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英勇警官英勇事迹展播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8日 09:11 33 访客


孙斌烈士的事例

2004年1月27日,孙斌在执行重庆市公安局组织的春节治安巡逻任务后,回家途经朝天门五码头时,猛然发现一男青年投江自杀,遂奋不顾身,纵身跳入冰冷湍急的江水中,将该男青年抢救上岸后,自己却没入江中,英勇牺牲。

孙斌在重庆警官职业学院学习期间,时刻牢记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学习,心系班级,情系同学,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充分体现了一名人民警察(预备警官)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道德修养。

舍己为人奋不顾身

2004年1月27日22时40分,孙斌在执行重庆市公安局组织的春节治安巡逻任务后,回家途经朝天门五码头时,猛然发现一男青年投江自杀(据事后了解,该男子系綦江县古南镇青年赵勇,28岁,因恋爱受挫而投江自杀)。孙斌同学当机立断,立即向市局指挥中心作了汇报,同时奋不顾身,纵身跳入冰冷湍急的江水中,奋力将赵勇推至岸边。赵勇获救了,而孙斌却因体力不支,没入江中,英勇牺牲。

领导重视全力搜救

事件发生后,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朱明国同志马上指示: “孙斌同学的英勇壮举可歌可泣,充分彰显了人民警察(预备警官)为人民的优良品质。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搜救工作。警院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立即通知家属知晓。”

市局110报警台接到报警后,立即指令市局水警总队组织警力迅速开展搜救工作。市局值班副局长和主持政治部工作的副局长接报后立即赶赴事发现场,组织水警总队、消防总队水上支队和沿江警力通宵开展搜救工作,同时报告市政府,商请海事局增派船只配合开展搜救打捞工作。

在搜救12小时无果后,鉴于孙斌生还的可能性已很小,朱明国局长又一次指示:“要从最不好的后果估计去准备善后工作,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善始善终地处理这件事,做好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以弘扬正气。家属的安抚和接待事务要明确一名领导具体抓。”警院根据指示,迅速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善后工作。

经过19小时的紧张搜救,于1月28日17时45分,最终将孙斌同学的遗体打捞上来。

希望能帮助你!!

请采纳,谢谢!!

张永文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

张永文,1963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位汉族人,拥有中专学历。1983年7月,他从湖北省武汉市警官学校毕业,正式加入公安系统。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任职期间,他以一名普通民警的身份,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

1983年8月26日夜晚,一场追捕制造爆炸凶犯的战斗在武汉上演。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张永文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他与队友们紧密协作,用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技能,与凶犯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张永文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壮烈牺牲。

张永文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他的英勇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1983年9月5日,公安部追授他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以表彰他为公安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张永文的事迹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表彰,也深深地感动了无数人。他被追认为中国***党员,成为了革命烈士,他的名字永远被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了公安战线上的楷模,展现了人民警察忠诚、勇敢、奉献的精神风貌。

张永文的故事,是公安战线上的英雄典范,他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在每一个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刻,都应有像张永文一样勇敢、坚定的警察,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谭东同志的先进事迹

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好民警

———谭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谭东,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四川遂宁市人,1963年4月14日出生,1982年10月入伍,1986年7月入党,199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为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三级警督。

2008年12月29日,谭东同志因抢救落水群众身患重感冒,仍继续坚持工作。2009年1月5日晚,因感冒和劳累过度突发病毒性心肌炎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23时45分牺牲,年仅45岁。

谭东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国防和公安事业。特别是转业到公安机关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始终保持一名人民警察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了成都公安“忠诚、责任、公正、民生”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平凡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谭东同志先后于2001年、2002年、2004年,三次被大邑县公安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12月,受到大邑县公安局嘉奖;2003年1月,被大邑县公安局授予“十佳民警”称号;2003年5月,被中共大邑县委政法委确立为“党员示范岗”;2003年6月,被中共大邑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3年9月,被中共大邑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严打整治斗争先进工作者”;2004年1月,被大邑县公安局评为“2003年度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2月,被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评为“2005年度交通岗位能手”,2008年2月,被中共大邑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2007年度文化旅游交通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11月,被评为成都市公安局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获个人嘉奖;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2003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2008年度,先后七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一、胸怀为民之心,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2008年12月29日晚上9点过,有群众报警称一辆轿车冲下了西岭镇双河桥头。谭东和同事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发现一辆白色夏利轿车翻倒在离路面四、五米深的河道边,旁边就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暗渠,车内没有驾驶员。谭东与同事判断车内人员可能跌入水渠中被冲走,于是带领群众沿着水渠进行搜索,在水渠下游200米处发现有一落水男子正抓着树根,但因为惊恐和寒冷,加之渠壁陡滑,已无法爬上水渠,随时可能被湍急的渠水冲走。危急时刻,谭东脱下外套,将救生绳一端往腰间一捆,毫不犹豫地跳入渠中,艰难地靠拢落水者,将救生绳绑在其腰间,拼命向上托举,经过数分钟的努力,终于将落水者营救上岸。落水者是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经理祝林。谭东匆匆换下湿透的衣裤,穿上单薄的春秋警服迅速赶往第二个事故点继续工作。深夜又赶往西岭镇卫生院探望祝林,然后才返回驻地休息。第二天,谭东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但由于当时正值全市公安机关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项战役期间,也正逢景区元旦旅游高峰期,工作任务繁重,谭东到镇卫生院简单治疗后又带病投入到工作中。也就在第二天,为感谢救命之恩,祝林在妻子陪同下来到谭东住处,找到谭东妻子,递上1000元表示感谢。由于之前谭东有专门交代,妻子婉拒了对方。2009年1月5日22时许,谭东在连续处置完各种警情后返回执勤点休息,因感冒和劳累过度突发病毒性心肌炎,后抢救无效于23:45分牺牲。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让给别人”。在事故和灾难面前,谭东总是冲锋在前,用自己一次次英勇无畏的壮举,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2007年11月2日,西岭镇沙坪村村民任宣志经过西岭雪山苦胆岗时,连人带车坠入近百米高的山崖。谭东赶赴现场后说“救人要紧!”,等不急绕道几百米以外的缓坡,就抓着树枝和草根奋不顾身冲下山崖,率先到达现场开展施救,然后与村民一道将重伤的任宣志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我这条命是谭警官捡回来的!”任宣志说他一生都不会忘记谭东的恩情。2005年3月20日,大邑县下坝村村民伍泽述驾驶摩托车在景区道路上与一辆货车相撞,生命垂危。谭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把伍泽述口中的污血污物清除,不断按压其胸部,并反复打电话催促救护车。正是由于谭东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生挽救伍泽述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自2004年7月以来,谭东带领西岭执勤组的战友们,第一时间抢救各类车祸伤员100多人。

二、恪守为民之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谭东同志对公安事业无限热爱,对本职工作全心投入。从警10年来,他一直战斗在交警工作第一线,长年累月与道路、行人为伴,夏冒酷暑、冬战严寒,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繁重,他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

2004年谭东轮岗到条件最艰苦的西岭执勤组,辖区包括50多公里的主干道和1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花水湾、西岭雪山及滑雪场等重要景点都在其中,每年游客量在30万人次左右,尤其在元旦、春节等冬季旅游旺季,短短十多天时间里进山游客就在10万人次左右,车辆超过1万余台。山区气候复杂,地势险要,加之游客路况不熟,保障车辆安全、预防事故就成为执勤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尤其在冬季,针对道路结冰隐患重重的情况,谭东带领执勤组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对景区内道路进行巡逻,及时清除滚石、暗冰等隐患。当地司机张洪林说:“我们出车早,但谭东他们比我们更早,看到谭警官在路上,开车心里就更踏实了。”根据谭东和同事的报告申请,景区50多公里主干道的危险路段绝大部分都加装了波形防护栏,4年来未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2008年1月25日,西岭雪山遭遇了特大暴风雪,近千辆汽车受阻在西岭镇到风景区前山、后山结冰的路段,近4000名游客滞留山上。谭东所在的西岭执勤组与县交警大队民警一起,在零下10度的恶劣环境里,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忍着辘辘饥肠,积极做好游客安抚和交通疏导工作,一站就是7、8个小时,成为风雪中的“路标”。当时,谭东患上了重感冒,发高烧。有人劝他到医院输液,他却说,“这里那么忙,咋走得开?”那天,谭东整整忙了一个通宵。直到26日晚上,谭东才被同事强行送到镇医院输液,然而他只输了2小时,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至29日共在风雪中连续战斗了5天。

从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5日逝世,谭东和他的同事从没回家过大年三十,都是在执勤点与家人吃的年夜饭。谭东说:“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大邑受灾严重。谭东顾不上老母亲瘫痪在床、女儿高考在即、自家房屋已成危房等情况,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全力保障震区生命线的畅通,和同事们一起救助游客和当地群众4000多人次。

执勤执法工作中,谭东坚持严格管理、公正执法,做到逢违必纠、大胆管理、文明执法。在纠正交通违法时,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既严格公正,也热情帮助,使被罚司机心服口服,做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当司机来处理违章事宜时,谭东总是随喊随到,从不因为休息时间就让司机空等。他身上还装着驾驶证、行驶证的新空壳,只要发现有司机证照套壳磨损严重,就主动帮司机换下。2004年7月以来,西岭执勤组勤务区域内,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投诉。

三、勤做为民之事,服务群众,亲民爱民

工作中,谭东同志时刻将“心中无群众、不配当民警”铭记在心,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关心群众困难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谭”、“谭哥”。

大邑县王泗镇杨店村村民代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居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生活十分艰辛。2006年10月,谭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不辞辛劳地为代玲一家申请补助,又多次联系相关部门,为其申请宅基地修建新房。但代玲建房的钱难以筹措,谭东又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拿出3000元钱借给代玲,并挤出休息时间到工地搬砖拾瓦。2007年初,代玲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

2008年1月29日下午,西岭雪山供电塔因导线覆冰严重,造成滑雪场全部停电,索道停运,600多名游客被困滑雪场。已和战友连续奋战三天的谭东给西岭派出所所长牟大宏打电话请求增援。当牟大宏等人赶到时,风雪中冻饿交加的谭东已累得不成人样。牟大宏立即将一盒方便面冲好端给他。这时,谭东发现旁边一名小孩也很饥饿,便微笑着将方便面递给了孩子的母亲。然后,在疏导完大部分滞留在滑雪场的游客后,因滑雪场交通车缺乏,谭东与其他民警一起徒步将余下的200多名被困游客领出山门。

2002年,一名外地客商到大邑县考察洽谈投资事宜,车行至县城东门一号岗警台处找不到去县委的路,在此执勤的谭东主动上前询问,问明情况后,怕客商不熟悉路线走弯路延误办事,立即骑摩托车将其带到县委门口。谭东的行为赢得了客商的高度赞许,更坚定了其投资大邑的信心和决心。西岭镇当地一些农民家里很穷,为了能多卖几角钱,就借邻居家的电动摩托去花水湾镇上卖菜,有时发生事故,车子摔坏了,人也受了伤,身上却没有钱。只要谭东出现场,他不仅自掏腰包把伤者送到医院垫钱医治,有时还帮助人把摩托修好。这样的事,谭东一年要做好多回,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5年6月11日21时,一名叫牟光辉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住进了大邑县西岭镇卫生院。22时30分,谭东和同事勘查完现场询问完伤员,正准备返回时,在卫生院门口看见一位六七十岁的大娘愁容满面,对下着大雨的天空,正在一声声叹息。原来大娘正是牟光辉的母亲,雨夜中,实在找不到回家的车。当晚,谭东和战友冒着大雨开车把老大娘送到离西岭镇十多公里的花水湾家中,返回到执勤点时已接近深夜12点钟。

谭东就是这样用件件平凡小事难事的办理解决,点点滴滴浸润着百姓的心田,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砥砺为民之志,清正廉洁,品德高尚

谭东同志老家在遂宁农村,他在兄弟姊妹5人中排行老二,是全家惟一的非农人员,不少开销都要靠谭东。父亲谭贵义长年患有肺心病,母亲邓桂珍右半身瘫痪,妻子1998年下岗,女儿谭琳玲2008年8月以优异成绩考上西南石油大学,“5.12”大地震使他家房屋成为危房,至今借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全家生活重担全压在谭东一个人身上,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始终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

虽然家境贫寒,但谭东两袖清风,不贪不占,从不接受群众的礼品和礼金,体现了人民警察公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有部队战友开货车超载被处罚,找谭东帮忙。谭东说,按规矩办,钱不够他帮忙垫。2005年夏天,谭东待业在家的小舅子与人合买了辆面包车跑运输,因超载被县交警大队查处,按规定罚款200元,小舅子找到谭东帮忙网开一面,最后是谭东替小舅子一分不少地把罚款交了。

2003年夏天,谭东的老母亲偏瘫在床,谭东租车把母亲从遂宁老家接到大邑县中医院治疗。当时有人说:“谭东,你给领导讲一声,说家里是农村的,很困难,老人又住院,照顾照顾,开个公车去不就行了?”他却说:“不行,不能揩公家的油。”那时,谭东在交警秩序中队工作,他每天上班把母亲背下四楼送到医院,下班又把母亲接回背上四楼家中,喂饭、揉背、洗澡,甚至母亲便秘时用手帮母亲一点点抠大便……

不仅敬老爱亲,对于同事、相邻,平日里谭东也是关爱有加,2008年10月以前谭东和陈治江搭档,后来因为杨杰父亲患肝硬化,为了让杨杰多点时间照顾老人,谭东就经常主动帮他顶班。对于谭哥的善行,杨杰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孤寡老人伍婆婆不会忘记,谭东几次回到遂宁老家都带上糖果登门探望,嘘寒问暖,靠墙码得整整齐齐的几捆柴,水缸里盛得满满当当的一缸水,让老人感觉自己儿子回来了;1996年8月,谭东回老家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黄桶坡村看望父母,看到破烂的村小学校舍正在维修,主动掏出400元钱捐给了学校;2007年8月,谭东再次回老家探亲,正好遇到村上修公路,他又捐了200元钱,以表达对乡亲致富的支持。

谭东同志多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时刻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贴心人的庄严承诺,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亲民、爱民、为民”的真谛。谭东匆匆走了,但他无愧于鲜红的党旗,无愧于闪亮的警徽,他的事迹在基层、在山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高振远高振远

高振远,1991年2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是一位杰出的学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级法律系公安法制专业。他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从2003年至2006年,他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接受教育;接着,他在2006年至2009年继续在此就读。2009年至今,他成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员,开始了他的高等教育生涯。

在学习生涯中,高振远的表现尤为突出。他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如2009年的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世博安保中,他英勇救人的行为让他受伤,这一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并因此获得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安局、上海世博局等颁发的荣誉和个人三等功。

他的学术成绩同样出色,六个学期的学习和综合测评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他荣获了国家奖学金和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跟随被誉为“神探亨特张”的张惠领警官学习,深入研究扒窃拎包案件,完成了《新形势下扒窃拎包案件的特征分析与打击技巧——基于对张惠领工作法的实践与研究》,并在这项研究中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2012年4月,高振远因其卓越的表现和成就,成功入围“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并接受了人民网的访谈。同年5月,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全面发展的高度肯定。

胡雪林人物特写

胡雪林,一个以反扒为己任的英勇警察,他的日常工作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公交车站台、商场、公园和市场展开。他不畏艰辛,全年无休,甚至在“八小时之外”也紧盯着目标,一年半的工作量常常需要他一年的付出。他追踪扒手时,曾一整天跟随,一旦发现线索,立刻出击,常常忽视了吃饭和看病。胡雪林的足迹遍布各地,一天最多走60多公里,一双鞋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会磨损,脚上磨出的血泡和老茧见证了他无数次的付出。

随着社会治安的变迁,胡雪林的反扒策略也在不断升级。他从看自行车、保洁员、营业员等人群中挖掘出300多名信息员,其中80多位是核心成员,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他们会迅速与胡雪林联系。自2000年以来,这些信息员提供了300多条犯罪线索,帮助他抓获了60多名违法嫌疑人,破获了70多起案件。2006年,反扒大队成立后,他更是构建了一张严密的打击犯罪网络,带领的队伍已捕获116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破案183起,为公众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胡雪林的英勇事迹受到高度赞扬,他因多次立功和个人荣誉而备受尊敬。他被授予“优秀警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并被评为江苏省十大爱民标兵和明星人物,还当选为镇江首届“大爱之星”。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他的名字成为了正义与坚韧的象征。

1·4山东泰安持枪袭警事件牺牲英雄

齐洪海,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泰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科员。他以百姓为心,同事们回忆他时,无不为之动容,他在警队25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2011年1月4日,他在协助调查案件时不幸牺牲,成为保护人民的英雄。

夏波,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泰安市公安分局泰山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侦查三中队中队长。他总是将危险留给自己,面对危急时刻,他以指挥员和老大哥的身份,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在协助德州警方行动中,他不幸遇难,英勇牺牲。

李良,1986年3月出生,生前任岱宗坊派出所协勤,他的年轻生命在危急的案发现场画下敬业与无私的句号。他的同事形容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年轻人,他的牺牲让人深感痛惜。

肖斌,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岱宗坊派出所警长。在协助德州警方的行动中,他首当其冲,头部重伤后仍顽强坚持,最终因公殉职。他被同事们誉为敬业且充满热情的警官,他的英勇事迹被永久铭记。

这四位英雄,齐洪海、夏波、李良和肖斌,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被镌刻在每个市民心中,成为泰安市警队的骄傲。

扩展资料

2011年1月4日上午11时许,山东省的泰安市城区两名命案嫌疑人在警察准备盘查时向警方开枪,发生激烈枪战,多名干警在追捕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与嫌犯展开交火,当场抓获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另一嫌犯开枪自杀。截至2011年1月6日,3名民警1名协警死亡,歹徒1人被捕1人自杀身亡,另有5人受伤。

袁金良警官

袁金良,一位英勇无畏的警官,1963年出生于军人世家,自1981年起投身军旅生涯,担任过战士、学员、排长等职务。1998年转业后,他投身公安工作,现任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三汊河派出所主任科员,三级警督警衔。他的英雄事迹始于一次次火海救人的壮举,例如2005年2月14日,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煤气爆燃的火灾现场,先后背下三位老人,自己却严重烧伤。他的事迹被广泛赞扬,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南京市劳动模范”等。

袁金良的习惯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论是社区警员,还是治安巡逻,他始终冲在危险的最前线。2000年9月,煤气包爆炸中,他不顾自身安全救出浑身是血的老人。在2005年的姜家圩火灾中,他更是不顾火浪滚滚,多次冲上楼层救人,直到所有被困者安全撤离。他的英勇行为得到上级的认可,被记二等功。

袁金良不仅在火场中展现英雄本色,日常工作中也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在清江花苑社区,他用实际行动化解邻里纠纷,为居民提供帮助,被誉为“活菩萨”。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自学法律以提高业务能力,使得清江花苑社区治安显著提升,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社区。

在原则面前,袁金良毫不动摇,面对诱惑和干扰,他始终坚持公正执法。无论是处理案件还是办理户口证件,他都坚守底线,绝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他的正直和敬业,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尊敬和爱戴。

袁金良的每一次勇敢和每一次付出,都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和无私。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真正的英雄。

扩展资料

袁金良,人名。值得关注的人物有袁金良,男,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船舶轮机工程、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袁金良,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中山桥派出所教导员; 袁金良,高级工程师。男,1932年7月出生,浙江江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

人民卫士 罪犯克星

人民卫士,罪犯克星——记周口市公安局港区分局的无名英雄宋新华

在周口市公安局港区分局的警务队伍中,有一位名叫宋新华的警官,他以43岁的年龄,中共党员的身份,诠释着警察的忠诚与英勇。他拥有本科学历,三级警督的头衔,自2008年投身公安事业以来,他的足迹遍布案件侦办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誓言。

宋新华的十一年警涯,犹如一部荣誉的篇章。他连续两次荣获“优秀***员”殊荣,一次被评为“周口市优秀政法干警”,两次被记个人“三等功”。他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交口称赞。他用智慧和勇气,彰显了公民警察敢于担当、服务大局的精神风貌,每一次面对困难,他都如破冰者一般,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号角吹响,宋新华被选中参与重大专案侦办,他负责外勤取证,每个案件都经过他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判断。为了揭开犯罪的真相,他甚至多次主动深入看守所,与嫌疑人斗智斗勇。他的坚韧不拔和无私付出,使他成为团队中的关键人物。七个月的艰苦奋战,他亲手收集的证据材料超过500份,为锁定犯罪证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他领导的专案组成功摧毁了盘踞当地长达20年的黑社会团伙,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破获50多起重大犯罪案件,缴获的涉案资产高达600余万元,让正义的阳光普照港区。

面对辉煌的成就,宋新华却始终保持谦逊。他深知,每一项荣誉都属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是他和同事们共同奋斗的结果。他的谦逊与担当,使他在同事中赢得了尊重,更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在周口港区,宋新华是无数个默默奉献的警员之一,他的事迹犹如沙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照亮了港区的平安之路。他是人民卫士,更是罪犯克星,用忠诚和热血守护着港区的安宁,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每一个港区人民的心中。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