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沙眼衣原体感染:揭秘常见眼疾的病原体及其危害

百科大全 2025年04月14日 02:27 35 绮枫


沙眼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引起,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疾,早期症状包括结膜浸润和滤泡增生,晚期可能导致角膜血管翳和睑内翻。解放前后,我国沙眼致盲率大幅下降,但部分地区如云南,沙眼仍是重要致盲原因。沙眼衣原体通过分泌物传播,1956年首次成功分离出该病原体。衣原体感染分为原体和始体两个生物相,感染后可引起反复发作,导致角膜损害和视力减退。

沙眼的病理变化主要在睑结膜和穹隆结膜上皮细胞,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和增生,形成乳头和滤泡,最终导致瘢痕和睑内翻。临床表现早期有异物感、畏光和流泪,慢性期可能无症状,但反复感染会加重病情。诊断主要依据结膜的特异性体征,如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和瘢痕,以及结膜刮片中的沙眼包涵体。

鉴别诊断中,滤泡症、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和包涵体结膜炎等需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区分。治疗上,使用抗生素和局部药物如利福平、金霉素等有效,同时可采用间歇疗法或手术治疗,如药物摩擦、滤泡挤压和手术矫正睑内翻。

总之,沙眼是一种需要长期防治的眼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以防止其引发严重并发症和视力损害。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