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千古风流的艺术皇帝称号揭秘
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的造诣有多高?他有哪些艺术成就?
很多人也都知道,宋徽宗赵佶几乎就差点成为亡国之君了,只不过他在紧要关头把皇位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否则他很大概率要顶上这个帽子了。
在很多人看来,宋徽宗并非一个合格的皇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艺术上。
客观说,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非常高的,他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
赵佶从小就表现除了不一样的地方,他自幼就爱好笔墨、丹青,尤其是在书法绘画上有着非凡的天赋。
赵佶起初学的是黄庭坚,他可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揉各家,形成了自己风格的“瘦金体”,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他还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他在即位后曾自叹道:“朕万几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
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
说到画作,他有很多代表作。《写生珍禽图》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他的作品称得上是炉火纯青的大师级佳作。
身为皇帝,他自然有着巨大的权力。那么皇帝喜欢一件事的话,自然是好办事的,他就利用权力,将画学纳入了科举当中,自己还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网罗并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
其实除了书画,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可以说他除了对政治没有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成就也非常大。
端王即赵佶,历史上的宋徽宗,请搜集关于他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
宋徽宗赵佶的生平
一、基本信息
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生于1082年,逝世于1135年。他在位期间,展现出一定的艺术天赋,尤其擅长书法与绘画,对宋朝的文化繁荣有一定贡献。
二、政治生涯
1. 登基与早期统治:赵佶在21岁时登基,初期由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执政风格偏于权谋,与大臣关系紧张,这为赵佶后来的政治生涯埋下隐患。
2. 朝政变革:随着太后逝世,赵佶开始真正掌握大权。他任用奸臣,实行腐朽的统治政策,导致朝政混乱,加剧了宋朝的社会危机。
3. 军事失利:宋徽宗时期的军事行动多遭失败。面对边疆危机和内外交困的局面,赵佶虽有心改变,但往往举措失当,最终导致靖康之耻的发生。
三、艺术成就
宋徽宗在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尤其擅长书法,其“瘦金体”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所学习。此外,他在绘画领域也有较高的成就,推动了宋朝绘画艺术的发展。
四、生平后期
1. 靖康之耻:随着金朝入侵,宋徽宗的生活发生巨变。他被俘后,经历了屈辱的生活。
2. 俘虏生活与逝世:在金国,宋徽宗的生活条件恶劣。虽然他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但政治上的失误导致他的命运如此悲惨。最终,宋徽宗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余生,于1135年逝世。
五、总结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在政治领域却失误连连。他的生涯反映了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以上就是关于宋徽宗赵佶的生平资料与了解。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从一个风华绝代的艺术家皇帝到一个被俘的亡国之君,其经历令人深思。
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是个什么形象?逛青楼玩艺术,还葬送大宋王朝
赵佶,天生一个风流鬼,即使躺在大宋的万里江山上,心里装的却是天下第一美人。他的前七代祖宗爱美人更爱江山,甚至为了争夺皇权兄弟间还互相残杀,至今还是一桩悬案。谁知皇位传到他这里,心里只有美女,早把江山社稷扔到九霄云外。一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赛西施胜玉环的大美女,他的心里早就跑进二十五只小老鼠,哪里还能坐住那把龙椅,睡稳那张龙榻!
一天晚上,赵佶脱下黄袍马褂,乔装打扮成布衣平民沿街寻访,终于找到了灯红酒绿的“李家私人会所”。进得门来,前台**问他约见哪位妖姬,他脱口而出三个字,吓了**一大跳,上下打量一番后,笑而答曰:“对不起,凡见李师师者,必赋诗一首。”赋诗?对赵佶来说岂不是小菜一碟!只见**铺开草萱,赵佶提笔挥然纸上:“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诗罢,**急忙呈于楼上。李师师一见大吃一惊,这“瘦金体”出自宋徽宗之手,原是皇帝驾到。读罢诗句,她面颊绯红,顿感皇上不仅才情过人而且更懂佳人之心,随即相迎入室。
不如不相识,相识俩情痴;不如不相见,相见别更难。自从那一次初相识,赵佶的余生满眼都是李师师,她成了他的唯一老情人,哪里还有后宫佳丽三千,哪里还有大宋社稷江山?更可气的是这位昏君竟把前线将士的军饷用于打造李师师的私人会所,看到新建成的青楼大院,美轮美奂,干脆改名为“大宋国天上人间”。据史料记载,宋徽宗当时就拨给李师师金银珠宝十余万两。
记得张爱玲赠给胡兰成照片的背后有段文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位风流皇帝遇见姓李的即使在千年前也是如此。有一次,江南蜜橘刚上市,巡抚大人就飞马送入京城。徽宗左看右看舍不得亲尝一口,立马提一箱子送去见老情人。
那一晚,李师师的音乐老师兼经纪人,集诗人与大导演于一身的周邦彦,正在此巫山云雨,忽听皇上来敲门,大事不妙,东躲西藏,最后只得趴在床下。看到赵佶亲自为李师师剥橘皮喂橘瓣,听到皇帝和自己心爱的人打情骂俏,床下之“贼”是何等滋味,你懂的。终于等到皇帝老儿天明归去,姓周的方从床下钻出来,未及掸去身上的尘土,便提笔作一首《少年游》,以解一夜难言之隐。
(二)殊状难名各蔽亏,高低崒屼闘巍巍
《尚书·旅獒》有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周武王听从手下太保的劝告,吸取商朝覆国的教训,把自己十分喜爱的大藏獒分给大臣们喂养。可是那位宋朝的第八代君王早就忘记祖先的遗训,竟然玩起奇形怪状的石头来。
得知当朝天子喜欢石头,各地的玩石达人纷纷进献,令宋徽宗龙颜大悦。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奇石怪物,皇帝一高兴就给进贡者封官加爵。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都知道疯狂的石头能让自己升官发财,个个争献之。宰相蔡京更是曲意逢迎,在大美江南苏州府专门设立奇石珍品收藏有限公司,亲任董事长,亲自把收购来的奇石运往京都。一时间,运河之上彩旗招展,船队罗列,浩浩荡荡,好不威武。为了便于管理和运输,蔡京把十艘船编为一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梁山好汉曾劫之。
运到京都的石头如山,宋徽宗举全国之力亲自主持兴建一座极具南国风光的奇石博物馆,美其名曰:“艮岳”。在这座豪华奢侈的皇家园林中,除了怪石嶙峋,还有珍禽异兽放养其间。皇上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平民百姓却苦不堪言。
忽一日,赵佶想起自己的好朋友米芾家里有一块“三品石”,就差人前去取石。米芾是著名的书法家,也是玩石狂人,认为“三品石”是传家之宝,镇宅之物。它是后主李煜所藏,南唐灭国后,又传到米芾之妻李氏(李煜第五代孙)手中,李氏嫁于米芾,就把它作为陪嫁物赠与米芾收藏。“三品石”就是他的命根子,自然是不想给,可是名气再大也抵不过一个“皇”字,赵佶就把米芾投入大牢,看他要石头还是要人头。李氏得知丈夫因为一块石头被抓,连夜将石头亲自献于宋徽宗。一见“三品石”,赵佶喜不自胜,啧啧称赞:“国之瑰宝,盖世无双!”差人取来笔墨纸砚,当即写下:“殊状难名各蔽亏,高低崒屼闘巍巍……”
宋徽宗白天望着石头发狂,夜晚躺在美人的梦乡,哪里知道毗邻的金国人正在面向大宋江山虎视眈眈。难怪元代大儒郝经说道:“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三)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赵佶本是一代艺术大师,偏偏生于帝王家,没长政治家的的脑袋瓜,偏偏又被推上皇帝的宝座。历史选择他去统领千军万马,只能面对苍天一声吼,这该怪罪于谁?如果身不负江山之重任,我敢说诗书画三绝,绝不会是他们赵家人孟也。
赵佶一生写诗作词一千多首,收入古代诗词网的就有四百四十七首,其中用“宴山亭”、“燕山亭”、“临江仙”、“念奴娇”、“满庭芳”、“眼儿媚”、“小重山”、“声声慢”、“醉落魂”、“探春令”等词牌名所著之作,让我们千年之后和着冷月垂落的韵符,依然陶醉在人间冷暖自知的光阴里,不知道是自己的汴梁情愫太重,还是真的忘不了那些平平仄仄的过往。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透过线装的书笺,我知道,赵佶没有帝王的霸气和谋略,没有王者风范和胆识,可是穿越大宋八千里路云和月,仍有光彩夺目的文字。宋词里如若少了赵佶的不甘和心声,那便真的“彻夜西风憾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如果说作词还不是赵佶的强项,那么书法便是千年帝王中的佼佼者。他的草书,信马由缰,一气呵成,俊逸洒脱,狂放自如,一眼看出师出名门大家而又自成一体。尤其称颂的是他的楷书造诣极深,既能博采众家之长,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自己的书法体系。他的字间架结构严谨,形体纤细若骨,笔画挺且直,顿挫布节锋芒毕露,在刚劲挺拔中秀出艳丽的风姿,后人把他独创的这种字体称为“瘦金体”。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读着唯美的词句,仿佛赵佶正在手握一支比万里江山还重的金体笔,在无限感慨中,一撇一捺书写属于自己的瘦金体。那字,是真的瘦,瘦成一树千年迎雪绽放的梅。
对了,赵佶在我国艺术殿堂上最大的贡献还有他的花鸟画。在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间,就下令编撰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共收藏作品六千三百九十六件之多。至今他的作品《腊梅双禽图》、《红蓼白鹅》、《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等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台北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几十家馆院收藏。
除此之外,赵佶这位艺术大师只因一梦,就令工匠们烧制出天青色的汝瓷,将我国的瓷器制造业推上世界之巅。今天的我们再回首,仿佛偷窥到天青色的空中,有他最清纯的艺术之梦,窃听到天边飘来一首含情脉脉的歌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可见,褪去皇帝外衣的宋徽宗,还原一个不戴皇冠的赵佶,他绝对是一位艺术大家,人们怎不怀念他!
只可惜,公元1127年,金人在马背上一声振臂高呼,在一片喊杀声中,统治167年的北宋王朝,竟然断送在那位紧握瘦笔人之手。宋徽宗父子被掠北国受尽凌辱,但是,他至死没忘:“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会重演。有多少人说是宋徽宗葬送了大宋王朝,换作别人,有可能历史会被改写。可是,谁又能说清楚到底是宋徽宗误了国,还是国误了赵佶?!
如果把宋徽宗放在艺术家行列那他到底有多厉害?
说到宋徽宗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其实是披着皇帝外衣的人但是骨子里面却是一位艺术家的人,可以说的是他爱艺术爱到最后竟然亡国了,那么有的人或许会问了,治国不厉害,那么我们如果把他放在艺术行列的话,他会有多么的厉害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其兄哲宗去世后,赵佶继位,成为历史上的宋徽宗。宋徽宗在位25年,其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宠信奸臣,重用高俅、蔡京、童贯等六贼,致使国势衰落,加上北方金兵的侵袭,国内宋江、方腊等农民的起义,内忧外患,最终兵败被俘,沦为阶下囚,受尽九年的苦痛折磨,客死于五国城。
宋徽宗作为君主是不合格的,然而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否认的,有书画皇帝和丹青皇帝的称号。
宋徽宗出生于元丰五年(1082),据说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曾到秘书省去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画像,看后评价到: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不久后赵佶出生,生时梦李后主来谒,所以风流文采,过李主百倍。古代帝王将相的出生多是玄之又玄,朱元璋出生时传说红光满室,邻居以为着火,李煜又和项羽一样,有一目重瞳子的帝王之相,其实一目重瞳子放到现在不过是白内障而已,所谓的帝王之相,出生时的传奇,往往虚多实少,不足深信。不过赵佶和李煜两人同为亡国之君,在艺术上又都有很高的造诣,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在诗词、绘画和书法上均有很高的成就。诗词造诣上,作为词人,他继承前代文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宫词,《四库全书总目》中提到宋徽宗的作品有三百首之多,其早期的词主要记录了他在宫中的日常生活。
宋徽宗被掳北上后,词风一变,虽然身心上遭受了不少苦痛和折磨,却更锤炼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情怀,他写《临江仙》道: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梳梳。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牵愁心上虑,和泪写回书。落魄凄凉之意,让人联想起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音。
又有他的绝笔词《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词中以杏花自况,抒发亡国愁苦,让人为之喟叹。
宋徽宗的绘画也是一绝,尤其以花鸟绘画最能代表其绘画成就,宋徽宗的画注重写生,画作十分精致、工细,尤工花鸟,于翎毛之细腻可谓独步古今,《芙蓉锦鸡图》是其花鸟作的代表,画作中锦鸡、芙蓉菊花、彩蝶等栩栩如生、灵动真实,加之瘦金体的题词,更使画作增色不少。除此之外,他的《瑞鹤图卷》、《柳鸦芦雁图卷》也是花鸟画作中的上品。
宋徽宗不仅擅长花鸟绘画,在人物绘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人物绘画具有较为明显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北宋时受到了朝廷了高度重视,宋徽宗的人物绘画中,摹画占了很大的比例,他的、《摹唐人明皇训子图》、《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摹张萱捣练图》,是人物绘画中的代表作。在山水画上,宋徽宗也颇有造诣,虽然他的山水画作品数量少于花鸟画和人物画,但却不乏上品,他的《奇峰散绮图》,就是山水画中的精品,被称之为意匠天成,《八盛图》和《墨竹》也是此中佳作。赵孟頫称赞他的绘画作品道:真英笔也!
书法上,宋徽宗的正楷学唐朝薛曜的风格而略变其体,形成形体方正、笔画细腻的瘦金书,他的狂草书法也别具一格,传有楷书和草书《千字文卷》等手迹。
在宋代以前,很少有人能把诗词、书法和绘画三者相融合,苏轼虽然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自己却没能达到这个境界。宋徽宗是真正将诗词,书法和绘画三者有机相结合起来的人,在当时的艺术境界上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和发展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公元1135年4月,经受了九年囚禁生涯的宋徽宗,客死于五国城,据说他死在冰冷的炕上,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僵硬。死前还有诗词感慨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凄楚和对故国的思念。宋徽宗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一生,作为皇帝,他庸碌无为以至兵败被俘,惨遭世人诟病;作为艺术家,他才华横溢,诗书画三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人的悲剧在于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身份,时势变迁,角色错位,像是命运给宋徽宗开了一个玩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