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办理低保所需条件详细解析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9日 08:01 27 巧儿


2024年申请低保的条件有哪些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状况条件可咨询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

一、申请低保的条件有哪些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状况条件可咨询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

相应的法律依据如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令第649号)第九条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民发〔2012〕220号)第四条规定了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状况条件可咨询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

二、农村低保一年只能办一次吗?

不是的。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只要认为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均可以直接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事处)提出申请。申请低保没有一年只能申请一次的相关规定。

三、低保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一)关于低保标准。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各地也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出台了当地低标标准制定的*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低保标准,不存在不公开、不透明问题。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制定统一的低保标准的条件还不成熟。

(二)关于低保对象认定。2019年,民政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9〕125号),对农村低保家庭的收入、财产、刚性支出以及辅助指标等方面的认定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也普遍出台了实施细则。

(三)关于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问题。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民发〔2020〕69号),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低收入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低保边缘家庭;重残人员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智力、精神残疾人。

涉及到低保方面,很多地区是按照申请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保障标准的差额进行核算下发,同时也有在申请人家庭收入基础上,按照困难程度分区、分档进行发放低保金。因为地区经济状况、人口情况有所差异,每个地区的低保金额也是有所不同的,实际的补助金要以地方规定为准

申请低保户需要什么条件,都是如何申请的?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人群通常包括五保户、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通过申请可获得政府资助,以改善生活。

一、申请条件

1. 五保户:年满60周岁、无子女或子女全部残疾或已死亡,属于城市无劳动力、农村无经济来源且无法自理的老年人或残疾人。申请时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户主证明和疾病证明。

2. 特困人员:城市、农村中因年老、生病、残疾、失业等原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人员。申请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疾病证明。

3. 低收入家庭: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较少或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申请需提供职业证明、收入证明、户口簿。

二、申请流程

1. 了解政策:不同地区低保政策不同,申请前需了解当地政策和申报条件。

2. 准备材料:身份证、户口簿、相关证明材料。

3. 提交申请:到社会救助部门或民政局递交申请材料,填写申请表,经过相关部门审核。

4. 等待审批:审批时间根据地区政策不同,一般为1-2个月。

三、补助标准

各地标准不同,一般每月500元左右。一些地区对五保户、特困人员等有额外补助。

四、申请难点与问题

1. 高门槛: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审核严格,成功率不高。

2. 审批时间长:申请人数多,审核复杂,审批周期较长。

3. 补助标准低:难以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需求。

五、政策改进与完善

1. 降低门槛:放宽申请条件,减轻申请负担。

2. 提高补助标准:适当提高补助,满足低收入家庭需求。

3. 加强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防止挪用滥用。

低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旨在为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申请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流程较为复杂,需持续优化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办理低保的条件和流程

法律分析:办理低保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提交申请:首先,户主需向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低保申请,同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 初步审查:村民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并对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将在村里公示3至5天,之后指导申请人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并将材料提交至乡镇人民政府。

3. 审核环节:乡镇人民政府在确认材料完整后,会正式受理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村民委员会会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同样为3至5天。

4. 审批流程:县级民政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入户核查和复审,之后进行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十二条 规定,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需对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 规定,负责低保审批工作的相关人员,如有以下行为,将受到批评教育,并可能面临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一)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故意不签署同意享受低保的意见;(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是有贪污、挪用、扣压、拖欠低保资金的行为。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