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究竟在何时?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01日 15:36 34 幼柳


什么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然而,由于中国***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因此,可以说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表现为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对工人群众斗争的压制和限制,使党失去了领导权,工人运动遭受了严重打击。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不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重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作用,不重视农民阶级的革命作用,而把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民主派身上。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表现为以个人观点建立党的组织,而不是以党的纲领和章程为依据建立党的组织。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还表现出了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依赖性。

总之,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使中国***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遭受了挫折,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损失。但是,中国***通过这场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党在以后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从1919年到1949年的具体历史

中国1919年-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7)

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1927~1937)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37~1945)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

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四阶段(1945~1949)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归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扩展资料

1919-1949年这三十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的三十年。在这期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1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

1、第一阶段(1919~1927)

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第二阶段(1927~1937)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第三阶段(1937~1945)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

4、第四阶段(1945~1949)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归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扩展资料:

重要事件: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3、“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民主主义革命

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1919-1949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转折点是( )。

答案:D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的任务。八七会议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转折。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选项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挽救了中国***、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选项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失败之前,蒋介石发动的反共政变。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否正确?

正确

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表述正确。

国民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是()

答案:A

正确答案:A。考点:历史,常识。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本题应选择A选项。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