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我国国民经济支柱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07日 20:35 29 雨巧


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还为众多工业领域提供基础原材料。 该产业具有大规模产出、市场扩张能力强和需求弹性高等特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汽车制造: 汽车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联着钢铁、机械、电子等多个产业,还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制造业的市场扩张能力持续增强,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建筑业: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涉及房屋、道路、桥梁等多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改善人民居住条件、促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该产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通过产业链关联效应,带动了水泥、钢铁、玻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贡献和带动作用。

民营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1、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它在较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这符合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需求。

2、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过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其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民营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民营企业在GDP贡献方面已占据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断增强,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创造的GDP占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快速增长至2015年的50%以上。

4、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经济转型期间,民营企业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税收方面,民营企业的贡献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超过了国有企业的税收贡献,成为我国税收的主体来源。

5、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平台。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业人数大幅上升,成为就业市场的主要承担者。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并未减少,反而持续增长,为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

6、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也在提升。民营企业已从单纯追求自身发展转向同时关注自身与社会发展。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扶贫、教育、医疗和公益等光彩事业,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

(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D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但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D。

民营经济的九指什么

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贡献了超过90%的企业数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样,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这些多样化的经济形式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体系。

民营经济的复兴历程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发展的过程中,民营经济逐渐复兴,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不仅为国家财政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还占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了70%以上的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其数量更是占据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

民营经济的“五六七八九”特征,充分展示了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此外,民营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民营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未来。

民营企业作用

民营企业作用:

1、民营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占据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四大以来,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迅速发展为2015年的50%以上,

河南、浙江、辽宁、河北、福建等省份的民营经济产值超过60%,甚至高达70%以上,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在60%左右。

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税源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从税收角度看,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超过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成为我国主要的税收主体来源。部分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一比重更高,

接近70%。如山东省2016年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比重持续攀升,占全省税收的68.3%。河北省民营企业税收占比60.96%;2015年江苏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接近60%,安徽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为68.2%,

广东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的47.3%。在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的全国纳税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税收增长迅猛,同比增长32.6%,远超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说明民营企业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3、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大幅增长,成为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到民营企业就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

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容纳了90%的新增就业。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在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不但未出现不降,反而连年增加,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实有3.1亿人,比2010年增加近1.5亿人,接近翻番,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最多,达2.3亿人,达74.2%,其次为第二产业。2014年我国深入推进工商企业登记注册等商事制度改革,

截至2015年底,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由2013年的9335万人增长到11682.2万人,增长25.14%;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由2013年12521万人增长16394.86万人,增长30.94%。5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后一年内改革一年来新设企业带动增加1890.70万个就业岗位。改革前一年新设企业带动增加1699.76万个就业岗位,改革后一年比改革前一年多提供190.94万个,

增长11.23%。小微企业成为带动就业的主力军。调查结果表明,改革一年来新登记企业中,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88.26%,其中1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69.64%,改革后对从业人员较少、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民营企业逐渐从关注企业自身发展向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于树立正面公众形象的需要,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

参加扶贫、教育、医疗、捐赠等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由此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2016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报告(CICSR)》报告显示,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优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逐年改善。

2016年11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成为捐赠主力军,其捐赠额占企业年度捐赠总的的52.24%,较国有企业高出19.47个百分点。

扩展资料:

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原因:

一是从法律和政策规定上看,民营企业的地位仍然较之于国有企业要低,私营经济的地位也比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要低;

二是民营企业的法律安全问题有所加重,比如政府在煤矿业的结构调整是以牺牲私营煤矿业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

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频繁,主要是保增长,但是政策变动往往侵害到民营企业的产权,比如信贷控制和金融抑制政策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

四是汇率的大幅上调影响到大量东部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出口;

五是劳动合同法的推行、社保法规和环境法规的强化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

六是行政垄断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强势,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七是民营企业税收负担总体上比较重;

八是很多地方各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对企业经营各种名目的侵扰增多

市场原因

一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外需减少;

二是欧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较多,反倾销等措施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是沿海地区民营企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竞争性行业工业产品价格总体上趋于下降,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上升,由此引发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危机;

四是总体经济下行,企业之间“三角债”问题严重,在许多地区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或者断裂,经营困难;

五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外地企业在中西部的经营甚至遭遇“关门打狗”;

六是很多企业面临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升级,但面临资金和资金瓶颈,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加剧了其转型难度。

人民风采网-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百度百科-民营企业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