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参差映碧波,诗意盎然夏日景
《诗经》里那些花花草草|手绘稿分享
在中国文学的瑰宝《诗经》中,植物不仅是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更是情感与自然交融的象征。每一株花草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手绘图稿更是将这些诗经名物生动再现,仿佛将读者带入那个诗意盎然的时代。
从荇菜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到荏菽的"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每一行诗句都描绘出植物的形态与情感的交织。如木瓜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表达出真挚的情感交流;凌霄花的"苕之华,其叶青青",则寄托了深深的思恋与哀愁。
茯苓的"山有榛,隰有苓",象征着对远方美人的思念;游茏的"山有乔松,隰有游龙",则寓言了人生际遇的变迁。舜花、萱草、锦葵等植物,如同女子的美貌与美德,成为诗中的主角。芍药的赠予,寓意着友好的互动;甘棠的庇荫,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匏的深涉与浅揭,象征着生活的起伏;荼的苦与甘,揭示了人生的况味。蓍草、枸杞、李树、桐花、桑葚和檀木,每一物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丰富了《诗经》的意象世界。
通过这些细腻的手绘图稿,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诗经》中的花草之美,更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生活哲学。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让人沉醉于那遥远而美丽的诗经世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什么手法 关雎采用什么写作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作者先以物起兴,然后又以事起兴。全文运用比兴的写作手法,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的主题思想《关雎》是《诗经》中百的第一首诗,它讲的是一位“君子”思念仰度慕一位“窈窕淑女”的感情。为了她夜不能寐,翻来覆去地思念,想象着能够有机会向她表白爱意,是一首积极向上的情歌。它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关雎》艺术手法赏析
诗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