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氯元素化学符号cl:揭秘神奇的无色气体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04日 04:23 36 香蕾


氯的元素符号

氯的元素符号Cl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扩展资料:

自然界中游离状态的氯存在于大气层中,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单质之一。氯气受紫外线分解成两个氯原子(自由基)。大多数通常以氯化物(Cl-)的形式存在,常见的主要是氯化钠(食盐,NaCl)。

氯单质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l₂。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液态氯单质俗称液氯。

无机(括号内为化合价):氯化物(-1)、次氯酸(+1)、次氯酸盐(+1)、亚氯酸(+3)、亚氯酸盐(+3)、氯酸(+5)、氯酸盐(+5)、高氯酸(+7)、高氯酸盐(+7)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氯

氯气的元素符号是什么?

氯的元素符号是Cl。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的元素符号是Cl。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扩展资料:

氯的物理性质: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45,原子半径为100 pm,晶体结构为斜方晶系。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35Cl和37Cl是稳定的,其余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

氯的化学性质: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一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氯气遇水歧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游离氧,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比SO2强且加热不恢复原色)。

氯的化合物有(括号内为化合价):氯化物(-1)、次氯酸(+1)、次氯酸盐(+1)、亚氯酸(+3)、亚氯酸盐(+3)、氯酸(+5)、氯酸盐(+5)、高氯酸(+7)、高氯酸盐(+7)。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氯

CL是什么英文的简称,是什么意思

CL是“Chlorine”的简称,意思是氯。以下是关于氯的详细介绍:

化学元素: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l,隶属于卤素家族。物理状态:氯气在常态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极强的活性和毒性,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密度与熔沸点:氯气的密度在常温下大于空气,熔点为101.0℃,沸点为34.4℃。存在形式:在自然状态下,氯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常见的食盐。氯气微溶于水,但能轻易溶于碱液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对臭氧层的影响:在大气中,游离的氯参与破坏臭氧层的过程,对地球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位素:氯元素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其中35Cl的天然丰度约为75.77%,37Cl约为24.23%。

氯氯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对软锰矿(MnO2)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氯的存在。他通过将部分盐酸与软锰矿混合并加热,产生了具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气味的气体。舍勒对这种气体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它能溶解金威尔海姆属的物质,并具有漂白效果,尽管他并未将其视为新元素,而是将其命名为“脱燃素的盐酸”。

直到1810年,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以确凿的证据确认了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因其绿色的特征,他将其命名为氯,意为“绿色”。最初的中文翻译将其译为“绿气”,后来简化为单字“氯”。在1771年至1774年期间,舍勒的实验中,他在加热条件下制得了黄绿色的氯气,其气味刺鼻且对肺部有害。

反应方程式MnO2 + 4HCl(浓) = MnCl2 + 2H2O + Cl2 ↑ 描述了这一过程。尽管舍勒在早期制得了氯气,但他并未完全理解其性质,误以为它是氧的化合物,即“氧化的盐酸”。戴维在电解氯气失败后,确认了这种气体的独立性,并以希腊文chlōros为基础,赋予其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

扩展资料

氯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l,属于周期系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7,英文名:Chlorine(Cl)。氯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

氯的元素符号是cl还是cl

氯的元素符号是Cl。

拓展知识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为17,位于第三周期,VII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氯单质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l2。

物理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易溶于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35Cl和37Cl是稳定的,其余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

化学性质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一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

氯气遇水歧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游离氧,其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也能和很多有机物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氯气具有较大的毒性,曾被用作军用毒气。

主要用途

工业

氯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氯气亦用作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氯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氯气。

生理

氯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中所必需的,也是胃液的一种必需成分。自然界中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最普通形式是食盐。氯在人体含量平均为1.17g/kg,总量约为82~100g,占体重的0.15%,广泛分布于全身。主要一氯离子形式与钠、钾化合存在。其中氯化钾主要在细胞内液,而氯化钠主要在细胞外液中。

膳食氯几乎完全来源于氯化钠,仅少量来自氯化钾。因此食盐及其加工食品酱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以及咸味食品等都富含氯化物。一般天然食品中氯的含量差异较大;天然水中也几乎都含有氯。

氯的化学符号是什么?

氯的元素符号是Cl。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的元素符号是Cl。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扩展资料:

氯的物理性质: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45,原子半径为100 pm,晶体结构为斜方晶系。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35Cl和37Cl是稳定的,其余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

氯的化学性质: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一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氯气遇水歧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游离氧,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比SO2强且加热不恢复原色)。

氯的化合物有(括号内为化合价):氯化物(-1)、次氯酸(+1)、次氯酸盐(+1)、亚氯酸(+3)、亚氯酸盐(+3)、氯酸(+5)、氯酸盐(+5)、高氯酸(+7)、高氯酸盐(+7)。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氯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