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初夏晴朗好时光

百科大全 2025年03月25日 09:30 29 寄波


《三衢道中》这首诗的意思

《三衢道中》这首诗的意思如下: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作品原文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 朝代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茶山集》中。

词句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鉴赏

三衢道中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梅子黄时日日晴全诗意思 梅子黄时日日晴全诗意思是什么

“梅子黄时日日晴”出自《三衢道中》,全诗译文为:梅子成熟的时节,每天都是晴朗的天气,乘舟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上山间小路。山上的绿荫浓密,和来的时候并没有少多少,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衢道中》

曾几 〔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的赏析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中“梅子黄时”暗示了此时正是江南梅雨的时节,同时“绿阴”和“黄鹂”二字也表现出初夏时节山林中的秀丽景色与盎然的生机。三四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暗示诗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

《三衢道中》的作者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中国南宋诗人曾几。曾几的诗歌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其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曾几的主要作品有《赠空上人》、《南山除夜》、《易释象》、《茶山集》。

梅子黄时日日晴全诗意思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景色的鲜明特色,诗人乘舟泛溪,复又山行,体验着梅子黄熟季节里连日的晴朗。沿途的绿阴与初夏的黄鹂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行图,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

“梅子黄时日日晴”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江南梅雨季节特有的景象,梅子由青转黄,正是成熟的标志,而“日日晴”则显露出诗人对这个季节晴好天气的喜爱。

诗中的“小溪泛尽却山行”,描绘了诗人乘舟游历小溪直至尽头,之后又踏上了山间小路。这一句中的“泛尽”与“却山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对比,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变换。

紧接着的“绿阴不减来时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即便时过境迁,山路的绿阴依旧茂密,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最后,“添得黄鹂四五声”以声衬静,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意境。黄鹂的鸣叫声在林间回响,不仅没有打破这份宁静,反而增添了生机与幽趣,使诗人的山行之旅更加生动有趣。

《三衢道中》不仅是一首写景诗,也是南宋诗人曾几对自然之美的赞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找到的内心的宁静与乐趣。

三衢道中全诗的诗意解释

1. 梅子黄时日日晴,初夏时节,江南的天气格外晴朗。

2. 小溪泛尽却山行,诗人乘舟沿小溪而上,直至不能再前行,便登陆继续旅途,满怀新奇与喜悦。

3. 绿阴不减来时路,山道两旁绿树成荫,葱郁的景象与来时相比毫不逊色。

4. 添得黄鹂四五声,几声黄鹂的鸣叫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回响,为这春意盎然的旅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乐趣,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欢愉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时日日晴,指的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天气晴朗。

解释

1. 梅子成熟季节的特点

梅子黄时,通常指的是初夏时节。在这个时期,梅子由绿色逐渐转为**,标志着果实已经成熟,准备收获。这个季节的梅子酸甜可口,是采摘和品尝梅子的最佳时期。

2. 天气状况的描述

“日日晴”表明这段时间内,天气状况非常好,每天都是晴朗的天空,阳光明媚,温暖而不炎热。这样的天气有利于梅子的成熟和采摘,同时也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明朗,充满活力和希望。

3. 梅子与天气的关系

梅子的成熟与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梅子成熟的季节,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是梅子成熟的重要条件。晴朗的天气不仅有助于梅子的糖分积累,使其更加甜美,而且也有利于果实的干燥,减少因雨水导致的腐烂。

4. 文化背景与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子黄时常常与美好的时光相联系。这首诗可能也蕴含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晴朗的天气为梅子的成熟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人们带来了采摘和享受梅子的快乐时光。

以上就是关于“梅子黄时日日晴”的详细解释。

发表评论

增文号京ICP备19003863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