要点
刚买回来的小鹅怎么养吃什么
1、谷物类食物:如玉米、米糠、麦麸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有助于小鹅肠胃蠕动。
2、蔬菜类食物:如青菜、菠菜、萝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能够增强小鹅的免疫力。
3、水果类食物:水果同样含有维生素,适量喂食可以促进小鹅的生长,但需切片或制成泥状。
4、动物类食物:包括肉、蛋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小鹅的快速成长和骨骼健康。
---
一、小鹅的生长与饮食
1、谷物类食物是小鹅成长的重要能量来源,但应与其他营养成分搭配,确保均衡饮食。
2、蔬菜和水果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小鹅的健康水平。
3、动物性食品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对小鹅的骨骼和整体发育至关重要。
---
二、小鹅的疫苗接种
1、1日龄时,通过皮下注射0.5毫升抗小鹅瘟病毒血清,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注射小鹅瘟疫苗。
2、7日龄时,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0.1毫升。
3、14日龄时,胸肌注射鹅疫鹅副粘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3-0.5毫升。
4、30日龄时,胸肌注射禽霍乱蜂胶苗1毫升,非疫区可推迟至60日龄。
5、90日龄时,胸肌注射鹅疫鹅副粘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
6、60日龄(或开产前4周),肌肉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1毫升。
7、170日龄(或开产前3周),胸肌注射鹅疫鹅副粘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毫升。
8、180日龄(或开产前2周),胸肌注射鹅蛋子瘟灭活苗1毫升。
9、190日龄(或开产前1周),胸肌注射禽霍乱蜂胶苗1毫升。
10、280日龄(或开产后90天),肌肉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1毫升。
11、290日龄(或开产后100天),胸肌注射鹅疫鹅副粘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毫升。
12、300日龄(或开产后110天),胸肌注射鹅蛋子瘟灭活苗1毫升。
13、310日龄(或开产后120天),胸肌注射禽霍乱蜂胶苗1毫升。
鹅吃什么长得快又肥
以喂养狮头鹅为例,要保证日粮中含有粗蛋白质16-17.5%、粗纤维5-6%、钙2.2-2.6%、磷0.6-0.7%、赖氨酸0.69%,每天饲喂3次左右,每只鹅的饲喂量为150-200g/天。为让狮头鹅生长的更好,可采取放养,在鹅舍和运动场上放置饲料盆任其自由采食,放养期间需要定期补充精料。
一、鹅吃什么长得快又肥
1、饲料
(1)以喂养狮头鹅为例,日粮中的营养物质有粗蛋白质16-17.5%、粗纤维5-6%、钙2.2-2.6%、磷0.6-0.7%、赖氨酸0.69%、蛋氨酸0.32%和食盐0.3%。
(2)每天饲喂3次左右,一只鹅的日喂量为150-200g,等到晚上11左右时可以再饲喂一次,能让狮头鹅生长的更好。
(3)经常给狮头鹅补充10-25%的青绿饲料。
2、注意事项
(1)在鹅舍和运动场上放置饲料盆,并添加洁净的贝壳粒让鹅自由采食,可以满足狮头鹅对于矿物质的需求。
(2)通常在狮头鹅产蛋前的1个月开始补料,可根据鹅粪的形状来判断日粮中的精料、粗料含量是否恰当,若鹅粪粗大松散,用脚轻轻一拨即可被分成几段,便说精料、粗料和青料的比例合适,如果鹅粪细小结实,便说明精料多青料少,需要立即调整。
(3)成年的狮头鹅可适当放养,因为成年狮头鹅食量大,通常刚吃完几个小时便又需要饲喂,所以可将它放出去任其自由采食,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在放养期间,要饲喂2次精料,有育肥的作用。
二、公鹅和母鹅的区别
1、声音不同
(1)公鹅:受到驱赶时,公鹅会低头伸颈并发出惊恐的声音,声音高、尖。
(2)母鹅:母鹅会高昂着头并发出低沉且粗犷的声音。
2、体格不同
(1)公鹅:成年后的体格较大。
(2)母鹅:成年后的体格较小。
3、站立姿势不同
(1)公鹅:站立姿势十分雄伟。
(2)母鹅:站立姿势不如公鹅雄伟。
4、羽毛颜色不同
(1)公鹅:羽毛颜色较浅。
(2)母鹅:羽毛颜色较深。
刚买的小鹅吃什么长得快
在饲养小鹅的过程中,尤其是刚买回来的小鹅,体内营养缺乏并且失水较多,需要加强饲料与饮水的补给,那么刚买的小鹅吃什么长得快,小鹅的饲料主要包括谷物类食物、蔬菜类食物、水果类食物等。
小鹅吃什么长得快
1、谷物类食物
包括米糠、麦麸、玉米等食物,这类食物中富含淀粉,有助于小鹅肠胃蠕动。
注意:为了避免小鹅营养不良,喂食时注意搭配精饲料一起使用。
2、蔬菜类食物
包括青菜、菠菜、萝卜、嫩草等食物,这类食物中富含维生素,投喂后可增强小鹅的免疫力。
注意:蔬菜类食物只适合在午后投喂。
3、水果类食物
这类食物和蔬菜一样富含维生素,投喂给小鹅后,可以促使小鹅生长得更好。
注意:投喂前须做切片处理,或榨成水果泥。
4、动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钙元素,投喂给小鹅(混在谷物中一起饲喂)可以加快生长速度,并且可以避免小鹅出现骨骼疏松的情况。
注意:动物类食物不宜过多,应以谷物类食物、蔬菜类食物为主。
小鹅吃什么,小鹅怎么养
小鹅的饲养需要特别注意其饮食和养殖细节。在0-7日龄阶段,小鹅应自由进食菜叶、莴苣叶等青绿饲料以及碎米、米饭等。在8-14日龄时,每天喂食6-8次,日粮以青绿饲料为主,占比60-70%,混合料占30-40%。到了15-22日龄,喂食次数减少至5-6次,日粮比例调整为青绿饲料80-90%,混合精料10-20%。
一、小鹅的饮食
1. 食物选择
小鹅可食用菜叶、莴苣叶等青绿饲料,以及碎米、米饭等。
2. 喂食方法
- 0-7日龄:自由进食。
- 8-14日龄:每天6-8次,晚上2-3次,日粮比例青绿饲料60-70%,混合料30-40%。
- 15-22日龄:每天5-6次,日粮比例青绿饲料80-90%,混合精料10-20%。
- 23-30日龄:每天3-4次,日粮比例青绿饲料90-92%,混合精料8-10%。
- 饲料中可加入2-3%骨粉或贝壳粉,以及0.5%的食盐补充矿物质。
二、小鹅的养殖
1. 开食
- 开食时间:雏鹅孵化后24小时左右,当雏鹅能站立、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进行。
- 将湿拌的配合饲料或淘洗浸泡过的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供雏鹅啄食,同时提供切细的菜叶引诱采食。
2. 温度控制
- 1-5日龄:26-28℃
- 6-10日龄:24-26℃
- 11-15日龄:22-24℃
- 16-20日龄:20-22℃
- 之后选择晴朗天气放牧饲养。
3. 湿度管理
- 1-5日龄:60-65%
- 6-10日龄:65%左右
- 11-15日龄:65-70%
- 16-20日龄:70%左右
4. 密度控制
- 1-5日龄:每平方米20-25只
- 6-10日龄:每平方米15-20只
- 11-15日龄:每平方米12-15只
- 15日龄以后:每平方米8-10只
正确的饲养管理对小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鹅吃什么东西作为食物
鹅主要以水草、小鱼、小虾、蔬菜、谷物以及番薯、包菜等作为食物。以下是关于鹅的食物的详细解答:
水草:鹅喜食各种水草,这是它们自然觅食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小鱼、小虾:鹅也会捕食水中的小鱼和小虾,为其提供蛋白质和营养。蔬菜:如南瓜、白菜等,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鹅的生长和健康有益。谷物:玉米、小麦等谷物是鹅的重要食物来源,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其他:番薯、包菜等也是鹅常吃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鹅获得均衡的营养。此外,鹅在养殖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生长阶段和饲养目的选择不同的饲料进行喂养,如雏鹅和成年鹅的喂养方式会有所不同。成年鹅在主翼羽长出前,主要以粗料为主,并可适量添加精料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家庭养鹅吃什么食物
1. 家庭养鹅的饲料应包括铡碎的玉米秸秆、苜蓿草粉、树叶和青干草等,同时需掺杂一些精饲料,以确保营养全面。
2. 鹅喜欢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牧草和饲料,因此在饲养时应提供适口性好的饲料。
3. 养殖期间,建议采用放牧的方式,利用鹅强大的觅食能力,促进其更好地进食和发展。
冬天喂鹅吃什么
冬天是鹅群生长和保持健康的关键时期,因为寒冷的天气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因此,为鹅提供合适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适合在冬天喂给鹅的食物建议:
1. **高能量饲料**:由于冬季气温低,鹅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因此,提供高能量的饲料是必要的。这包括玉米、小麦、燕麦等谷物,它们都是高能量的来源。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动物性蛋白,如鱼粉或肉骨粉,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2. **绿色蔬菜**:虽然冬天可能难以获得新鲜的绿色蔬菜,但仍然可以尽量提供一些,如白菜、甘蓝、菠菜等。这些蔬菜不仅提供了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鹅的消化系统健康。如果新鲜蔬菜不易获得,可以考虑使用冷冻或干燥的蔬菜作为替代品。
3. **干草和秸秆**:干草和秸秆是鹅的良好粗饲料来源,尤其是在冬季。它们不仅提供了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还能提供一定的保暖效果。确保提供的干草和秸秆是干净且无霉变的。
4. **水**:尽管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水也是鹅冬季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鹅需要足够的水来帮助消化食物、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以及维持整体健康。确保鹅只有干净的饮用水,并定期更换水源以防止冻结。
5.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冬季,鹅可能无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足够的阳光和新鲜食物,因此可能需要额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专门的鹅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确保它们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6. **定时喂食**:在冬季,鹅的新陈代谢速度可能会减慢,因此不需要像夏季那样频繁地喂食。但是,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喂食频率,通常是每天两次。避免过量喂食,因为这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7. **观察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密切观察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对于确保它们得到适当的营养至关重要。如果发现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或其他健康问题的迹象,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或咨询兽医的意见。
总之,冬天喂鹅时需要注意提供高能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并确保有足够的清洁水源。同时,要密切观察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