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交杯酒背后的婚俗文化:古老仪式中的甜蜜寓意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31日 20:47 28 访客


交杯酒的意思

交杯酒是汉族婚俗之一,意指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饮干的酒。以下是关于交杯酒的详细解释:

起源与含义

交杯酒源于先秦时期,古代又称为“合卺”。其中,“卺”原指将一个瓠分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以酒漱口,后引申为共饮一杯酒。这一习俗寓意着夫妻二人从此合为一体,相互扶持,共度一生。

历史演变

据说,交杯酒习俗源于周代,南北朝时增加了在两个瓢把上连上丝带,喝酒后将两个瓢扣在一起,用丝带缠绕,寓意两人相爱拴在一起,永不分开。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也可以用杯代替。到了宋代,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婚夫妇同饮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则意味着大吉大利。

现代习俗

在现代婚礼上,交杯酒通常是由新郎新娘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以表示夫妻相爱。在某些地区,如绍兴,喝交杯酒前还会先给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并撒大把的喜糖给围观的人群争抢,以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

文化意义

交杯酒不仅是一种婚俗仪式,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着新婚夫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承诺。通过共饮交杯酒,新婚夫妇将彼此的心灵紧密相连,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和幸福。

陕西婚俗[入洞房]

陕西的婚俗中,新郎新娘拜堂后,会互饮一杯酒作为“交杯酒”。在这一过程中,会由姑婆唱起传统歌曲,其中包含了许多寓意美好的祝福。比如,“新娘见盆,骡马成群”寓意新娘婚后家庭生活富足;“新娘搅锅,越搅越多”则象征家庭幸福美满,财源广进;“新娘见筷子,明年抱太子”表示新娘婚后生育顺利;“洞房摞瓷片,明年生谋娃”则预示着家庭后代繁盛;“坑头放墩墩,后年抱孙孙”寄托了对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七个核桃八个枣,娃子多来女子少,媳妇吃了核桃枣,两口子和气永不恼”则是对新人关系和谐的祝愿。

新娘入洞房后,会有年青小伙子以挂门帘、窗帘为名向新娘索要红封(红纸内包钱币),这是他们之间的互动游戏,通过耍逗笑来增添婚礼的趣味性。端盘的人在开宴时故意不拿筷子,又向新娘讨要红封,这样的互动为婚礼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同时,娘家的女客们也会在不注意时将酒壶、茶杯、碗碟等藏起来,待女婿到岳父家赴宴时,用手帕、糖果等礼物换回。这种以戏耍为乐的方式,体现了陕西婚俗的独特魅力。

在陕西的婚俗中,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游戏,不仅传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当地人民对家庭幸福、子孙繁盛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向往。这些传统习俗在传承中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扩展资料

包括见面,看屋,扯衣服,坐喝,择吉,完婚,迎亲,婚仪,入洞房,宴客,耍房,送饭,回门,贺礼。

合卺礼的来历和寓意

“合卺礼”始于周代,是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演变为“交杯酒”。

卺(jin,三声)是一种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合卺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

新婚夫妻一同进酒,为什么要用卺作爵盛酒呢?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预示着婚后夫妻也会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也象征着夫妻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又因“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引自《三字经》),它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

到了南北朝时,行“合卺礼”又增加了在两个瓢把上连上丝带,喝酒后,将两个瓢扣在一起,用丝带缠绕称“连卺以锁”,寓意是使两人相爱拴在一起,永不分开。

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谐,实在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合卺”的礼仪也就被改为“饮交杯酒”。

“合卺”和饮交杯酒都离不开彩线,也就是用红或绿的丝绳绾成同心结系于卺柄或杯足。此后,由这条丝绳衍变出“拴线”仪式。此俗大概起源于唐代,由此习俗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俗语。如今,红巾既不系足,也不拴手,只是让新娘新郎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所以,拴线被称之为“牵红”、“红绿牵巾”。

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皇家合卺礼

《皇帝大婚》中介绍,身穿朝服的皇后与皇帝行合卺礼。合卺礼是真正代表帝后二人成为夫妇的礼仪,类似于交杯酒,类似新娘进门后,与新郎在寝室中吃饭之时,同享俎(音组,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中的鱼肉,吃饭毕,席上特设置由以瓠(音护,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剖制的两瓢,夫妇二人各执一瓢,来饮为了净口安食的酒,这都是为了表示夫妇一体、尊卑等同的亲密。

清代的合卺礼始于康熙朝,在顺治帝大婚礼仪中并未见此环节。这也表明了清代宫廷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其婚俗也同受其影响了。到了现代婚礼,虽不如古代皇家的婚礼程序这般复杂,但是婚礼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以传统文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清代皇帝大婚在行合卺礼之前,还有一项帝后同吃子孙饽饽之俗。子孙饽饽,即饺子。它不由皇家预备,而是由皇后母家预备。子孙饽饽必煮得半生不熟,以谐音“生子”,它寄予了皇家祈求子嗣繁兴的愿望。

《皇帝大婚》合卺礼中还以明子刚制玉合卺杯为示例。《中国经济史辞典》载:“陆子冈,长期在苏州定居开办琢玉工坊,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嵌(镶玉嵌宝)等无不涉及。陆子冈所创的这件“新样”玉嵌金“合卺杯”,通高7.5厘米,横宽13厘米。

整体造型由两个圆筒形杯并连而成,杯底有六个兽面作足,杯的一面镂雕凤形杯柄,另一面凸雕作盘绕爬行状双螭。杯体上下各饰一圈绳纹作捆扎状,结扎口上有一方形图章,刻隶书“万寿”二字。杯身两侧分别有剔地阳文隶书,一侧为“湿湿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其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诗上部有“合卺杯”三字。另一侧为“九陌祥烟合,千里瑞日月。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诗上部有“子冈制”三字,诗文表达了对君王大婚的美好祝愿。

西式婚礼有交杯酒吗 喝交杯酒的寓意

结婚举办婚宴可是少不了酒,酒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可是根深蒂固的,婚礼上新郎新娘喝交杯酒也是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我们中式婚礼有喝交杯酒的习俗那么西式婚礼有没有喝交杯酒的习惯呢?喝交杯酒又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

西式婚礼有交杯酒吗

新人结婚的话,不管是西式婚礼还是中式婚礼,少不了的重头戏就是喝上一杯交杯酒,新人似乎都得走上这么一遭,但是为什么结婚就一定要喝交杯酒呢?交杯酒是汉族人的婚俗之一,这风俗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新人们在进洞房之后先喝半杯酒,喝完之后二人交换杯子,把对方剩下的半杯酒喝完。

在古代,交杯酒有一个更加文雅的名字,叫“合卺”。卺其实就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的意思,瓢作为酒器,一个瓠可以做成两个酒器,两个瓢用线连起来称为“合卺”。“合卺”也就代表着“合二为一”,象征着两个人“以一瓠分为二瓢”,引申为成亲。据说宋代新人成亲的时候,不仅要喝交杯酒,喝完之后还要把酒杯放在床底下,一正一反不得有误,这能够保佑两个人的婚姻和和美美、百年好合。

喝交杯酒的寓意

1、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可以说是当前最火热的酒种,红葡萄酒可以美容养颜,而且喝过之后对于身体没有大的伤害,因此现代人都是很喜欢红葡萄酒的。在国外红葡萄酒早已经成为婚礼上的酒种,如今红葡萄酒是中国婚礼上常见的酒种。红葡萄酒红红火火的,看上去非常的漂亮,也寓意着新人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2、彩色鸡尾酒,彩色鸡尾酒就需要调酒师精心的调制。要知道彩色的鸡尾酒是非常的好看的,无路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是喜欢,而且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说蓝色海洋,相伴一生**。彩色鸡尾酒是取的一个好彩头,祝福两个新人可以一生一世相伴到老。

3、白酒,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是喜欢喝白酒的,因为白酒比较烈,喝起来更加的够劲。白酒是透明颜色的,可以寓意着两个人都用透明的心来彼此的相依相伴。

交杯酒简介

交杯酒,是中华婚俗中历史悠久的独特仪式,源自古代的"合卺"习俗。"卺"最初指的是一个葫芦被分成两个瓢,象征着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各持一片,相互以酒漱口,这一举动被赋予了婚姻的寓意。孔颖达的注解中提到,"合卺而醑"即是这个过程,象征着两人的结合。

在日本,虽然也有交杯酒的习俗,但其含义与我国有所不同。在日本,这一仪式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结合,而是男性之间的一种结义形式,类似于兄弟之间的盟誓。在中国,喝交杯酒象征着新郎新娘从此成为一生的伴侣,而在日本则是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

无论是东方的婚姻联结,还是西方的兄弟情深,这些文化中的交杯酒都承载着深厚的仪式感和情感寄托,体现了各自社会中的独特价值观和习俗传统。

扩展资料

《交杯酒》是由林宇中作词,洪俊扬作曲,蔡政勋和陈建玮编曲,由泳儿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私人珍藏》中。这首歌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歌曲。歌曲展现了泳儿高超的唱功。

交杯婚礼中的交杯

在古代的婚礼习俗中,一项重要的仪式被称作“交杯”,原名“合卺”。这个源自《礼记·昏义》的古老仪式,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结合。在婚礼之夜(周代习俗中,婚礼于黄昏时进行,故称“昏”),夫妇会将一个匏爵一分为二,两瓢柄间用红线相连,象征他们共同分享的酒,象征着两人的合一。

随着历史的演进,酒具逐渐改变,"卺"逐渐被"杯"所替代。北宋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时的婚俗,新人在婚夜会以两盏酒杯,通过彩线相连,互相交换饮用,这就是著名的“交杯酒”环节。

直到今日,这个传统依然延续,新婚夫妇会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饮交杯酒,有时还会增加一些亲密的动作,比如夫妻交臂,增添了婚礼的温馨和甜蜜。这一传统不仅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内涵,也是新人爱情的见证,寓意着他们的生活从此合二为一,携手共度未来。

古代结婚时要喝“交杯酒”,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不仅古代人在结婚时要喝“交杯酒”,在我参加的大多数现代人的婚礼中,夫妻都要喝交杯酒。可以说,交杯酒是中国婚俗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有数千年的历史。

古代一对新人要成为正式夫妻,并不是像现代人想得那样简单,而是要经过许多繁琐的手续。《周礼》中明确规定,古人结婚时,男女双方都必须到管理婚姻事务的官员“媒氏”那里去登记,媒氏会给两人各发放一个类似于现代“结婚证”的证件,叫作“婚书”。

媒氏发的婚书只是官方的结婚证件,新人还要签订由媒人或族长来主持签订的民间婚书,才算完成书面上的证明。

签订完官方婚书和民间婚书后,新人还要举行结婚仪式。在结婚仪式上,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男女双方喝下交杯酒,才算真正完成了结婚。

毫不夸张地说,喝交杯酒是新人向所有人宣告他们走进婚姻殿堂的直接见证,若没有这个程序,至少在亲朋好友眼里是不认同夫妻的合法性的。

《礼记》记载,人们喝交杯酒的习俗起源于周朝,是“周礼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喝交杯酒时,新郎新娘端起一杯酒,先把自己杯中的酒喝掉一半,然后交换酒杯,双臂交叉,再喝掉对方的酒。

喝交杯酒主要有两个寓意。

其一,古代的交杯酒装在用瓠瓜,也就是做瓢用的葫芦里,酒液会带上一丝淡淡的苦味和涩味,夫妻二人喝交杯酒,寓意他们要在今生的道路上同甘共苦,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其二,交杯酒所用的酒具是用一只葫芦剖开的,看起来如同缩小版的瓢,两只瓢本身就是一体的,夫妻二人各执一半喝酒,象征他们要合二为一,阴阳结合,相亲相爱,今生不离不弃,共同缔造圆满的结局。

有些地区会在瓢的尾部绑上红丝带,夫妻二人喝完交杯酒之后,证婚人会把两只瓢扣起来绑在一起,这个习俗更明显地印证了夫妻结合的意味。

《礼记》里说道: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用小瓢喝交杯酒时并不方便,古人经过集思广益,促使酒具的形状和材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唐宋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达和制瓷艺术的完善,有些婚礼中喝交杯酒时,已经出现了木杯和瓷杯,一些达官贵人在婚礼中甚至使用玉杯、金杯、银杯等,以彰显自己婚礼的尊贵。小巧玲珑的木杯或瓷杯端在手里,更利于夫妻双方完成双臂交叉,低头喝酒,含笑向宾客致敬等动作,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从宋朝中期以后,交杯酒使用木杯或瓷杯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到如今,玻璃杯、水晶杯,以及其它材质的酒杯,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喝交杯酒的畅想和感受。

不论交杯酒酒杯的材质怎么变化,喝交杯酒的文化寓意始终没有变,代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夫妻双方对对方的肯定与祝福,以及双方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夫妻双方喝下的不仅是交杯酒,也是爱和信任。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