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色无纤尘,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这首诗中通过哪几个特有的景物描写春天的?
《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山、花草、飞燕、鸳鸯四种景物描写了明媚的春天的。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习力
古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与韵律,可以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译文,想了解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什么意思、出处及原文翻译,可阅读本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什么意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思是: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出处
该句出自《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怎么翻译?作者杨广
《春江花月夜》的翻译如下: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天一色无纤尘
答案:
江天一色无纤尘,这是一句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它描绘了一片清澈宁静的江河,江水与天空融为一体,没有尘埃和杂质的干扰。
详细解释:
1. 诗句基本含义
“江天一色无纤尘”这句诗简洁而富有意境。它描述的是一幅江河景色,江面宽广,水天一色,没有半点尘埃和杂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纯净、远离世俗的感觉。
2. 诗句的文学解读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诗运用了高度的象征和暗示手法。江天一色,象征着宇宙的广阔和自然的纯净;无纤尘,则暗示着环境的清静和心灵的澄明。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纯净境界的追求。
3. 诗句的深层含义
除了表面的自然景观描述,这句诗还蕴含着深层的哲理。它提示我们,面对自然美景,人类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宁静。在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繁琐的事务和杂念所困扰,忘记了心灵的澄明和宁静的重要性。因此,这句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清洁,追求内心的平和。
4. 诗句的艺术效果
从艺术效果上来说,这句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简洁明了,意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纯净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