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心远地自偏——探寻心灵的宁静之道
描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诗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魏晋陶渊明所作的《饮酒·其五》
白话文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出自宋代: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白话文释义: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见一朵新开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白话文释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出自魏晋陶渊明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白话文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出自唐代:杜甫《江村》
白话文释义: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陶渊明 饮酒人生哲理诗句是什么
《饮酒》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尤其对结尾两句,个人认为达到了喝酒的最高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诗中提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思是询问对方为何能做到如此超凡脱俗,其实关键在于内心的超脱,即使身处尘世喧嚣之地,心灵也能保持清净。这种境界,源于内心对世俗的超脱与远离。
接着,“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感悟。南山,象征着高洁和宁静,仰止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人感叹,这种人生真谛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心灵去体会。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陶渊明看来,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繁华与喧嚣,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淡泊。真正的超脱,不在于远离尘世,而在于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种境界,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是他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
通过《饮酒》,陶渊明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们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灵感,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陶渊明的诗《饮酒》!?
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流露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诗歌。首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描绘了一种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紧接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则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宁静是远离纷扰的关键,无需逃离现实,只需心灵超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闲适自在的画面。诗人似乎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远处的南山,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宁静平和的体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夕阳西下,山间云气缭绕,飞鸟归巢,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揭示了这首诗的核心意蕴。诗人认为,这种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真谛,这种真谛超越了语言的表达,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这首诗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宁静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通过《饮酒》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以及他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思考。
心静的诗句经典语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菩提偈》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还清。——任伯年《题画诗》
这些诗句展现了内心平静、宁静致远的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更传递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诵读这些诗句,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例如,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提醒我们,即使身处繁华喧嚣之中,只要内心保持宁静,就可以远离纷扰,享受到内心的宁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并实现长远的目标。
再如,李白的“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静谧的夜晚,江面上的月光如同银河倾泻,而海鸥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它们静静地栖息在岸边。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向往。
这些诗句如同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沉淀,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忙碌之余,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诗句,相信它们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