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春意盎然:春季起始时间及气候特点详解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9日 04:10 28 凡松


春分气候特点

春分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天气温暖:春分时节,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明媚的春天,气温回升较快。阳光明媚:此时阳光充足,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几乎同时升达10℃以上,春意盎然。昼夜平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时间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综上所述,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春天是指几月到几月

春天通常指的是从3月到5月这段时间。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春天的定义与特点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它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春天的气候温和,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阴雨绵绵。随着春天的到来,大自然开始复苏,植物开始发芽,动物开始活跃,世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 春天的月份划分

气象学上和日常生活中,通常将春季定义为每年的三月到五月。这段时间内,气温逐渐升高,天气逐渐变暖,是植物发芽生长、动物繁殖的季节。不同地区的季节划分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大致的时间范围是相同的。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此时也是旅游、户外活动的好时节。

3. 春天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中,月份之间的气候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三月时可能仍然有些寒意,而到了四月和五月,气温则逐渐上升,阳光普照,春意盎然。此时不仅植物开始繁茂生长,动物们也开始寻找伴侣繁殖后代。春天也是人们穿上轻薄衣物、享受户外活动的美好时光。

总之,春天是从三月到五月这段时间,标志着大自然的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是旅游和户外活动的好时节。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和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春分是什么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以下是关于春分的详细介绍:

时间:春分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左右,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

天文现象:在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使得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南北半球季节的相反,即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则为秋分。

气候特点:春分预示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文化意义:春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气之一。它象征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的希望,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一系列的庆祝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月是什么的季节

答案:5月是春季的季节。

解释

1. 气候特点

5月,气温逐渐升高,天气温暖,阳光充足。这是典型的春季气候特点,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在北方地区,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而在南方地区,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2. 植物生长

5月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时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阳光的照射,植物开始发芽、展叶、开花。尤其是春季开花的植物,如樱花、桃花等,都在5月展现出美丽的花朵。这进一步证明了5月是春季的一部分。

3. 动物活动

动物也在5月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冬眠的动物逐渐苏醒,开始觅食和繁衍。鸟类开始迁徙,昆虫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一切都表明,5月是生机盎然的春季。

4. 节日和文化

在文化上,5月也是春天的代表。例如,劳动节是5月的节日之一,代表着劳动者的春天,人们通过庆祝来迎接新的一年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美好。此外,5月还有其他的节日和庆典,如母亲节等,都与春天的氛围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从气候、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来看,5月是春季的季节。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立春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到来,具有以下特点:

1. 自然界的变化:立春时节,风和日暖,万物开始生长。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日照和降雨等自然现象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这时期,白昼时间变长,太阳的温暖也更为明显。

2. 农事活动的转折:立春是春耕播种的前奏,春意盎然预示着农业生产大忙季节即将到来。尽管立春时节还可能伴有冷空气的影响,但总体上,它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生长季节的开始。

3. 物候现象的复苏:立春的物候变化体现在植物和动物的活动上。例如,“东风解冻”标志着大地冰雪的融化,“蛰虫始振”显示了地下小虫从冬眠中苏醒,“鱼陟负冰”则描述了鱼儿因水温升高而接近水面的现象。

4. 地理与气候的差异: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显著。立春节气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例如,南方的一些地区在立春时已呈现春意,而北方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寒冷之中。

5. 文化与历史传承:立春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季节转换的重要标志,古代有迎春之仪来庆祝立春的到来。它不仅代表着温暖和生长,也蕴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和祝福。

综上所述,立春节气的特点在于它是一年中自然界的复苏之始,农事活动的转折点,物候现象变化明显的时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春季气候

春季,地球北半球逐渐靠近太阳,阳光直射增强,导致气温逐渐攀升。这个时期的冰雪开始融化,河流水位随之上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植物在这个时候开始复苏,花朵竞相绽放,为大地披上五彩斑斓的外衣。冬眠的动物苏醒,卵生动物开始孵化,鸟类则踏上迁徙的旅程,从越冬地向繁殖地迁移。春季也是动物繁殖的季节,因此在中国,人们习惯将之称为“万物复苏”的时节。

春季是年度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其定义方式各有不同。在民俗中,立春的到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这是根据天文学的标准。然而,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划分,将3月至5月视为春季。然而,这种划分方法并不尽然准确,因为3月时,我国北部如黑龙江省还处于严冬,而南部的长江流域则已春意盎然,而热带的海南岛甚至已有初夏的气息。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自然的季节变迁,气象工作者引入了以5天平均气温为基准的划分法。当冬季之后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春季即宣告开始。而当气温攀升至22℃以上,春季就会结束,夏季随之而来。这样划分,更贴近自然界的季节转换规律。

扩展资料

四季之一。在中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3月和4月被定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为春季。

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一、四月天的气候特点

人间四月天,通常指的是春季的第四个月,也就是大约四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逐渐变暖,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温度适中,既没有冬天的严寒,也没有夏天的酷热,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二、四月天的自然景观

四月份是许多植物的生长旺季,绿叶茂盛,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时候,人们喜欢外出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四月天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四月天还常常被赋予一些特殊的含义。例如,古诗中经常描绘四月天的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此外,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清明节,也在这个时间段内,使人们更加珍视生命、感恩祖先。

四、四月天的情感表达

“人间四月天”的表述也常用来形容一种温暖、美好、充满希望的情境。有时候,人们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一段美好的恋情或者一段幸福的时光。因为四月的天气、景色和情感都给人一种美好和温馨的感觉。

总的来说,人间四月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不仅大自然景色宜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四川成都的四季天气如何

春季(3月至5月)期间,成都的气温开始逐渐回暖,白天气温持续升高,但早晚仍保持凉爽。这一时期降水较多,天气多变,常常伴有阴雨。春季的成都,虽然春意盎然,却也时常感受到早晚的寒意。

进入夏季(6月至8月),成都的气温显著升高,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明显,最高温度可达到30摄氏度以上。这一时期降水频繁,雷阵雨成为常见的天气现象。

秋季(9月至11月),成都的气温逐渐下降,白天气温适宜,早晚则变得较为凉爽。秋季的成都,降水相对较少,天气多为晴朗,给人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

冬季(12月至2月)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成都寒冷干燥,最低温度可降至零下5摄氏度左右。冬季的成都,降水依然较少,晴朗的天气成为常态。

成都四季的天气特点,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也给游客带来了多样的体验。春天的温润、夏天的湿热、秋天的清爽、冬天的寒冷,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候画卷。

成都的气候四季分明,春雨绵绵,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日严寒,这种多变的气候条件,不仅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

春天的资料

春天

开放分类: 诗词、自然、季节、作文

春天(Spring)

又称为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北半球为公历3,4,5月.而南半球却是在十一月开始,如澳大利亚,春天一般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少雨. 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春天包括六个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春天的农谚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5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6春雨贵如油 。

7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8春无三日晴。

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0立春赶春气。

11早春晚播田。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1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

14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1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1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1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19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20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雨水 :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广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 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

描写春天的诗词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渭城曲》

5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6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电视剧《春天》

剧情概述

这世界没有永恒。

虽然这世界已经没有永恒的事物,但还是有无数人对一种事物的永恒性相信不已,并且在不断追求,不断失望。那种事物就是:爱情。

不管这爱情是由瞬间的冲动开始,还是已经变成病态的执着,即使这爱情已经经过无数年,对方不在这世上,也希望把这份爱当做珍贵的回忆珍藏在心中。

爱情到底有何魔力,能让人相信爱情的永恒,并追求它呢?

这里就有被爱情灼伤的年轻人。

被无情的抛弃,被爱情拒绝,在因歪曲的贪婪而变形的家族关系中苦苦挣扎的主人公。

剧中主人公像我们一样幻想着自己的爱情能永恒。时而小心,时而激烈地主张着自己的爱情,也无心地给双方增加着伤痛。但是,对他们来说爱情不仅仅是单纯的热情,也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对他们来说爱情是治愈自己的伤痛,进而治愈对方伤痛的痛苦的过程。

因兄弟情,因不可履行的约定,因没有结果的爱情而苦苦挣扎的主人公们以爱情的名义勇敢地追求着爱情的真谛。

关于春天的作文

春天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

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步。

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

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

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春季的特点

春季的特点主要包括温暖回暖、万物复苏、多雨潮湿以及多变的气候

春天到来时,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逐渐变暖。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冬季的严寒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宜人的温暖。

随着气温的升高,大自然开始苏醒。树木抽出新芽,花草开始绽放,动物们也变得更加活跃。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春季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随着暖湿气流的增强,春雨绵绵成为了这个季节的常态。这不仅为大地带来了滋润,也使得空气变得潮湿。

此外,春季的气候多变,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雨连绵。温差也较大,早晚较凉,中午则相对温暖。因此,春季需要注意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