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皮疹症状详解:多种表现与特征全面解析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04日 22:46 31 访客


《瘟疫公司》急速通关五星攻略-病毒(246天)

《瘟疫公司》急速通关五星攻略,病毒玩法解析

重新探索《瘟疫公司》,我发现急速通关模式对老六策略提出了挑战。本文分享两种病毒急速通关攻略,适合所有瘟疫游戏,助你快速达成五星。

攻略一:传播流

玩法核心:发挥静态传播基因,快速感染全球

基因选择:ATP高能量、镇压、静态传播基因、达尔文主义者、极端微生物

开局选择:天朝,人口多、港口机场齐全,抗药不必提前准备

操作要点:先解锁老鼠,利用ATP高能量快速发展,先开啮齿动物传播1级。挂不稳定性,自主变异基因白赚。解锁皮疹、出汗、皮肤损伤等基础症状,为坏疽铺垫。激活空气、水源传播1、2级,快速传播。抗药、抗寒、抗热适时开启,均衡扩散。感染美国等国家后,开启抗药。症状选择皮疹、咳嗽、恶心、呕吐等,快速提升感染率。激活极限生物气凝胶,解锁抗药、抗寒、抗热2级。以坏疽为核心症状,解锁所有发病症状。感染所有国家后,选择加速基因如免疫抑制、全面器官衰竭等,快速提升致死率。

攻略二:症状流

玩法核心:通过症状快速播种全球

基因选择:ATP高能量、镇压、静态症状基因、达尔文主义者、极端微生物

开局选择:天朝,人口多、城市国家,老鼠传播效率高

操作要点:先解锁老鼠,激活啮齿动物传播1级。快速解锁皮疹、出汗、皮肤损伤等症状,提升感染率。激活空气、水源传播1、2级,加速全球扩散。抗药、抗寒、抗热适时开启,快速全球传播。选择症状如皮疹、咳嗽、恶心、呕吐、囊肿、脓肿、贫血、血友病、腹泻、肺炎、肺水肿、发热等,快速提升感染率。激活极限生物气凝胶,解锁抗药、抗寒、抗热2级。以坏疽为核心症状,解锁所有发病症状。感染所有国家后,选择加速基因如免疫抑制、全面器官衰竭等,快速提升致死率。

攻略总结:两种玩法各有千秋,传播流侧重传播基因,症状流侧重症状解锁。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急速通关五星不是梦。

许兰亨诺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什么是许兰亨诺?具体表现出哪些症状》》??有那些好的治疗方法》??急---谢谢大家的帮忙!!!!

解析:

小儿过敏性紫瘢

【概述】

过敏性紫癜属过敏性血管炎范围,于19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由许兰氏和亨变压诺氏先后描述,故又名许兰-亨诺氏血管炎(Schonlein-Henoch vasculitis)。本病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据北京儿童医院1987~1991年1162例住院患儿分析,男女之比为1.4∶1。以年长儿,尤以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周岁内婴儿少见,最小年龄3个月。以冬春季发病多,夏季少。

【诊断】

诊断标准 由于皮肤病变通常很典型,急性腹痛、关节痛及尿液改变对诊断也有帮助。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过敏性紫癜分类诊断标准如下①典型皮肤紫癜;②发病年龄<20岁;③急性腹痛;④组织切片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在上述4条标准中,符合2条或以上者可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皮肤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皮肤表现非紫癜,或在皮疹出现前有其他系统症状者,易误诊。

【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综合治疗为主。

一般疗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用免蛋白、少渣半流,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轻、大使潜血阳性可用流食,腹痛重,有肉眼血便者,应禁食。发病前如有细菌感染,应用青霉素治疗10天。注意寻找和避免过敏原。学龄儿童如有胃肠道或肾炎症状者,待症状消失后3个月复学。

激素疗法 一般病例无须用激素治疗,激素对紫癜效果不佳。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点,症状消失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总疗程为2~3周。对于肾脏病变,激素无显著疗效,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噙。有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每次30mg/kg,于1小时内静脉滴入,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疗法 有人应用尿激酶治疗紫癜肾病,可直到利尿消肿。其作用为减少纤维蛋白在肾小球的沉积。用量为每次人~2万单,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0天。未见副作用。静脉滴点山莨菪碱、维生素C有效率达92%。单纯皮肤和关节症状者,应用阿斯匹林,可使关节消肿减痛。中医认为本病为邪热伤血所致“阳斑”,治法以清热解毒、闵凉血化瘀为主,常用加味犀角墴 汤。方药为广角3g、银花15g、紫草9g、连翘9g、丹皮9g、丹参9g、生地15g、没药6g;紫癜重加紫雪丹,每次0.3~0.6g冲服,便血加地栓炭9g、乌梅炭9g,另加三七粉1.5g冲服,恢复期加大枣、阿胶。病重者也可用丹参、红花、川芎等8注射液加葡萄糖液静滴。

【病因学】

各种致敏因素,包括感染(细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型病毒,寄生虫等),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剂,镇静止惊药等),花粉,虫咬,预防接种等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发生变态反应,产生自身抗原,继而产生相应抗体,形成抗原抗体人复合物,沉着于全身的小血管壁,引起血管炎为主的病理改变。因此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理】

从图中可看出,造成组织损伤的免疫反应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速发型变态反应,无补体参与,体内产生的抗体与再次进入体内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无菌性炎症;另一种方式有补体参与,产生自身抗原,形成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

【病理改变】

无菌性血管炎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除毛细血管外,也可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皮肤损伤主要见于真皮血管,可有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红细胞经血管壁渗出,发生水肿,邻近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血管壁有纤维样坏死及间质水肿。重者呈坏死性小动脉炎。肠道改变以粘膜下为常见,呈显著水肿、出血,重者可发生粘膜溃疡。肾脏改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呈局灶性或弥漫性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局部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灶性坏死,亦可见新月型病变。荧光显微镜检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膜性和广泛性增殖性改变,并可见IgG、C3及颗粒纤维蛋白沉积。少数病例病变可涉及心、肺、胸膜和颅脑血管,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发病可急可缓,以急性发病居多。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皮肤症状 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皮疹的形态、色泽可有不同。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继而色泽加深,形成红斑。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由粉红色渐变成暗紫色,即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色泽变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迹。此外,尚有多形红斑和结节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见于头部、眼睑、唇部、手足肾及会 *** 。有时肿胀处可有压痛。

消化道症状 比较常见,可见于三分这二的患儿,临床称为腹型。最常见者为腹痛,多为严重绞痛,发生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患儿可有压痛。同时可瘵呕吐。继而可见血便,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使。吐血少见。常易误诊为急腹泻,特别在出现皮疹以前时,为此而行剖腹检查者不在少数。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偶见发生肠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关节症状 约半数患儿可有多发症、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多见。关节周围有皮疹者肿瘤更为明显。临床称为“关节型”。关节腔积液多呈浆液性。关节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变形。

肾脏症状 约有三分之一患儿发生肾炎,年龄越小发生者越多,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一般出现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临床称为“肾型”。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居多,重症可发生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脑病。少数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压可持续2年以上。

其他症状 混合型病例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视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个别发生肢体抽搐。75%患儿有脑电图异常,脑电图在6~20个月恢复正常。重症病例可因心肌缺氧、缺血引起心电图暂时性异常。偶见并发急性胰腺炎睾丸炎及肺出血的报道。

【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化验检查所见。出血量多时可显示贫血。白细胞中度增高,嗜酸细胞正常或增高,血小板正常,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收缩等均正常。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呈阴性。咽培养可见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血清IgA轻度增高。可通过尿常规、脑电图及心电图检查,了解肾、脑和心脏情况。以大便潜血试验监测消化道出血情况。肾组织活检可确定肾炎病变性质,对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鉴别诊断】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根据皮疹形态、分布及血小板数量一般不鉴别。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于过敏性紫癜而不见于血小板减少必紫癜。

2.腹部外科病 在皮疹出现以前,如有急性腹痛者,应与阑尾炎相鉴别。出现血便时,须与肠套叠或美克尔氏憩室相鉴别。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最早期主要症状者大多见于年长儿。对于儿童时期出现急性腹痛者,应考虑过敏性紫癜的可能,需对皮肤、肾脏、关节作全面检查。

3.细菌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他败血症均可出现紫癜,有时需要鉴别。这些疾病所致紫癜是由于血栓形成,其中心有坏死。但患儿多急骤急病,一般飞速危重。血管养常阳性。

肾脏症状表现突出时,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鉴别,凡遇到有慢性肾脏损害的患儿,需询问既往是否患过过敏性紫癜。

【预后】

不发生肾炎者,预后良好,但病程长达1月至数月者,易复发。复发间隔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肠道出血较重者如处理适当,一般尚易控制。发生颅内出者少见。本病的预后主要与肾脏病变性质有关,部分病例可迁延数年,但大多数有轻度肾脏损害者都能逐渐恢复,少数重症可伴高血压脑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多发生于出现肾炎后数年。有报道在病初三个月内出现肾脏病变或病情反复发作并伴有肾病时常预后不良。

科普解析|痤疮的分型分类(你的痘痘到底是哪种)

痤疮,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从轻微的微粉刺到严重的聚合性痤疮。让我们深入探讨痤疮的分类与病理,以更直观的方式理解这一皮肤问题。

首先,了解皮肤的正常代谢过程是关键。在正常的皮肤代谢中,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不断脱落,皮脂腺分泌皮脂,其中包含大量的皮肤正常菌群,如痤疮丙酸杆菌、需氧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解析痤疮的发病过程与分类。从毛囊上皮的异常角化开始,微粉刺形成,它是所有痤疮损害的起点,肉眼无法察觉。微粉刺进一步发展,皮脂分泌不畅,导致粉刺的形成,粉刺有黑头和白头两种表现形式。炎性损害的形成是因毛囊口阻塞,皮脂无法排出,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这些损害愈合后可能会留下不同的瘢痕,分为萎缩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两类。

具体来看,痤疮病理分类如下:

1. 生理性粉刺:包括微粉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微粉刺是痤疮损害的基础,由异常角化引起,发展为肉眼可见的痤疮皮疹需8周时间。白头粉刺是微粉刺发展而来,外观为白色小疙瘩,内含角栓。黑头粉刺由白头粉刺发展而来,外观为小黑点,可挤压出粉刺栓。

2. 炎症性痤疮:包含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和囊肿性痤疮。丘疹是痤疮最基本损害,脓疱则由丘疹发展而来,深部炎症反应形成。结节性痤疮是由丘疹脓疱性痤疮发展而来,损害位置较深,形成淡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厚壁结节。囊肿性痤疮则由结节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囊肿,直径常为1 cm左右。

3. 瘢痕:根据形态分为萎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表现为局部纤维化、胶原组织萎缩、弹性纤维消失等。增生性瘢痕则由胶原组织增生引起。

综上所述,痤疮的分类与病理提供了对这一皮肤问题的深入理解。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痤疮损害及其病理变化,我们能够更加系统地认识痤疮,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痤疮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痘友们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一文全面了解纳武利尤单抗,药品说明,价格以及医保报销

全面解析纳武利尤单抗,包括药品说明、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详情。此外,文章也介绍了纳武利尤单抗的赠药项目和购买途径。以下为全面解析:

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免疫疗法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胃/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等。该药以每2周一次的剂量(3mg/kg)进行给药,不良反应常见为疲乏、皮疹、瘙痒、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大部分为轻至中度。

纳武利尤单抗的价格及医保报销情况:官方价格为100mg/10mL的剂量为9260元,40mg/4mL的剂量为4591元。然而,该药品目前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针对纳武利尤单抗的使用,患者需关注可能的免疫相关副作用,应持续监测至少在治疗后5个月,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需定期评估副作用,对2级或3级副作用,可暂时停止使用并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需在症状缓解后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以防剂量突变导致副作用加重或复发。若副作用严重且持续,应考虑使用非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的剂量调整方案需依据不良反应等级进行,4级或复发性3级不良反应以及持续存在的2级或3级不良反应均需考虑永久性停药。

纳武利尤单抗赠药项目提供最新赠药方案:购买三次后赠送三次,后续购买三次赠送四次(循环至满两年)。此外,中国癌症基金会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合作开展患者援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肺癌患者提供最多4个周期的免费药品援助。申请流程需经指定医疗机构和中国癌症基金会审核通过。

贝伐珠单抗、奥拉帕利、甲磺酸奥希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等其他靶向药物也各有其说明、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靶向药瑞戈非尼的全面解析包括其价格和购买方式。安圣莎(阿来替尼)患者医疗救助计划也提供给符合条件的患者。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的最新赠药方案旨在降低肺癌治疗的经济负担。

以上内容涵盖了纳武利尤单抗及其相关药品的全面信息,旨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经济支持。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项目热线(周一至周五 9:00-18:00),或访问项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详情。

最全抗癫痫药物解析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重要手段,主要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新型抗癫痫药物。

传统抗癫痫药物中,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用于治疗癫痫全面性发作,包括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典型的失神发作,以及部分性发作和双向情感障碍相关、躁狂发作。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体重增加、脱发、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应警惕致畸风险。

卡马西平适用于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包括复杂部分性发作和继发全面性强直痉挛发作,以及三叉神经疼痛和双向情感障碍。但应注意卡马西平可能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复视、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困倦及低钠血症。

苯妥英钠用于全面强直痉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预防,尤其是脑损伤后的癫痫发作。但应注意到它可以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起效较慢,对肝酶有诱导作用,治疗窗口狭窄,易中毒,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多毛、齿龈增生、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苯巴比妥在临床上治疗小儿癫痫较为常用,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脑损伤、癫痫持续状态等。其剂量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嗜睡、抑郁、注意力涣散、易激惹等,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皮肤粗糙、焦虑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肝炎。

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等,在疗效与传统药物相当的情况下,副作用和安全性更好。左乙拉西坦适用于成人和四岁以上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常见嗜睡、易激惹、头疼、头晕等不良反应。拉莫三嗪是苯三嗪类抗癫痫药,具有稳定情感障碍的潜力,常见皮疹、视力障碍、头疼、头晕、困倦、共济失调和嗜睡等。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作用机制相似,但副作用减少,皮疹发生的概率较低。托吡酯适用于成人或儿童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常见嗜睡、头晕、眼花、共济失调、复视等。

尽管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出现丰富了治疗癫痫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拉考沙胺已在国内外应用,选择性作用于慢失活的钠通道,延长钠通道失活状态时间,减少钠离子内流,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表现出良好的抗癫痫效果。在中国,拉考沙胺已获得批准用于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的联合治疗,显示出与国外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