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认定标准详解:全面解析生活补贴门槛
存款有多少不能吃低保
首先看一下低保户的认定标准。首先低保户要满足无生活来源、有一定收入但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地户籍以及其他相关要求。所以农村低保户是可以有存款的,但不能超过一定金额,每个城乡地区的低保户存款上限标准也是不一样,例如广东省规定:想要申请低保,家庭的人均存款不能超过本地区的6个月低保标准。比如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1000元,家庭有四口人,那么人均存款不能超过6000元,总存款不超过2.4万元。
除此之外,下列情况也会被取消低保资格。首先是购买机动车,这里机动车不包括电动车、电动三轮等。我们都知道,一辆小汽车价格要几万左右,还包括平时的用车、加油费用,不是低保户可以负担起的。所以如果购买机动车,低保户资格会被取消。
其次是持有股票和证券。股票和证券作为高风险的投资,具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低保户的低保金主要用于维持日常生活,不能用来做高风险投资。
最后就是在县城购买商品房的农村低保户。与小汽车同理,商品房的购买门槛很高,买得起商品房的,那就不需要国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了。
此外,违法人员、家中有子女并且子女有正常劳动能力、曾被举报冒领低保金的人,无法再次参与低保户的认定。
下面结合我们这里的办理低保的主要步骤,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贫困农户自愿向村集体申请享受低保的,并你交出书面申请书申请书。
第二,村集体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参加的会,讨论表决,并并留下相关的照片和影视录像资料。
第三,对通过申请低保的名单,张榜公示七天,无异议后,上报乡镇民政部门,进行初步审核。
第四,乡镇民政部门通过审核后,然后派遣工作人员到申请低保户家,进行现场入户考察,并留下相关的照片。
第五,申请低保户通过乡镇民政部门初步审核以后,进行上报县民政部门,然后通过审批以后,在村里进行正式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可以去办理手续,确认成为低保户,享受低保待遇。
对于办理低保户的这些基本步骤任何人没有权利省略,而且必须是谁办理谁负责。这就是国家推行的阳光低保政策,公开透明,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应保尽保。对于低保户享受的条件,现在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名下有车有房以及高档消费品,子女有赡养能力者,不能享受低保,低保不养懒汉,对吃喝玩乐嫖赌毒之人,以及服刑人员等等,不能申请享受低保。
低保户三个档次标准
1. 最低生活保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标准最高,三级标准最低。
2. 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支付方式是由家庭按月进行支付,具体的标准会根据家庭数量、困难程度以及地区的差异来确定。
3. 在这三个等级中,补贴的金额是不同的,困难程度越大,补贴金额就越多,因此一级标准的补贴金额是最大的。
4. 在进行最低生活保障的排查时,需要准确地核实低保对象,这是政府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
5. 为了防止假冒,各地设置了各种“最低生活保障门槛”,例如不允许使用手机和饲养宠物等,虽然符合制度初衷,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问题。
6. 香港的社工注册制度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其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高,并且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机构来限制和起诉腐败或滥用权力的行为。
7.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需要借鉴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弱势群体低收入问题的同时,要提高救济对象的社会参与能力,帮助他们自力更生。
8. 通过为低保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和创业贷款等方式,可以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技能并自食其力,从而建立更加务实和长期的救济制度。
什么样的人群才能享受低保
农村低保是保障那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换句话说,只要您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水平,就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即低保。
一般情况下,农村低保的享受人群主要是那些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因为各种原因致残的人群等等。一般情况下,农村低保的享受人群主要是那些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因为各种原因致残的人群等等。
农村低保涉及人群庞大,而且在申请低保,享受低保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应该得到低保待遇的人群没有得到,而实际生活中并不真正需要低保的人群,却享受了低保。
但是随着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低保政策也更加透明,据2017年低保最新的政策,将有以下几类人不能再继续享受低保:
1.在农村完全有劳动能力,有土地,但是不参加劳动来保证生活的人群,将不能继续领取低保。
2.瞒报家庭实际资金和收入,并且不配合调查的,不能继续领取低保。
3.经济收入水平高于当地低保标准,并且子女完全有赡养能力的,不能领取低保。
4.高消费,并且消费水平超出家庭承受能力,购买非必需生活品的,不能领取低保。
5.因参加赌博,毒品等不正当行为导致贫困的人群,并且有反复不知悔改现象的,不能领取。
6.经过相关部门认定不符合低保待遇的人群,当然这种情况较少见。
7.低保人群参加违法犯罪行为,会停止低保待遇。
总之,国家的低保政策是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来解决生活的一部分困难,钻政策的空子,钻人际关系的空子这种现象,会随着政策的一步步透明变得无处藏身。只有严格执行低保政策,才能真正的给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
低保的标准是什么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导致了不同地区居民享受低保待遇的门槛有所区别。
一般而言,能够申请并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主要包括四类人群:
第一类是那些没有经济来源、丧失劳动能力或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第二类是那些正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或是失业救济期满后未能重新就业的家庭,其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设定的低保标准。
第三类则是尽管在职人员领取了工资或最低工资,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金,但家庭人均月收入仍然低于低保标准的居民。
第四类是其他家庭,这些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同样低于当地的低保标准,但不包括五保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政府会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因此,具体的标准和条件可能会有所调整,建议查询当地民政部门的相关公告。
此外,申请低保的过程通常需要提供一系列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等,以证明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情况。
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经济援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些援助可能包括现金补贴、实物援助等多种形式。
总的来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家庭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社会保障措施。它在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困户和低保户哪个好?
一、特困户和低保户哪个好?
特困是特困人员供养救助,特困人员供养范围是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同时符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收入和财产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是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5倍,并按生活处理能力分类、分档进行照料护理。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的申请低保救助。
总的来说,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贴包含两部分的补贴内容,即生活标准补贴和照料护理补贴,这项补贴分为不同的档次,补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每个地区的标准不一。也就是说,特困户补贴比低保户补贴高,但是并不存在哪个好,国家致力于脱贫,这类补助是给贫困人员的一种特殊补助。
二、特困户和低保户的认定条件
1、特困户
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有三个标准分别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主要是涵盖60岁老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及智力或肢体为一二级的残疾人。可见,这部分人是极需要重点救助、社会共同赡养的对象。
2、低保户
低保户的认定条件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居民。这就表明这种类型的人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收入不能达到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无法维护基本的生活标准。这部分人的救助采用支出减免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减免其支出如各种税费、应缴养老金、医疗报销比例等,适当生活补助,从而达到提高其相对收入水平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特困户和低保户的介绍,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特困户则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特困线以下的家庭。所以特困户是比低保户还要困难的家庭,他们并不是一回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